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女人的心犹如海底的针,这句话用在特朗普身上也很合适,最近他对普京的态度又变了。在接受美国媒体NBC采访时首次公开表态称,对普京感到“非常生气”和“恼火”,并放话威胁普京,如果不同意停火协议,将会进行更严厉的制裁措施。
起因是普京最近称泽连斯基已经超过任期,不具有合法性,要求乌克兰选举合法领导人才能参加谈判,并称俄军将消灭乌克兰军队。实际上这个观点美国也经常提,特朗普甚至骂泽连斯基是“独裁者”,还与乌克兰反对派接触,推动选举。
普京也不是首次发表类似的讲话,但为何这一次特朗普却恼火了呢?回顾一下特朗普上任以来与普京的接触情况就知道了。

当初特朗普打着24小时就能结束战争的口号竞选,张口闭口就说自己与普京关系很好。他上任以后很快便与普京通话,双方代表在沙特进行会晤,表示要修复关系,战后进行地缘政治和经济合作。
特朗普称普京是“聪明且务实的领导人”,一直对他安抚拉拢。用鲁比奥的说法就是要“联俄抗中”,他曾在多个场合提当年尼克松访华拉拢中国共同对抗苏联的历史,只不过这一次想把拉拢对象换成俄罗斯。
同时特朗普对乌克兰则是极限打压,最终导致双方在白宫翻脸,还一度中断了军事援助。用泽连斯基的话来说就是,胡萝卜都给了俄罗斯,大棒都落在乌克兰身上。
在美国的压迫下,乌克兰进行了一系列妥协,比如同意签订矿产协议,同意美国提出30天临时停火方案。随后,美国也向俄罗斯提出了同样的要求。
普京非常聪明,给特朗普面子,称赞同停火,但又提出一系列具体问题。当时乌军正全面从库尔斯克溃退,如果停火岂不是给乌军重新构筑阵地的时间?俄军在战场占据优势正全面推进,如果停火岂不是给了乌军喘息的机会?双方接触线1800多公里,停火由谁来监督?
这些问题非常现实,美国短时间内也无法解决,但外界普遍认为,普京是在拖延时间。果然随后特朗普与普京通了电话,双方达成的协议只是30天内停止攻击能源基础设施。

这显然对俄罗斯更有利,能源是俄罗斯的命脉,并且境内到处都是能源设施。乌军利用远程无人机不断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给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俄气去年亏损达1万亿卢布。相反,随着天气转暖,乌克兰对能源的依赖大大减轻。
即便是这样,俄罗斯也没有停火的意思,在放下电话后几个小时,就轰炸了乌东地区一处电力设施。而乌克兰也进行了报复,轰炸俄罗斯的石油转运站。此后双方展开猛烈报复,甚至比停火打得更凶。
总之,特朗普这次调解基本上宣告了失败。
此后美国又组织双方在沙特进行了10多个小时的会谈,目的是促成海上停火,恢复黑海粮食协议。
黑海停火实际上也对俄罗斯更有利。乌克兰依靠黑海出口粮食,但在海面被封锁后,他们开辟了一条新航道,沿着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海岸线行驶,俄军不敢炸。反倒是俄军连军舰都常被乌军炸沉,只能部署到克里米亚以东海域。如果能恢复,俄罗斯可以重新利用黑海出口能源、粮食、化肥等产品。
会谈后,美国和乌克兰发布了差不多的声明,同意停止攻击能源设施,同意恢复黑海粮食协议,美国还答应解除对俄罗斯的部分制裁,并帮其扩大粮食、化肥等产品出口。
但是俄罗斯发布的声明却提出了几个前提条件,要求美国先解除对与粮食出口相关的银行、金融机构、港口、船舶的制裁后才停火。欧洲国家坚决表态称,在俄罗斯退出乌克兰之前,不会解除任何制裁。
所以,这一次特朗普的调解也基本算失败了。事后特朗普无奈地在媒体面前承认,普京在拖延时间。

最近,俄罗斯方面也不断在释放信号,提停火的要求,最重要的就四点:第一、要求乌军全面撤出乌东四州;第二西方国家停止援助;第三、战后禁止欧洲国家在乌克兰驻军;第四乌克兰进行选举。
这些要求与乌克兰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俄罗斯坚持,双方永远无法达成协议。这违背了特朗普快速促成双方和解的想法,使其大为失望。谈判受挫,对特朗普有一定影响。
其一、国内压力。特朗普当初的口号是24小时内结束战争,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毫无进展,不免让选民感觉受骗。尤其是他为了停火对乌克兰极限打压,导致许多乌克兰支持者走上街头抗议。如果仍不能取得进展,接下来将会对中期选举造成负面影响。
其二、国际压力。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打压以及对普京的妥协,同样让欧洲国家非常不满,这损失了他们的安全利益。尤其是德国,在游行抗议中出现了一些贬损特朗普和马斯克的道具。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大幅降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对美国武器的采购意愿。

其三、战略影响。正如前文所言,特朗普极力推动俄乌停火,目的就是要实施自己的印太战略,将资源部署到印太地区,针对中国。但普京一直拖延,整个谈判过程可能长达数年,要知道特朗普只有4年时间,他耗不起。
特朗普发火,威胁要对俄罗斯出口的石油征收25%-50%的二级关税,如果有人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不能在美国做生意。也就是说谁从俄罗斯购买石油,就对谁加征关税。如果真的实施,将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拜登政府虽然也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制裁,但只限定了能源的最高价,并未禁止购买。去年,欧洲国家还向俄罗斯购买了220亿欧元的能源。另外俄罗斯还有一支庞大的走私舰队,能绕过石油制裁。如果征收二级关税,会导致与美国有贸易的国家不敢再购买俄罗斯能源,这无疑会使俄罗斯的收入大大减少。

另外,中国大约20%的石油从俄罗斯进口,是其最大的买家。全球能源产量大致是稳定的,若不允许从俄罗斯进口,中国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安全的替代渠道。而且以中国的需求量,必然会导致全球石油价格大幅上升,也会推高我国制造业成本。
若继续进口,又将会遭到美国制裁,影响出口。无论如何,都会使我国利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