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理要求李井泉增加调粮,李怒怼:你是国务院,就你们都有困难

感人历史故事 2024-11-17 11:56:47

1961年初,四川省委在金牛坝宾馆召开工作会议,讨论四川省眼下面临的重要问题。会开到一半,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的李井泉,接到了国务院副总理打来的电话。

谁知,他们还没说几句,李井泉便在电话里对着国务院副总理大吼:“你那里是国务院,我这里还是‘小国务院’呢!就你们有困难吗?我们也有困难呢!谁能理解我们呢?”

说完,李井泉啪的一下挂了电话,李井泉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李井泉竟然会对国务院副总理说出这样的话,难道不怕中央问责么?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何事?李井泉为何敢在电话里向国务院副总理发脾气?

这件事情要从困难时期的调粮问题说起。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家的粮食供应陷入危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全国一盘棋,局部服从全局,全局服从中央。四川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粮食产量高,自然就成为这次调粮任务的主要省会之一。

不管是张井泉还是李井泉,不管是谁当四川的第一把手,眼下都必须要从全局考虑,粮食问题是稳定国家的基石,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四川省必须听从指挥。

在这里,要说一下李井泉同四川的关系。

1950年初,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李井泉成为川西区党委第一书记、军区政委兼行署主任。两年后,他又被任命为四川省省委第二书记。

上任后,李井泉首先带着四川军民进行了剿匪和土改的伟大斗争,成功铲除了国军残余势力。在农村,李井泉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了还乡团和地主武装,把土地还给农民,让劳动者实现当家做主的愿望。

由此可见,四川粮食产量之所以很高,正因为李井泉目光长远,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952年开始,李井泉时任四川省委第一书记。他根据四川地区的实际情况,发动群众多挖沟渠,改造旧河道,使之成为网络化的灌溉系统。

李井泉利用四川地形走势,建造出一个适合当地的农田灌溉系统,合理开发土地和水资源的后果就是提高了粮食产量。

四川能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离不开李井泉的付出。

我们继续回到调粮问题上。

国家有难,四川当然要出一份力,他们同意调粮,但是,四川本地的老百姓也要吃粮的,时间一久,四川省委就有些吃不消,本地的老百姓也要面临挨饿问题,他们不能再向全国调粮了。

但是,全国粮食供应依旧紧张,其中最严重的是京、津、沪这几个人口大省,根据当时的报道,北京、天津只有四天存粮,上海只有两天存粮,如果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国际国内的影响都不好。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央再一次向四川下达调粮指令。

四川虽然还有粮食,但是余粮真的不多了,身为四川当家的,李井泉也要为当地百姓考虑,他带着四川百姓走向幸福,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四川百姓受苦呢?

但是李井泉也知道,粮食问题是稳定国家的基石,从大局出发,他应该听从中央的指挥,答应调粮,一边是四川百姓,一边是国家,他该怎么办?

李井泉给中央致电,表示四川同意调粮,但是因为余粮不足,希望中央可以考虑考虑当地百姓,缓和一下四川的调粮任务,这样做或许可以达到解决这件事的最佳平衡点。

其实,李井泉这时候已经很顾全大局了,他同意调粮。四川省委接到李井泉通知后,立刻要求川西北地区把粮食赶运至长江一线,分水、陆两路运出。

还要求各地、县时隔三天就汇报一次运粮进度。

可是,那天国务院副总理再一次打来电话,说根据眼前形势走向,非但不能缓和四川的调粮任务,反而要增加调粮任务。

这一下,积攒在李井泉心里的情绪突然爆发了,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李井泉知道,如果不答应调粮,国家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严峻,先有国后有家,先保住国家,才能保住四川,为了顾全大局,他只能同意。

在签署省委文件时,李井泉是流着泪签的。

0 阅读:0

感人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