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厨房神器出现在内蒙古,考古千年古墓牵出了一位传奇人物

瑞知道讲故事 2024-12-13 11:03:59

1993年8月,呼和浩特市八拜乡格尔图村民挖沙时,发现了一座古墓。文保部门得知消息后,在公安部门的协助下收回了全部文物,并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式地发掘。结果,在游牧民族的地盘上,竟发现了汉人的厨房神器,背后更牵出了一位千古牛人。

经清理,这墓葬是一处西汉时期的贵族墓,为带有斜坡墓道的砖室墓,内有防潮的白膏泥和木炭。只是可惜的是,因遭破坏,墓葬的结构已不清楚,墓室中的文物安置位置以及墓主人的信息都已不可考了。

但即便如此,墓中还是出土了陶壶,陶罐,陶盆以及鸭形熏炉、鹿镇、灯、鋗、鼎、釜、灶、钫、扁壶、盆、洗、鎏金马镳、鎏金马衔、铭文镜等青铜器。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一件“龙首集成灶”。

之所以冠上了一个现代化的名字,是因为这件青铜灶实在是美丽、便利又智慧。

首先这青铜灶很美,这件文物造型奇特,样子像是一艘船,载着一口锅,船头是一条正在昂首嘶吼的龙,造型威武,船底有四个兽蹄足相互对称。这样优美而流畅的青铜灶,体积并不大,只有长40.5厘米、宽28.5厘米、通高40厘米,灶门长22厘米、宽9.4厘米,之所以这么小,是因为这是一件随葬品,是正常灶具的微缩。

除了美观,这青铜灶还很便利。这是可拆装结构的移动灶,开六个组件,可以快速带走,组装上可以高效做饭,非常适用于行军或游牧。

不仅如此,灶面有三个釜,一大二小,可以同时放三个锅。大釜上有甑,就是汉代的“蒸锅”,两个小釜上可以放汤锅、炖锅等,三口锅同时使用,集蒸、煮、烧等多功能。不仅是集成灶,而且这灶烟火分离,堪称节能环保!例如,灶身长、灶门窄、龙形烟囱高,这些设计都有利于吸风拔火,从而提高火力,出烟效果更好。做饭时,往灶门里加炭,黑烟从龙嘴吐出,烟火奋力,十分环保。

如此精妙又精美的青铜灶,具有很明显的汉文化特色。毕竟,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一堆堆篝火,大约商周后,灶具才在住宅中有固定位置,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对灶更加重视,既有固定式垒砌灶也有可移动式小型金属灶,还有单火眼灶、多火眼灶等。临沂五里堡汉画像石《庖厨图》,体现了汉代大厨烤串、烧水、做饭的热闹景象。而中原墓葬中,多眼灶更是出土不少。

但大家都知道,呼和浩特可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势力范围,汉人的厨房神器,是如何到了游牧民族的地面上呢?

这就要从青铜灶的时代说起了。

这墓葬位于格尔图村西北的沙湾中,这里位于大黑河南岸,地势平坦。金河镇因紧邻大黑河而得名。大黑河是呼和浩特的母亲河,又名金河、金源,古称敕勒川、黑水,发源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十八台乡,一路西流折向西南,纵贯呼和浩特地区,自古以来就川流不息。

据《呼和浩特史料》记载,这条河在秦代以前就已经在流淌,在东汉学者班固的《汉书》,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等著作中都留下了记录。

从战国至汉代,一直有百姓在大黑河两岸垦荒种地,引水开渠,将亘古荒原辟作平畴万顷的良田。

这青铜灶出土的墓葬不远处就是八拜古城,八拜是蒙语,意思就是古城遗址。而这古城的前身,还是当年战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最早的骑兵训练场所。

说起这位赵武灵王,可是千年前的一位大牛人。

春秋时期最后一任霸主晋文公去世后,春秋时期逐渐走到尽头。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不过,赵国虽然得到了晋国北部领土,但地处偏远、农业生产能力不足,国力远不如其他国家。

直到公元前325年,被动挨打了近百年的赵国迎来了它第六位君主——赵雍。

赵雍即位之初,面对的可谓是烂摊子,外有群狼环伺,东临齐国虎视眈眈,西继秦国兵强马壮,北方疆界还时不时遭遇中山国的威胁以及游牧民族的骚扰……

15岁的赵雍不能亲政,朝政大权旁落大臣手中。齐国趁机命令田盼率领军队攻打赵国。齐军在平邑与赵军发生大战,不仅大获全胜还俘获了赵将韩举。

后来,赵国参与魏相提出的“合纵”战略,对抗秦国,但屡次战败,特别是赵、韩、魏三国伐秦时,赵国伤亡高达8万余人。随着赵军对秦、对齐战争的屡次失败,接连丧失了大片土地。眼见赵国越来越弱,其余国家也都蠢蠢欲动。就连原本与赵国有盟约的中山国也开始进犯赵国边境,掠民抢地……

此时,赵雍已亲政,“收拾旧山河”,成为了这位年轻君主的抱负。

很快,戎狄又一次进犯赵国边境,领兵亲自迎敌的赵雍发现胡人的灵活性远胜于己方。究其原因,在于二者的服饰有着明显的不同。

汉人深受礼制的影响,无论将士皆身着宽袍大袖,平日里端得是温文尔雅,但是在战场上却非常影响行动。戎狄身穿窄袖短衣,无论是骑马射箭还是调换战术,都行动自如。除此之外,胡人的骑兵实力也远胜于赵军的步兵和车兵。

于是,锐意进取的赵雍以“胡服骑射”为突破口,提出“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经过权利阶层、贵族阶级的较量,赵雍跨过了“违背古道”“背叛祖先”等种种障碍,大力推动改革。

自此,赵国开始了“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的军事改革,并将靠近蒙古的原阳设为骑邑,这就是上文提到的八拜城。

赵国上下一心,终于如愿培养出了骁勇善战的骑兵。公元前305年,赵雍趁着中山国内争不断、外交孤立,派遣军队大举进攻中山国。

经过鏖战,中山国国灭,赵国将其吞并。从此,赵国凭借着强有力的骑兵,有了北略胡地、南下中原、西御强秦的坚实基础,领土相较之前扩大了约4倍。

这就是赵武灵王辉煌励志的前半生,也正是因为这位君主的行动,不仅让赵国的国力提升,还开启民族互鉴的先河。

到了汉代,朝廷曾在内蒙古地区实行郡县制管理,营建了大大小小40余座边疆城镇,八拜古城是汉代原阳县县治所在,这一时期也是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历史上建造城市最多的一个时期和最早的繁荣时期。

民族交融,文化融合,在游牧民族的“地盘上”出土汉族的厨房神器,也不奇怪了。

袅袅炊烟,是最温馨的日常景象。这青铜灶的主人,在2000年前,是如何在饭菜香中感受踏实的生活呢?

0 阅读:4

瑞知道讲故事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