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当京东宣布为外卖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时,吃瓜群众们或许没意识到,这句“从3月起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宣言,竟成了压垮中国劳动法和劳动监察部门尊严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魔幻的是,美团紧随其后宣布跟进,仿佛在向刘强东“抄作业”。这场由企业家掀起的社保革命,让劳动监察部门和新业态劳动者们集体陷入沉默——原来解决骑手社保问题并没有那么难,真的只需要企业掌舵人的“一句话”而已。
过去十年,外卖骑手以“灵活就业”之名游离在社保体系之外,劳动法在他们面前形同虚设。平台通过众包模式将劳动关系伪装成“合作”,用“自由职业者”标签将骑手推入社保真空。
数据显示,超七成骑手为众包模式,社保覆盖率不足15%,工伤维权案例中90%骑手因劳动关系认定失败而败诉。劳动监察部门年年发文、次次约谈,却始终未能撕开平台精心编织的“合规”外衣。
而今,京东用实际行动证明:社保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其物流体系早已为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外卖业务不过是延续“先人后企”的传统。
反观劳动法,面对新业态的用工革命,仍在用传统劳动关系框架硬套,结果只能是制度性失灵。当资本家主动跳出来解决问题时,我们是否该反思:是法律太滞后,还是监管太疲软?
美团紧随京东宣布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却刻意模糊了“稳定兼职”的界定标准。这种“挤牙膏式”改革,本质是对既有商业模式的妥协。
毕竟,美团700万注册骑手中,仅82万是“稳定骑手”,若全面覆盖社保,年成本将激增数十亿元。
与其说这是企业社会责任觉醒,不如说是政策和商业压力下的被动应对——毕竟人社部已将新业态社保纳入民生考核指标, 而京东集团“杀入”外卖业务也给美团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感。
最让人感到讽刺的是,劳动法专家冯喜良一边称赞京东“推动行业转型”,一边呼吁“更多平台加入”,却对制度性漏洞避而不谈。
当企业用商业逻辑倒逼社会进步时,立法者是否该感到羞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条例》修订遥遥无期,工伤保险“按单缴费”试点仍在试点,制度性改革何时才能跑赢资本家的善心?社保不是施舍,而是劳动者该得的尊严。
南京骑手李师傅说:“有了社保,干活更踏实了”,这句朴实的话语戳破了“社保影响收入”的谎言。
京东骑手张师傅直言:“以前最怕生病,现在看病能报销”,这才是社保最本真的价值——让劳动者在病痛、衰老面前不再无助。
当企业开始用真金白银兜底风险时,那些动辄以“灵活就业”搪塞的论调,显得多么苍白无力。
但这场社保革命注定不完美。京东、美团的覆盖范围有限,兼职骑手的保障仍存疑,更别提数百万众包骑手仍被排除在外。劳动法的尊严不应靠企业家施舍维系,制度性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当资本家的善心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捷径”,我们更该追问:劳动监察部门这些年都在忙什么?
刘强东一句话让千万骑手看到希望,却也让劳动法集体“社死”。这幕荒诞剧暴露出制度滞后与资本傲慢的共生关系。
社保不是资本家的“恩赐”,而是劳动者用血汗换来的基本权利。当企业开始履行本该履行的责任时,我们更该看清:真正需要“觉醒”的,不是企业家,而是那些本该守护公平的制度和监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