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不服(石家庄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

黑风夜话吖 2024-08-21 22:26:36
中山不服(石家庄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

守丘刻石

1935年,河北平山县下七汲村村民挖到一块刻有文字的河光石,两行字体无人能辨,石头留在原地。建国后国家在滹沱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战国遗址。1974年,正在进行田野考察的考古队员在对该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进行研究时,想到了那块有文字的石头,于是拓印寻求解读。文字被专家译出:“监罟尤臣公乘得守丘,丌臼将曼敢谒后尗贤者。”大概的意思是“监管捕鱼的罪臣公乘得在此看守陵墓,他的旧将曼敬告后来善良贤德的人。”公乘得守丘这件事通过小曼的石头信件传达到二千多年后善良贤德人的手中,考古工作者对陵丘进行了发掘,当一件大型青铜器清理完铜锈,他们读出了三个字:中山王。

中山国货币

中山国石简

公乘得守的是中山国王陵,随着考古的深入,共发掘了五座王族墓和百余座贵族、平民墓,出土文物两万多件,陵丘所在区域被考证为当时的中山国都城灵寿。

铜戈

中山王厝金戈鐏

战国时代,兼并后壮大起来的诸侯国不再满足公侯的位置,他们要和日益衰落的周天子平起平坐,楚国问鼎称王在先,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公元前323年,魏国提出了一个“五国相王”动议,希望联合赵、韩、燕、中山一起称王,这也是最后一批准备升王的诸侯国。盟主齐国估计有一票否决权,齐威王反对中山国称王,理由是其他四国都是万乘之国,唯有中山国的战车只有九千辆。

中山王厝铜升鼎

细孔流铜鼎

中山王厝铜甗

齐威王的观点实在有些迂腐,不过现在好像也有以军舰、战机的数量来比实力的。中山国派出外交官张登斡旋此事,要说当时的纵横家确实厉害,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不辱使命。张登对齐相说,齐国反对中山称王,中山处于燕赵之间矮化一截,必然臣属于他们,这对齐国可是大大的不利。而齐国若支持中山称王,中山国感激还来不及,将来某一天成为齐国的西道主也未可知。张登后来又出访赵、魏,同样一番说辞,便达成共识。中山称王了,成为战国第八雄,那位派遣张登的君主就是一号大墓的主人中山王厝。

中山王厝嵌勾连云纹铜方壶

中山王厝铜簠

中山成公凤首提梁铜盉

真正的中山王只有二代,王厝和王次(注:“厝”和“次”都不是原字,原字字库中找不到),公元前296年,战国时期最后一个称王的赵武灵王经过十二年苦战,攻入灵寿,迁傀儡中山王尚于肤施(今陕西榆林)。赵武灵王不相信什么万乘千乘,他知道战车在太行山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所以“胡服骑射”,师敌长技以制敌,为什么迁敌于肤施还保留王的称号,因为还要安抚中山国人,有句名言叫做“中山不服”,待形势稳定,王尚被废为庶人,中山国退出历史舞台。中山国从称王到灭国,只有二十七年。

中山国

中山国

中山不服,“中山”二字首次出现于史书(《左传》公元前506年)就是和“不服”连在一起的。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戎狄、鲜虞中的一部白狄,从陕北迁徙到太行山区,长期和邢、晋等国交战,被视为中原诸侯国的心腹之患。公元前405年,魏国大将乐羊、吴起率军经过三年苦战,灭了中山,中山残余退至太行深处,二十多年后在桓公的带领下再造中山,定都灵寿,这是一个倚太行、枕滹沱、控井陉,俯视燕赵大平原的打不死的小强。

铜扁壶和酒类液体

铜扁壶和酒类液体

毕竟中山是夷狄政权,汉族史官修史时均语焉不详,《史记》对中山没有专门列传,只在其他传记中零星提及,历史上的中山国一直蒙着神秘的面纱,直到中山王陵横空出世。

中山成公错银镶金铜牺尊

中山王厝鹰柱铜盆

到了石家庄后,曾想抽时间去拜访一下中山国遗址,可去过的人说,王陵、遗址的文物都集中在河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固展分二个展厅,第一厅分国史、国都、经济、文化、征战和王陵六个单元,反映中山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及其在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不凡成就。第二厅有青铜、陶器、玉石三个单元,集中展出中山王陵等处出土的文物,表现中山国精湛的工艺制作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山形器

金路车复原件

圆形猎帐复原件

圆形猎帐中心铜柱帽

中山王厝铁足铜鼎

一组铜制山形器述说着二千多年前的山河往事,猎猎旗风,铮铮铁骨,金路车在并不平坦的山道上奔驰,夜晚圆形猎帐里燃烧着炽热的碳火。一尊中山王厝的铁足铜鼎展现眼前,铜鼎外壁刻有铭文77行469个字,记载了中山国相邦司马賙率师伐燕、开疆拓土的丰功伟绩,难得的是,文字还告诫中山后人要吸取燕国内乱的教训,警惕周边诸侯国的觊觎,由此总结出三条原则,不要因国力强大而为所欲为,不要因国财富足而肆意妄为,不要因国人势众而仗势欺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青铜器铭文,最后的总结宛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完全弥补了史书的空白。

中山王厝铜方壶

中山王陵出土的文物中,有一鼎二壶三件大型青铜器,每件都有长篇铭文,堪称青铜铸就的“中山国史”,因此被称为“中山三器”。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中山王陵出土一件国宝级文物,错金银铜板兆域图。兆域指的是墓地的区域,这块铜板镶嵌出陵园的平面规划,比例尺为五百分之一,与现代常用的建筑工程平面图没什么两样。这是我国首次发现古代的建筑工程图,按图索骥,就能找到地下陪葬品。这也证明了当时的中山国已具有相当的科技水平。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

错金银铜犀牛屏座

错金银铜双翼神兽

中山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区矿产丰富,山麓土地肥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财富、恢复元气,这也有利于技术进步。中山王陵是被摸金校尉、搬山道人之流盗挖过的陵墓,但依然还能出土堪称一流的铸造工艺品,如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错金银虎噬鹿铜屏风座、错金银铜犀牛水屏座、错银铜双翼神兽。这些摆件,设计幻异,铸造精美,无不体现炫目的华丽。

中山成公银首人俑铜灯

中山王厝十五连盏铜灯(复制品)

中山成公墓出土的银首人俑铜灯,人俑头部为银质,眼睛则是黑宝石镶嵌,人俑左右手各持一蛇,右蛇托灯盘,奇想巧变的构思令人叫绝。中山国发达的手工业使其获得“多美物”的名声。

三吼足蟠虺纹铜简形器

狩猎宴乐图

石刻六搏棋盘

中山美物是珍宝,也是王族、贵族享乐的象征,由此又产生了中山好歌舞,“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女子则鼓鸣瑟,游媚贵富。”(《史记•货殖列传》)当战国进入收官阶段,这种亡国之风往往是致命的。盛开与凋谢,只在一瞬间。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磨光压划纹黑陶甗

磨光压划纹黑陶鸭形尊

磨光压划纹黑陶鸟柱盘

中山不服,他们同样拥有战国昂扬不羁的精神;中山不服,他们最终不能适应战国残酷的水土。

0 阅读:1
黑风夜话吖

黑风夜话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