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布斯去世后,苹果由库存克星库克带领。2014年的时候,比亚迪的车子还在给深圳出租车司机开,特斯拉刚刚将电车技术开源。在这个时间点做汽车,真的是非常好。但是苹果内部对造车的方向产生了分歧。是先造一辆电动车,还是先造一辆智能车?在苹果内部,是以设计驱动产品。激进的时候,连Mac上都只留几个C口。把磁吸充电、HDMI都去掉了。

那为什么市值近乎3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造不出来车,市值仅3841亿港元的小米造车却如此顺利呢?其实乔布斯在2008年就开始着手汽车制造的项目,2014年苹果公布了自己秘密的“泰坦计划”。但是在过去的这些年里,苹果的造车项目遭遇了各种挑战,解散、重组、高管离职等问题频发。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发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愿景不清晰、团队人员缺乏信心。用一句话描述:苹果造车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不务实,目标过于概念。

小米深入底层技术,不仅仅是在研发设计上,还包括自家投入制造工厂。这种全方位的参与,使得小米能够更灵活地调整和改进产品,而不必受制于外部合作方的进度。
苹果在美国搞研发,而如果在中国设立汽车公司,可能会更顺利。这涉及到国家竞争力和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各行各业竞争激烈,学习的同行众多。这种竞争环境可能促使企业更迅速地取得成果,各种创新层出不穷。


相比而言,小米汽车的目标就很明确。小米造车并不想颠覆这个行业,而是要丰富米家生态链。所以这样的电动车难度,要比苹果公司最初想完全实现无人驾驶简单多了。而且小米造车的时候,已经有一大批中国新势力公司了,有前车之鉴。相比来说,美国也有特斯拉,但是纯电车的规模化其实没有中国好。

于是,苹果在产业链上到处碰壁,你要说苹果咬咬牙,自己搞一套汽车产业链。嘿嘿,把苹果卖了钱都不够。所以,苹果造车就黄了。而小米,不说给供应链企业当孙子,至少也把人家当大哥,所以宁德时代给卖了电池,汇川给卖了电机,海天金属给卖了压铸机,所以,小米汽车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