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发生惨烈事故,苏联专家到场后直呼无法相信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3-12-17 02:14:03

笔者偶然看到这样一个有关哈尔滨的都市传闻:当地曾有一座大型工厂,后来发生了一场灾难,死伤惨重。当地政府在原址上建了一座小区,有住户在回家时开门的一瞬间,看到的是当年女工在车间里生产的场面。

小区里也有人听到非常哀怨凄惨的哭声和叫声,十分瘆人。

后问了一些朋友,朋友表示哈尔滨似乎并没有这样一个故事,这应该是某个作者编造的怪力乱神的段子。然而,这个段子背后的原型,却是几十年前确实发生的巨大灾难。

1952年,在“老大哥”苏联的援助下,我国东北地区落地了一个在当时非常了不起的工业项目——哈尔滨亚麻厂。

从资料来看:该工厂占地40多万平方米,投产当年拥有员工6250人,年产量可达2.16万锭,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亚麻厂,如此规模的此类工厂,当时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4座。

由于哈尔滨亚麻厂的生产规格极高,产品在欧洲一些国家甚至直接免检。与之相应的是,如果说当时进厂当工人等同于抱着金饭碗,那么能在哈尔滨亚麻厂里上班,则无疑是在铁饭碗上镶了金边——这儿薪资高待遇好,厂子隔三差五就给工人们来点福利,让人十分眼馋。

然而谁也没能想到,那些最终也没能进入亚麻厂工作的年轻姑娘,反而因祸得福,避免了“人生报废”的厄运。

事情是这样的: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左右,亚麻厂突然发生停电,还没等工人们反应过来,巨大的爆炸声响起,人们被随之而来的巨大气浪掀翻在地,被震碎的砖瓦和玻璃如雨点般砸到他们身上。

与此同时,烈焰吞噬厂房里的一切,连钢铁似乎都在燃烧。纵使工人们对厂区内的分布十分了解,但在这样的混乱中,他们熟知的求生通道变成了死胡同。求生本能支撑着幸存者摸索着逃离事发现场,然而当他们刚一触碰到机器,双手就被烫下一层皮。

附近的居民更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目击者形容当时的场景:他们看到一团蘑菇云在亚麻厂上方绽开,随后整片厂区便陷入火海。即便隔着数百米,他们依旧能够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哭喊声、嚎叫声,宛如人间地狱。

虽然当年负责调查事故原因的专家们未能达成统一意见,但其中有一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看法:由于除尘工作的缺失,导致漂浮在空气中且肉眼不易见的亚麻粉尘密度达到了引爆条件,电气、撞击等产生的静电充当“火源”引发了爆炸。

据统计:当班的477名职工几乎全部陷入火海,事故共造成58人死亡,177人受伤。该厂厂长和一名副厂长被撤职,哈尔滨市一名副市长、纺织工业局局长及一名副局长受到记过处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起事故的发生与相关负责人管理不到位脱不开关系,但是要把责任完全归咎到个人身上,上述几位也多少有点冤。

有一个细思极恐的事实:结合历史来看,这起事故的发生恐怕是无法避免的。

厂子是苏联援建的,因此在事故发生后,苏联方面也派出了专家帮忙调查事故原因。而苏联专家在了解一些情况后表示大为震惊。

原来,哈尔滨亚麻厂落成时,受限于工业技术,我国可以生产的用于除尘的设备的电压达不到额定要求。直到70年代末期,亚麻厂才将低压除尘机升级为符合要求的中压设备,而这也是这么多年来这座工厂相关设施的唯一一次升级。

直到1985年,哈尔滨亚麻厂才开始对安全系统做了一次整体升级,直到灾难发生,这次升级工作还没有完成。

也就是说,从1952年建成投产以来到事发,整整35年里,这座工厂的安全系统与措施几乎没有任何更新,而同一时期落成的苏联工厂,相关升级改造进行了至少8次。

此外,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哈尔滨亚麻厂存放亚麻的仓库与亚麻粉尘除尘器不但布置得太过接近,而且都位于车间地下,这意味着即便灾难的苗头被发现,厂方也来不及泄压以避免灾难发生。

另外还有值得一提的一点:事实上,直到80年代中期,我国行业专家仍认为棉、麻粉尘不会引起爆炸,这一点被当时的许多安全手册记录在册,也正是如此,调查人员没能第一时间摸清事故的缘由,乃至直到今日,有关当年哈尔滨亚麻厂事件的根本原因仍存在争议。

事发现场的状况之惨,用再夸张的形容都无法完全呈现出来。通过亲历者的描述,我们也能感受得到当时的恐怖。

这次爆炸威力之大,导致哈尔滨亚麻厂约1.3万平方米的厂房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联合厂房的3个车间和近200套生产设备被毁,连地下库房的混凝土顶都被炸碎。

爆炸发生后,人们被烈火包围,空气似乎都因高温而沸腾,地面也被烧得滚烫。有人在挣扎中不小心弄掉了鞋子,刚一碰到地板,脚上的皮肤便被烫掉,而受伤者浑然不知,“还以为是袜子掉了”。

有些人穿着类似于尼龙料子的衣服,一遇高温立马黏在皮肤上,脱都脱不掉。爆炸产生的巨大气浪冲塌了承重墙,有人被垮塌的房梁和墙壁压到,最终葬身火海。

而对于一些幸存者而言,侥幸活了下来并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结果,反而比当场死亡还要痛苦。

年轻女工赵亚丽全身烧伤达95%,此后大半辈子都在医院中度过。与她年龄差不多的女工庄洁全身烧伤也达到了92%,虽然仅住院不到2年便基本痊愈,但原本漂亮的她容貌尽毁,余生黯然无光。另有3名伤者全身烧伤达100%,7人烧伤超过80%,全身烧伤超过50%者占伤者总比例超过了1/3。

不少人的一部分肢体因为灼烧而碳化,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医生将其锯下;而另外一些姑娘,在重伤过后经历了几个日夜的疼痛的折磨,最终还是死了。

事故发生后,工厂出资在厂区修建了两座“安抚楼”,事故中的伤者全部住进了里面。为安抚伤者情绪,厂方极尽可能地向里面输送物资,例如一些珍稀的食物、时尚的衣服等,对那个年代的寻常百姓而言是见所未见的。

女工们似乎接受了现实,她们每天都会凑在一起聊天,或是打牌打麻将,赢几块钱都能开心一天。然而她们又显然十分憎恨这样的现实——安抚楼里的镜子总会被人打破,而这些姑娘心里清楚,只有在这两栋楼里,她们才算“正常人”,出了这里便会被路人当成“怪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一些遭毁容的姑娘后来被安排与受伤的消防战士相亲,其中有不少当真成了眷属。

事后据统计:哈尔滨亚麻厂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0余万元,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事故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显然远不止如此——此后,作为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亚麻厂之一,哈尔滨亚麻厂在行业内的地位一落千丈。

随着大笔订单的取消,生产出的产品堆满了仓库,最后甚至被丢到院子里吃灰。

或许正是因为事故太过惨烈,导致许多年过去后,一些好事者以此为原型编出各种各样的都市传闻。笔者认为,把他人遭受的苦难当成消遣,这种做法非常不道德。

虽然这起事故已过去许多年,几乎被人们遗忘,但每次提起它,回看它的过程,仍然能带给人一种极其沉痛的压抑感。

16 阅读:6909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