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历史照片揭露二战的残酷:她绝望地死去,却带着诡异微笑

审时度势历史说 2023-09-28 20:51:02

对于国家而言,战争有赢有输,但对普通百姓来说,当第一枪打响起,这场战争便不存在赢家。

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提及那些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规模宏大的战役,却往往忽视被战火荼毒的生命。今天,我们就从一组堪称惊悚的历史照片中认识一下二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进入1944年以来,盟军便愈发频繁地讨论轰炸德国东部城市的可行性。一方面,英美等国是打心眼里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因而想要做一些事为苏军向柏林方向进军扫清障碍。

英国情报机构认为,德军将从其他战线抽调42个师约50万的兵力支援东线,这将对苏军的推进造成巨大阻碍。盟军高层相信,如果能对德国东部大城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便可以使其陷入混乱,延误德军的战略部署。

另一方面,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这一设想存在“杀鸡儆猴”的可能性,即通过大规模轰炸德国城市的方式向苏联人炫耀西方国家的军事实力,从而起到战略威慑的效果。

当然,上述这一点带着浓重的阴谋论色彩,它究竟是否合理,我们在此不多做讨论。

经过讨论,盟军高层敲定柏林——莱比锡一线为主要破坏方向,沿途的城市设施、工厂、石油生产线等为重要目标。

1945年1月,盟军最高统帅部代表在与苏联政府的会晤中阐述了这套战略构想,随后,英国空军中将亚瑟·特德特意向苏联方面解释了借助轰炸机实现对苏军援助的可行性。

1月31日,双方协商后共同决定,除柏林和莱比锡外,东部城市德累斯顿也成为轰炸目标——它为二战后期最为残酷的一幕埋下了注脚。

在德国东部,德累斯顿是仅次于柏林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东部最大的工业重镇。但在二战时期德国的军工体系中,其地位不如西部工业城市那样显著。

也正是这个原因,直到1945年初,德累斯顿仍幸免于战火之外,它依旧保留着整个德国规模最大的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其他城市难民的首选避难地之一。

此外,由于德累斯顿迟迟没有遭到袭击,德国高层便将驻守该城市的军队和武器装备都陆续调往其他重灾区,导致德累斯顿防御空虚,非常适合盟军轰炸。

而站在盟军的角度考虑,德累斯顿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而彼时这座城市已集中了规模庞大的难民。不仅如此,它也是其他战线的德军通向东线的必经之地之一。

只要在这个时间点上对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那么该枢纽将陷入瘫痪,这不仅对切断柏林——莱比锡连线的战略目标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还将很大程度上减轻东线苏军的作战压力。

总而言之,对盟军而言,轰炸德累斯顿是一件性价比很高的事情。

从1945年2月13日起,盟军对德累斯顿展开为期3天的大轰炸。

13日夜,携带高爆弹的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率先出现在城市上空。穿透性强的高爆弹成片地摧毁着德累斯顿的建筑,这让百姓不得不向临近的地下掩体转移。

然而,盟军随后投下的燃烧弹在城内引燃大火,烈火很快将氧气耗尽,随着周围空气的补入,城市内出现负压,此时正在奔命的市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吸入火焰,而他们却什么都做不了。

很快,市区里出现了残暴的火焰风暴,极高的温度令钢铁都在燃烧。此时连空气都变得灼热无比,整条河流沸腾。地面如同被烧红的铁板,人们跑着跑着,脚就被烫得血肉模糊。

许多躲进地下掩体的人也无法幸免:有人因氧气耗尽而窒息死亡,有人则在烤箱般的地堡里直接被烤成干尸,也有的人吸烧热的空气,气管和肺部当场灼伤,最终在痛苦中死去。

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事后人们在清理城市时,他们打开一些掩体的大门,竟看到罹难者整齐地席地而坐,依旧保持着生前的动作。其中有张照片更是十分诡异:不知为何,一位女士干枯的脸上没有面对死亡的绝望与痛苦,而是带着难以言状的笑容。

由于大轰炸时场面太过混乱,官方难以给出遇难者的确切数字,学界认为,死在这场袭击中的平民数大概在2.27万~2.5万之间。

另外,一些史料暗示,盟军的这场突袭带有强烈的惩戒乃至处刑色彩:当时一些媒体便报道,有幸存者目睹美军飞机向街道上逃难的平民扫射。而英美则回应称这可能是误伤:当时盟军轰炸机遭遇德军飞机,双方在城市上空展开战斗,可能是子弹不小心打到地面的人群了。

事实上,苏联人一开始并不希望这场轰炸发生,原因不难理解:德累斯顿在苏军的主攻方向上,实现占领后,一座完好的城市显然要比一片废墟的价值更高。

因此在1945年2月4日,苏军第总参谋长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大将代表当局表示,希望盟军的轰炸路线向南调整一些。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战争伤害的是交战双方的百姓,德累斯顿轰炸是场惨剧,但某种意义上也算是报应。要比惨,英国考文垂的市民恐怕更有发言权。

考文垂大概是二战中牺牲最大的城市之一,而这场悲剧本有机会避免。1940年11月12日,英国情报部门已截获确切情报,获知德军将在2天后对考文垂实施大规模空袭。

然而,彼时被德国高层给予厚望的“艾尼格马”型密码机已被英国人攻破,后者可以充分掌握德军的动态,从而占据先机。如果考文垂在德军轰炸机赶来前便做出反应,这相当于告诉德国人密码泄露,对整体局势而言,这将是巨大损失。

于是纠结再三,丘吉尔下令不疏散群众,也不提前拉响防空警报,当局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考文垂市民遭受狂轰滥炸,而后者经历的过程,与德累斯顿市民的遭遇一样。

即便站在如今的角度看,其中的是与非,我们恐怕也很难看清楚。“保护最多数人的安全,这就是人道主义。”或许这句话便是这个议题的答案。

0 阅读:3

审时度势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