一文看懂深海科技产业链(政策催化!海洋经济逆势走强)

姜小浩 2025-03-22 12:44:47

01 最新消息

02 产业链全景图

03 行业定义

【深海科技】是围绕【深海探索】、【资源开发】和【环境研究】的一系列尖端技术和学科的总称。它涉及包括深海探测、资源开采、通信导航以及深海工程等领域。这个行业不仅融合了海洋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和通信导航等多个学科,更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柱。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8%。其中,与【深海科技】密切相关的【海洋资源开采】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1万亿元。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3万亿元,而深海科技相关产业的占比也将超过25%,市场规模将达到3.25万亿元。

04 核心技术

04-1深海探测技术

无人潜水器(AUV)、载人潜水器和深海机器人是这一领域的核心装备。就拿中国的“蛟龙号”来说,它曾下潜至7062米,刷新了全球载人深潜纪录,为深海矿产和生物资源的勘探提供了重要支持。2023年,全球深海探测市场规模已超过5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00亿美元。

04-2深海资源开发技术

多金属结核、可燃冰和稀土资源是当前资源开发的重点。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深海矿产资源】到2030年可满足全球20%的镍、钴需求,这对新能源电池产业至关重要。例如,深海矿产的开发有望降低电动汽车电池成本,从而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最终惠及普通消费者。

04-3深海通信与导航技术

由于深海环境复杂,水压高、温度低、光线无法穿透等因素使得传统通信手段难以适用,所以声呐通信和水下定位系统成为关键。2022年,我国成功研发出万米级水下定位系统,精度达到厘米级,为深海作业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一技术的突破不仅提升了深海勘探和开发的效率,还为【海底电缆铺设】、【海洋环境监测】等提供了技术支持。

04-4深海工程技术

海钻井平台、海底管道铺设和“海底工厂”是这一领域的代表。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球海工市场回顾,2023年,海工市场成交122座/艘,共计125亿美元。深海工程技术的进步不仅提高了资源开采的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干扰,推动着海洋行业可持续发展。

05上游产业链

05-1传感器

目前,随着智慧海洋建设的加速推进,【海洋传感器】等装备需求大幅增长。2024年在全球范围内,传感器的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目前【深海传感器市场】主要被欧美企业垄断,但国内企业如【海兰信】等正在加快国产化替代步伐。

05-2钛合金材料

钛合金以其高强度、耐腐蚀的特性,成为【深海装备制造】中的关键材料。目前,【宝钛股份】研者”号载人潜水器。随着深海科技的快速发展,钛合金需求持续攀升,预计在未来5年内,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的钛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25%,市场前景广阔。

06 中游产业链

06-1“可燃冰”的开采

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在深海中的储量巨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是一种极为环保的能源。近几年,我国可燃冰开采正从试验阶段迈向产业化开发,并且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全球可燃冰储量估计在1.8-2.1万亿立方米之间,折算成油气当量约2000亿吨,而我国可燃冰储量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开发潜力巨大。

06-2 地质结构探测

2022年,我国成功研发出万米级水下定位系统,精度达到厘米级,为深海作业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海卓同创】自主研发的多波束声呐、温盐深仪等高端海洋装备,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多个重大项目,这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

07 下游产业链

07-1 海洋牧场开发

近年来,智慧海洋牧场的概念逐渐落地,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深度融入【海洋牧场】的运营和管理。通过实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等关键指标,养殖环境得以精准调控,大幅提升单位面积的养殖密度和质量。2024年,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达到189个,较2023年新增20个,这充分展现了海洋牧场在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巨大潜力。

07-2智能渔业装备应用

【智能养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参数,自动调节养殖环境,显著提高养殖效率和质量。同时,【智能捕捞设备】也逐渐普及,通过精准定位和自动化操作,减少了捕捞成本和对海洋生态的破坏。目前,我国智能渔业装备市场规模已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08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09 一图梳理深海科技相关概念股

*部分图片源网络,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0 阅读:1
姜小浩

姜小浩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