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无常,刚愎大意,孟达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听雨品读 2022-05-09 17:25:27

孟达,三国时期西川刘璋集团成员,刘备入川后取代刘璋,孟达投降刘备,得以镇守上庸等处。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攻打曹魏,却被孙权偷袭后方,丢掉荆州。

关羽攻不下樊城,大本营荆州又被孙权占据,他走投无路,只好逃到麦城,派出廖化突围,向孟达求救,孟达却拒不发兵,关羽最终被孙权擒杀。

本为蜀中人士,投降曹魏,见势头不好又欲回归蜀汉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誓为关羽报仇,先要找孟达算账,孟达畏惧刘备责罚,投降了曹魏。

此时的曹魏政权,曹丕刚刚执政,他对孟达不错,任命其为新城太守,管辖新城、金城、上庸三城。

虽然皇帝器重,但孟达在曹魏的群众基础并不好,人缘不怎么样,曹丕在位时尚可,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即位,孟达没有了皇帝的庇护,就开始不受朝中许多大臣的待见,这些人纷纷说他的坏话。

他的日子不好过了,开始怀念以前在蜀汉的日子,经常向众下属念叨——自己本是蜀汉臣子,重新回归蜀汉阵营一定比现在强。

此时,诸葛亮正在发动声势浩大的北伐,风头正劲,孟达下定决心,反魏归蜀。

谋事不密又疏忽大意,孟达铸下大错

诸葛亮接到孟达的归降密信,随即得知,曹叡已经重新启用司马懿,赶紧给孟达写了一封回信,嘱咐他起兵之前切勿走漏消息,一定要提防司马懿,此人机谋深远、阴险毒辣,绝对不可小视。

诸葛亮写信叮嘱孟达

孟达接到回信,不以为意,他认为司马懿远在宛城,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新城一千二百里,即使明知他即将反叛,也需要先奏明皇帝曹叡,再发兵前来攻打自己。等他赶到时,自己的兵马已经集结完备,城池已经固若金汤,他也无可奈何。

此时的孟达犯下两个错误:

第一,他错误预估了人心,他的属下并不想反叛曹魏,他提出投蜀后,他的心腹部将李辅、外甥邓贤和金城太守申仪,第一时间就将他的动向秘密报给了千里之外的司马懿,司马懿刚刚官复原职,急需立一大功证明自己,孟达正好撞在他的枪口上,给了他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第二个错误更加致命,他低估了司马懿的能力水平,接到消息的司马懿当机立断,一边向魏帝曹叡奏报,一边决定立即起兵攻打他,并不等皇帝的诏令下来。

反魏投蜀不成,孟达身首异处

为了稳住孟达,司马懿先派出参军梁畿赶往新城,命令孟达集结兵马,准备抵御蜀军,制造自己并不知晓他即将反叛的假象,以此麻痹孟达。

然后,他亲率大军,日夜兼程,赶赴新城。

司马懿当机立断,率军开赴新城

梁畿先到新城,孟达接罢军令,问起司马懿行程,梁畿谎称司马都督刚刚离开宛城,准备前往长安,与魏主汇合,一起抵御诸葛亮。

孟达暗暗高兴,司马懿不知晓自己的计划,投蜀大事可成。

送走梁畿,孟达马上通知金城太守申仪、上庸太守申耽,定于次日起兵。忽然守城部卒跑来报告,城外尘土冲天,大队人马铺天盖地,如潮水般飞速涌来。

孟达大惊,慌忙登上城楼观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司马懿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已经兵临城下。

孟达兵少,无力抵抗,只能闭城坚守,等待援兵。

第二天,他在城头望见申仪、申耽率军杀来,只当作是来援助自己,于是率军从城内冲出,欲与申仪、申耽前后夹击,一起杀退司马懿。

却见申仪、申耽反向自己冲来,口中大喊:“反贼孟达休走!”

孟达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孤军奋战,其他人根本就不打算叛魏降蜀!他急忙调转马头,意欲逃回城内。

孟达已无退路,只能背水一战

但是城门紧闭,他的心腹部将李辅和外甥邓贤在城头喊道:“吾等已献城池!你快快下马投降!”

孟达只能夺路逃走,申耽策马追上,一枪将他刺落马下。

孟达起事失败,更大的原因还是由于部将的反叛

司马懿判断精准,行动迅速,完美平定叛乱,又为曹魏集团立一大功,为自己累积了又一笔政治资本。

孟达投蜀不成,固然有他自身谋事不周的原因,更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部将的背叛,还有申仪、申耽的背后捅刀子。

历时十余年,他前后三次改投明主,最终却功败垂成,令人唏嘘不已,真是可悲可叹。

2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