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股价反攻背后:多元治理架构战略下的增长机制

夸克点评 2021-12-08 09:26:57

王如晨/文

继昨夜阿里美股(NYSE:BABA)涨逾10%、扭转6连跌后,今日港股蓝筹(HK9988)亦强势反攻,涨逾12%,不仅终止5连跌,还带动诸多内地科技类公司整体上行。

这应该是对昨日阿里集团组织架构、组织战略重大升级的正面响应。

它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阿里打破整体压力面的期待,是一种综合、系统、整体的诉求,而非止于局部或单点创新。

毕竟,这是一个特定节点:诸多压力前所未有地涌现在同一窗口,加重了不确定性与隐晦氛围。

阿里集团到了一个展示整体跃迁时刻,必须回答战略如何落地、新增长机制、组织力创新、复杂治理、可持续发展等焦点问题。

昨日公告、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逍遥子(张勇花名)的信,缺少一些细节。

不过,结合一段时间以来的各种动作,想说,阿里集团揭示了未来一个周期的发展策略,并回答了上述核心问题:

一、淘系版图重构推动三大战略全面深化与提速。

二、单引擎走向多引擎驱动,新增长机制形成;

三、超越中台战略与中心化治理,走向多元治理结构;

四、“先进生产关系”驱动生产力发展的表述,暗示了后续各种落地动作。

这可以说是继2015年“大中台、小前台”战略之后,逍遥子面向新周期的一套执政框架。

展开分析。我们不会局限于话题顺序。

先从公告内容说起。

媒体最关注戴珊(花名苏荃)与蒋凡角色转换,说他们换岗了。这没看到淘系版图重构与整合、三大战略深化与提速决定的背景。

戴珊负责“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兼容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B2C零售事业群、淘菜菜、淘特和1688等单元,范畴大过“中国零售版图”。

这扩容既反映了淘系生态演进,也带有修复味道。

2019年春,阿里组织升级,蒋凡统筹淘宝天猫,当时集团诉求是,保持两大品牌独立发展同时,打通两大消费场景,实现消费者和平台商家分层运营。

两年多来,这促进了供需两端的壮大。不过,截至目前,也开始出现效率弱化、体验差异、成本增加等挑战。同期,外部多个竞对走向一体闭环。此刻,两大维度若不能协同创新,不仅体验割裂,也将很难真正实现D2C与全链路数字化服务。

这决定了今日升级。至于为何戴出线,除了18罗汉之一、过往战功外,早期市场/客服起身、女性角色、多元转岗,使得她兼具用户、客户双重视角。当用户规模逼近10亿大关时,她的经验有望创造场景协同、存量深耕、交叉销售,稳定内需的增长。

同时,也要意识到,淘系不止面临增长挑战,还面临治理考验,戴的角色亦更匹配统一性、ESG、重建信任与生态诉求。

有人轻视蒋凡统筹的“海外数字商业板块”。若只看现有创收,占比确实不高。但要意识到,此刻,就阿里内需、全球化、云与技术三大战略增速空间看,全球化反是最具看点的单元。

此前,逍遥子喊过服务全球20亿用户的目标。截至目前,阿里海外年活达2.85亿。但就整个潜力看,确实就如他说的,距离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还有很长的路。

无论换谁,这一刻,海外业务担子很重。蒋凡应不会满足于将现有本地成熟经验复制。那反而是逍遥子谨慎的一面。结合“海外数字商业板块”看,它的构成不止所谓海外,还有本地面向海外的子公司,就是“进出”两大维度,不止组织管理不轻松,支撑体系更是如此,

蒋应会扮演一个多维协同角色,尤其与菜鸟、阿里云、支付宝甚至战略投资单元等体系形成超级协同。

注意逍遥子这句:“我们需要形成面向海外市场的整体战略蓝图和组织保障,坚定前行。”

这话是集团视角。但蒋的协同职责必不少。故而可以预判,他的角色转换意味着,阿里全球化将会提速。而“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必须发挥带动作用。

公告未提三大战略之一“云计算与技术”。不过,内需、全球化如此信号,云计算与技术等数字化要素的输出难道会蹉跎?看看阿里云等单元最近几个月披露的创新与增长就好。这里不作展开。

昨日升级同样回答了一个资本市场最关注的问题。那就是新的增长机制。

应反复琢磨注意逍遥子这段内容:“2015年起开始施行的‘中台战略’,是过去几年集团最重要的组织战略。随着整个集团正在形成多业务引擎驱动未来增长的格局,面向未来,‘多元化治理’将成为集团全新的组织战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新型治理方式的探索,始终用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驱动先进生产力的释放,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

注意“随着整个集团正在形成多业务引擎驱动未来增长的格局”表述。不是设想,已是现实。看阿里过去几季尤其2022Q2财报,新零售创收固然核心,但阿里云、全球化、菜鸟、本地生活服务都创收同样趋于稳定且规模化,尤其阿里云单季超200亿,且连续多季盈利,菜鸟早已“转正”。

之前阿里强调过“履带战略”,就是随着版图扩张,尤其核心主业转动,后续会崛起诸多成长的生态单元。我其实不太认同这个词。因为,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维视角。

好像是包括引擎的轮动,容易带来此前主业已经没落的感受。事实上,多引擎驱动下的阿里集团增长,不是轮动,而是大的新生态体系内系统且有机的高质量增长。

它背后,有过去多年阿里对于技术、基础设施、生态体系的坚定投入,今日多引擎驱动增长,就是这种投入的创新涌现与商业成效。

我更愿意将阿里集团形态与增长机制视为一种多面、复杂、统一的棱镜。

这种形态与增长机制,使得阿里集团抗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加。在一个如此复杂、波动、充满不确定性的历史周期,阿里集团上季看似整体营收放缓的报告里,藏着新一轮增长的动力与价值维度。

重新判断、评估这种形态的阿里价值,确实非常不容易。过往几个月,尤其过去三周,阿里集团股价近乎连跌,外界持续发出悲观。夸克的认知相反,面对这样一家公司,此刻反而是最好的捕捉其投资价值的时刻。连跌反会强化外界对阿里的重新认知,它正在洗去上一个历史周期的铅华,进入一段新的蓄势与叙事的历史周期。

我们判断,尽管外部世界复杂,不出两个财年,阿里集团的新增长机制、商业价值维度,仍会成为资本市场的主流认知,并再度引发诸多同业复制。

你可能觉得,新增长机制与阿里此次组织升级没什么关系。

这恰恰是此刻逍遥子公布新周期“执政”框架的核心依托。没有这点,阿里集团不可能有今天的组织升级举动。

多引擎驱动增长格局形成,既是前一周期组织战略成效,也是新周期组织战略开启的基石。

前一周期组织战略即2015年开始实施的“中台战略”。俗称“大中台,小前台”。逍遥子昨日强调它是过去几年阿里集团最重要的组织战略。

这一架构也是阿里集团当年生态、技术创新爆发前夜的组织升级。它的出台当然有一种紧迫性。那是IPO后一年。阿里美股股价跌跌不休,惨淡破发。2015年9月市值一度缩水至1551亿美元。2015年12月7日,“中台战略”正式出台。

体会里面的增长逻辑:小前台,更多是前端纵向单元,不是只强调小,更有多样性。可理解为高度扁平机制,有利各单元创新,从而推动整体增长。但与传统多元化不同,中台为多样性前台提供创新支撑,体现为横向可复用的技术、数据、业务等能力。

过去多年,阿里增长逻辑始终闪烁着这一辩证互动。2018年,阿里技术、数据、业务三大中台基本成熟,生态要素也走向完整。2019年初,阿里公布了“商业操作系统”。今日多引擎驱动增长格局就是中台战略最大成效之一。

但中台战略演变至今,也有一些包袱:形态较重,能力集中、过厚,失去灵活与敏捷。它以相对统一的算法落地许多场景,削足适履,反而失去效率,抑制前台创新。

过去几年,当外界涌现出诸多创新性竞对时,阿里“中台战略”一度遭遇质疑。“中台”甚至被丑化,被戏谑,传闻甚至说,阿里集团会“拆中台”。

这也是去年Q4逍遥子内部谈到中台过厚、要“变薄”,整个组织要走向敏捷协同的背景。同期,阿里集团密集强调“多端化”,同一大的赛道下,有多路纵队同时探索。

很多人将这种动作简单视为对竞争对手的复制。肯定有竞争目的。但要看到这是阿里中台战略的持续升级。多端化就是小前台活力的激发。

不过,就一种面向未来的组织战略而言,简单修补前一周期的架构,不可能真正实现跃迁。这是创新者的窘境。

所以,我们注意到,昨日逍遥子那段话,藏着对于中台战略的扬弃精神。而新的组织战略则是“多元化治理结构”。

说“扬弃”,是因为,“多元化治理结构”显然吸收着前台多样性特质。而多端化尤其多引擎驱动增长局面更是依托。这一重对应着阿里集团新增长机制。而另一重,我们认为,阿里不可能放弃“中台”。因为,一种治理结构,越是强调“去中心化”或“多元化”,越会对中台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台“变薄”、组织敏捷协同,不是放弃中台,而是要求它聚焦于更底层、更核心、更为共性的部分,通过积木形态的服务机制,将能力解耦、释放给多样性前台、多元引擎力量,让它们具有更多自由、灵活的创新空间。毕竟,面对日益细分、下沉的数字化转型机会,过厚的中台反而会受困于各种Know-How的不足。

举例来说,基础服务的云计算、最底层的芯片、操作系统、数据/数据库等技术要素,各单元若都自己造轮子,会导致巨大浪费。但每个行业、场景的个性化应用、解决方案、平台,更多生成于前端数字化服务实践中。

形式上,阿里集团当然会逐渐弱化对过往商品电商版图的增长依赖。它真正的竞争力,在于一种数字基础设施服务的形态。在它上面,会生长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入口。今日所谓多元化增长引擎还是初级阶段。

在这个维度上,“多元治理结构”既是一种增长战略,也是一种全新的开放战略。

文章开头,我们说,这也是对阿里集团2015年以来一次重大的组织架构升级。其实,在今日特定的历史氛围中,放在整个阿里发展史上考验,至少截至目前,这一说法也不为过。

22年来,阿里经历很多过次裂变、聚合,然后循环往复。几乎每次都与淘系主业形态变化有关有关。它确实是阿里集团富足的生态土壤,未来也会持续扮演核心的入口与载体。但必须得说,阿里集团什么时候能超越、解放淘宝,才能真正超越自身。

我们无法判断未来的新形态。但想说,“多元治理结构”或许就藏着全新的胚胎或种子。

不过,每一种组织战略的落地与执行,都不太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

多端化已有成效,多引擎增长机制正在形成,但“多元治理结构”不过刚刚开始。每一种组织战略的落地,都会伴随着战略目标、模式、组织、文化、人才、激励,有非常明确的OKR(目标管理)框架与节奏。

可以预言,为匹配“多元治理结构”,未来一个财年,阿里集团与旗下各单元将会出现密集的落地动作。

昨日战略揭幕,戴珊、蒋凡分执本地、海外两大数字商业版图,算是第一波组织力、领导力层面的响应。当然,画外音也有,另外两个版图,阿里云智能由行癫执掌,本地生活服务由俞永福统筹。

别小看了逍遥子强调的阿里集团这“一层组织”版图的统筹。除了上面强调的新增长机制、市值管理用意、战略升级外,其实也是对现有业务形态走向多样、复杂、敏捷协同的响应。

这个过程中,逍遥子本人的角色也面临转型。这段时间,外界不断流传他将落实更多授权与放权,集团旗下业务单元会走向“小CEO”、总裁制,走向更为自主的经营风格。

昨日公告不那么详实,但也透露了一些信息。谈及戴珊角色,逍遥子说,“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格局,我们必须决策更高效,行动更统一,各个一层组织之间的定位和分工更明确”。

表面看仅涉戴珊单元,实际上,这是逍遥子对各大版图以及版图内部组织创新的整体要求。

行癫、俞永福、蒋凡负责的单元,每个也都不是单一形态,而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复制。某种程度上,也是阿里集团生态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映射。他们的角色,绝不逊于外部独立的公司领导者。他们之间既要保持相互独立,又要保持敏捷协同。

多元治理结构下,逍遥子的放权与授权,在董事会、合伙人制、各种战略委员会,以及过去班委制的映衬中,或可创造一种全新的治理实践。既不同于华为那种看似灵活实际板结的轮值董事长制(之前称为轮值CEO制),也不同于传统多元化时代粗放的共治。

这也是一种全新的组织力与领导力建设。既保证了每个单元一号位更为自主的决策力、经营力、执行力,又能保证每个单元心中有全局。而逍遥子本人,则在多元治理机制下,释放出较多的“务实”能力。这也是他自身的进化。

截至目前,逍遥子身兼董事长与CEO。一个复杂的历史周期,战略转换、跃迁之际,他的两兼,在董事会、合伙人以及多元治理结构支撑下,足可保证阿里集团决策的自主性、稳定性、民主性及灵活性,能最大限度地释放出组织活力。

组织力与领导力创新,一直是逍遥子多年来极为关注的阿里竞争力、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阿里集团半年一次局部组织优化、每年一次关键升级,就是长期的组织力沉淀。

随着多元治理结构落地,这种规律性的升级,将会释放给各版图自身,形成更为敏捷、精细化的组织创新。

不过,若只停留在一号位的层面,新的组织战略落地恐怕很难有成效。因为,每个版图内部,都已复杂、多样,后续必得伴随更加细化的机制。

在我看来,这甚至是整个“多元化治理结构”组织战略落地的核心。

逍遥子同样回答了这一问题。那就是上面强调的一句:“我们希望通过更多新型治理方式的探索,始终用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驱动先进生产力的释放,用组织的创新去驱动业务的创新。”

注意“始终用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来驱动先进生产力的释放”。

你知道生产关系有三要素(也有四分法),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消费品分配方式。不用刻意套用,就能明白,它将涉及到权、责、利。未来,阿里集团各单元块旗下少不了多元的激励机制,后续或伴随一些单元的变现。

这将激发出创新的动力,推动阿里集团新一轮增长。我们相信,今日资本市场应该看到了这一强烈信号。

不过,也不要以为,为寻求增长,新的“多元治理结构”会忽视阿里集团的统一性。

多年来,无论阿里形态如何变化,有三点“统一”维度未曾动摇,那就是:技术统一、数据统一、文化统一。

它们既体现在产品与商业逻辑,也体现在公司治理中。刚才我们说,多元治理结构对于中台会有更高的要求,而中台正是阿里集团文化/组织、技术、数据三大统一维度的凝结。

没有底层“统一性”支撑的多元治理结构,会是一盘散沙。这不是竞争的需求,也不是迎合监管、ESG、共同富裕的要求,而是阿里集团服务用户、客户、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要求。

可以预判,随后各种匹配“多元治理结构”战略落地的动作里,一定伴随着文化传承、价值观等更为底层的统一机制的强化。

此次组织升级与新的组织战略揭幕,还有更多内容,尤其是阿里集团CFO更迭。我们没有单独展开分析。事实上,对于一家全球巨头来说,这一岗位的人事变动,于资本市场的刺激来说,可能比其他更直接。

武卫是阿里集团过去多年不可忽视的核心决心人士。她的角色变化,包括CFO兼负战略投资单元,以及此次卸任后继续担任阿里合伙人、董事会执董及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就能明白,阿里集团CFO的岗位空间远比过去扩大。CFO出身的逍遥子,对武卫的评价,亦甚于过去多年阿里其他管理层。

而新任CFO徐宏加盟3年多,就能出线,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也要看到阿里内在的传承机制。若你意识到,他加盟第二年就兼任了集团投资的多家公司董事,并参与战略投资,也能明白这个岗位职责的延伸。

一个特定的历史,为寻求技术创新、增长及生态建设,阿里集团的财务、资本运作一定会趋于活跃。除了面向生态的战略投资,近期,我们看到,某家国资半导体公司的重组,据说阿里集团有望参与其中。这类布局不会是最后一起。

当然,完全面向外部,可能会有一些压力。毕竟整体氛围仍有隐晦处。

但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生态内部的机会:随着“多元治理结构”战略落地,它所涉及的各大版图及版图内部单元生产关系的塑造,尤其激励机制的形成,有望转换为丰富的生态投资机会。阿里集团CFO有他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这一切,都会持续反映在阿里集团多维棱镜般的价值体系、业务创新上。组织战略升级,最终还是匹配、服务于业务创新。

当然,也不用刻意过滤商业诉求,它当然会体现在资本市场关注的增长机制上。

此刻是北京时间晚上10:55分,阿里美股涨近2%。盘前一度涨近5%。若继续腾越,明日港股必不会差。

最后作一提醒:本月16-17日,阿里集团将举行年度的投资者日大会。多元治理架构下,一定有更多细化的维度展示价值。昨日组织战略升级,恰是另一重揭幕了。

伴随着逍遥子新执政框架公布,阿里集团后续应该会有诸多细化的动作落地。结合阿里此刻股价,或许,一个机会来了。

0 阅读:50

夸克点评

简介:TMT、财经精锐评论、上市公司内幕、各种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