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出现提前兑付。
最近,柳州某城投发布兑付告知函,打算把定融项目全部给提前兑付。
所有未到期的定融都一视同仁,本息统一提前结算,预计在2024年4月30日前兑付。其中未到期本金由当地某商业银行兑付,而利息则由该城投公司兑付,利息截止到兑付日。
对此有个额外要求,说是为了资金监管的合规性,要求开立上述银行账户来完成资金兑付,也就是指定了收款银行。在提前兑付案例中,这个要求还是比较新鲜的。由商业银行来兑付本金,不知是否是置换到了成本更低的银行贷款资金,手里有钱了,就想把高成本债务给提前还了。
以前还觉得这地方压力不小,没想到人家平台还是把定融全部提前兑付了,投资人能提前安全下车,收益拿了,本金落袋为安,还是相当不错了。
自从这波化债周期以来,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不仅是标债资管,不少非标定融也在提前结束,当初可能不那么看好的区域,存量一清完,现在想进还进不去了。
就比如我们今年买过一只江苏的非标产品,也是提前把本息兑付完了。还在前年就买过某直辖市下属某区域的部分产品,在还没到期前,因为地方上拿到了化债资金,也把本息提前兑付完了。当地方上拿到了更低成本的资金,就不愿意要您高成本的非标,拿低息去置换掉高息,提前兑付能省下不少利息。
市面上的存量产品收益,就这样被不断拉低。对投资人来说算是有利有弊,弊的是,提前退出,收益没吃够,钱回来后又得重新找项目把它配置出去;利的是,能提前提前下车,落袋为安。
因此身在局外,看新闻感觉定融非标类延期风险似乎挺高,但深入其中后,发现其实并没有外界感知的那么严重,相反在化债大背景下,提前结束的产品还不少,一些看似一般的区域,人家还是把本息给提前兑了。
只不过现在上面不管是标债还是非标,新增都控制的死死的,存量又在不断消耗提前结束,成本被不断压缩后,在资产荒的大环境下,想要再拿到以前那样的收益就比较难了。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