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放弃造车,美股长牛的奥秘

丫丫匠心 2024-02-29 11:37:26

年初至今,标普500在科技股的狂飙下创出新高,但BIG 7里的苹果和特斯拉,年内股价仍是下跌的,是表现最差的两家科技巨头。最直接的原因即是在手机/汽车竞争加大时,还没有全力投入AI的创新浪潮,令市场感到担忧。而这就是美股当下的生态,聚焦AI才是科技巨头的首要正事,这也是提升估值的最好办法。

彭博社报道称,苹果内部暂停了投入长达10年的造车项目,并将原先的造车团队转岗到苹果的机器学习部门和AI部门。

同时,今日苹果获批了AI智能戒指的专利申请,AI戒指需要搭配Vision Pro头显使用。越来越多信息透露出,苹果将围绕Vision Pro和AI手机方向做创新,迭代IOS的生态系统。而这正是市场想看到的选择,放弃竞争激烈,且难赚到钱的造车行业,专注回将AI和主业做结合创新,是当下更理性的选择。

难熬的造车,顺势的AI

在这消息传出后,苹果盘中股价由跌转涨,市场反应是积极的。

那么,苹果放弃造车的原因有两点。

一、现在每家都非常卷,能赚到钱的新能源车企业,一只手就能数的过来,行业无疑是难熬的。除了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在欧美市场,除了特斯拉一家,其他电车公司竞争压力也非常大。

例如,特斯拉的海外竞争对手Rivian,2023全年营收为44亿美元,但亏损达到57.4亿美元。马斯克近期表示,若不大幅削减成本,Rivian可能在6个季度内破产。

所以,最大的中国市场和欧美市场日子都不好过的情况下,苹果想退出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苹果的最大利润来源是基于产品的附加值,而造车行业本身就不是一个利润率高、壁垒高的好生意,在竞争激烈,中国市场最佳入局时间已过的情况下,即使假设苹果造车能赚到钱,但大概率赚的是辛苦钱。

从投入产生的回报比上看,肯定性价比不如现在转投AI业务,尤其是苹果自己的Vision Pro是技术领先的。此前,像谷歌、索尼等科技公司,都在等苹果发布头显设备,再决定要不要发布,因为怕设备没苹果做的好。但在苹果发布之后,这两家也未公开售卖自己的设备,或许这证明在头显设备上,同行与苹果是有一定差距的,这是现在自己具有优势,且未来竞争不会那么激烈的新增长点。

例如,今天李想表示,苹果放弃造车,选择聚焦AI是绝对正确的战略选择:

这段话更直白的说,AI做成功了,给苹果估值提升带来的上限远高于造车业务。假设苹果继续造车,在AI创新浪潮下,反倒是降低自身估值的做法。

不过,以苹果的财力和人力,完全是有能力边造车边投入AI。但正如李想所说,战略层面,新业务能聚焦一个,就决不做两个。重点是选择上限最高,距离自己核心优势最近的,知难而上大概率不是好战略。

二、实际上,造车难赚钱人人皆知,但苹果值得敬佩的是做战略决策够果断。苹果造车部门投入了10年,这期间沉沒成本肯定不小,但业务说砍就砍,这不仅是苹果家底够厚产生的底气,也显示出中美企业文化不同的体现。

若说换一家国内的企业,说要结束投入长达10年的项目,那可能考虑的点更多,例如税收/就业等等。产生的后果完全是不一样的,结局很有可能是明知行业竞争激烈,但硬着头皮也要继续做下去加大行业内卷的情况。现在的小米造车就有些类似,虽然小米汽车仍未开售,但近期已经被同行们的大降价卡在尴尬的定价难题上。

例如,中国企业更擅长于在一个行业里做到极致,通过3-5年的激烈竞争,不断的降低成本,加速产品迭代来争夺市场份额,这种高强度的竞争下,行业内的资源和利润都会被大幅压缩。就例如近三年的光伏行业、新能源行业、本就难赚钱的买菜业务。

而美国企业更注重于可持续性和利润率,在扩张和竞争时,大家都更倾向于维持健康的利润率和长期增长潜力,短期内增长速度可能较中国同行业要慢,但利润是各企业的首要保证。

结语

至于美股巨头为何很少聚集在同一业务里过度竞争,这与美股的持仓结构有关。

我们之前在《谁控制了大部分的美股公司》里提到过,美股结构大部分都是养老金持有,而这就使得美国人或多或少持有了美股所有公司的股权。

美股是美国养老金的主要收入来源,当最大的买家和公司利益一致时,背后的大卖家自然不希望看到巨头们在同业务里内卷到极致,即伤害了大家的利润,从而伤害到股价表现,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这一机制鼓励了美股巨头做全球化,避免了无效内卷。在这种特殊制度下,就可以理解,为何投入造车10年的苹果,说不做就可以不做,这是美股企业文化的差异点之一。

0 阅读:1

丫丫匠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