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集团和许家印的故事,相信大家已经听过不少了,咱就不多说了,我们只说车。恒大和汽车的缘分是从2016年开始的,这一年恒大第一次入围世界五百强,嗅觉灵敏的许老板察觉到了地产的潜在风险,想要找一个能够承载恒大体量的行业,进行转型,而这个行业就是汽车。

去年8月,恒大汽车因获得由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纽顿集团(NWTN.US)战略投资而恢复生产。彼时,记者行走在恒驰汽车南大门综合楼外围,看到的是道路两旁及内部停车场均停满了不同品牌私家车,且停放着多辆接送员工上班的大巴。
时隔一年,记者再次探访恒驰汽车天津工厂,仅看到零散停放在马路两旁的十几辆私家车及空空如也的内部停车场。在恒驰汽车综合楼内,仅有一间办公室亮着灯,且只依稀看到几个工位上有员工在办公。

2020年,恒大推出恒驰品牌,宣布打造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集团。说起来“恒驰汽车”的底蕴还是很深厚的,其前身是瑞典的萨博汽车。萨博原本是一家非常有深厚历史和技术底蕴的公司,2011年因经营不善破产,被NEVS收购。恒大集团于2019年收购NEVS股份,从而获得了萨博技术和关键性的造车资质。同年,恒大还收购了卡耐汽车和e-Traction公司,扩大新能源布局。

中国新能源汽车热潮爆发,从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的时间中国就诞生了487家新能源车企。这些车企相当大一部分都是为了骗取补贴而存在的。然而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抱有着好好做汽车,最终杀出一条血路而诞生的。可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不管是骗取补贴的,还是真愿意做汽车的,都开始大批量的倒闭。到了2023年,中国新能源新势力汽车品牌就只剩下了40多家,超过400家在短短几年内破产倒闭。

所以,见证了恒大汽车造车之初的风光无限到如今有些“祈求”消费者意味的卑微,我们认为,就算恒大汽车现在所有对消费者的保证都是真实的,但购买恒驰5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恒驰5的销量不能达到预期,或者说恒驰5产生的现金流和利润无法支持恒大汽车推出更多的车型,或者下一代车型,那么购买了恒驰5的这些车主,是不是就成了绝版车车主。或者说,恒大现在的处境大家都知道,很不乐观,寄希望从恒大“本不富裕”的资金流中分出很大一部分,让恒大汽车这一块更有竞争力,其实也是很难,会不会最终的情况变成了,恒大汽车的车主,自己给自己“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