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点,野生动物园内游人如织。一只雄狮若无其事地走近几头雌狮,低下头——下一秒,它却将鼻尖紧贴雌狮尾部,反复嗅探了整整15秒。
这一幕每天会在世界各地动物园上演无数次,游客们永远不会想到,这个在人类看来有点尴尬的动作,其实是自然界亿万年来锤炼出的「智能生物识别系统」,看似尴尬,实际上却隐藏着真科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0ddcb0e2b0d635c81fa6b91ed55000.png)
许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动物不直接用视觉或听觉交流,而非要依赖这种看似低效的气味传递?答案就藏在它们的感官系统中。
多数哺乳动物的鼻腔内藏着一个名为“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简称VNO)的隐秘器官。它就像一台化学生物雷达,专门负责接收信息素(pheromone)这类特殊气味分子。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9d662b211b21ac0935660f757702aea.jpg)
与人类鼻子主要检测的普通气味不同,犁鼻器的反应速度远超意识控制——即便动物并未主动嗅探,它的细胞也能瞬间接收配偶、天敌或同类传递的基因信号。主要有以下三种作用:
1.选择配偶
以公狗为例,当它闻到发情母狗的臀部时,实际上是通过犁鼻器捕获对方尿液和肛门腺分泌的雄甾烯酮(一种交配相关的皮质类固醇)。这种成分的浓度甚至能直接影响公狗的睾丸酮分泌水平。
研究显示,母狗的性成熟信息素有高达90%通过直肠周围腺体释放。与其说动物在“闻屁股”,不如说它们是在扫描一张充满生物学数据的“生殖名片”。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0bf39229680c33f035d5631ca5c655b.png)
再比如啮齿类动物,它们的交配信号几乎完全依赖于化学沟通。科学家曾通过实验发现:未接触过异性小鼠的雌鼠,在嗅闻到雄鼠的生殖腺气味后,体内的促黄体生成素(LH)会提前飙升,从而加速排卵周期。这相当于雄鼠直接用气味发出“我随时准备成为幼崽父亲”的生理通知。
即使是看似优雅的猫科动物也无法逃过这套自然法则。雌狮进入发情期时,肛门腺会向空气中喷洒微量的雌激素类似物,公狮甚至能在百米之外就被引发不可抑制的交配冲动。
更有趣的是,某些物种连“择偶优先级”也由气味决定——荷兰的一项针对斑马鱼的研究发现,雄性会根据雌性体液的类固醇激素浓度来决定“主动出击”还是“礼貌退场”,这与人类通过体味无意识判断他人健康状态的逻辑如出一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49dcd043703f233687c160fc2bb52c.png)
2.规避近亲,筛选基因
在达尔文主义的框架下,动物交配前的“闻屁股礼仪”远非简单的性冲动表现。哈佛大学动物学家莉莎·曼宁曾指出:“这是自然界设计的一套防止近亲繁殖的原始技术。”
大多数群居哺乳动物(如非洲草原犬鼠)的幼崽,自出生起体内就会有母亲涂抹的特殊肛门腺标记物。这种独特“身份证”的有效期可能长达数十年,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成年后的血亲交配,避免后代基因缺陷。
反例也能证明这一机制的精准。以大熊猫为例,它们长期面临圈养环境下种群衰退的难题。研究显示,当人工繁殖中心的饲养员忽略大熊猫对信息素匹配的天然需求时,雌性大熊猫会拒绝交配甚至假孕——因为她们的犁鼻器无法识别出“符合预期”的气味图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c226a68248a4374456fd308622855bd.png)
3.维持群体秩序
在非洲鬣狗的母系族群中,雌性地位排名直接与其肛门腺气味的“威慑浓度”挂钩。一头低阶鬣狗若冒然靠近首领的尾部,很可能引发群体层面的“化学武器战”——高阶个体会释放更高频率的吲哚类致幻物质,借此警告对方服从规则。
宠物犬也不例外,当一只狗嗅闻另一只的肛门腺时,它实则是在快速核查对方是否属于同类种属、年龄阶段是否匹配,甚至于24小时内是否接触过潜在的竞争对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156bee09e4c90dd28e40802cef2a14.png)
动物交配前通过气味交流的本能,看似原始却在现代科技中焕发出惊人潜力。
日本化学企业“费洛蒙科学实验室”开发的模拟宠物犬信息素的香氛“CalmDog”,在三年间已在全球范围内帮助超4.8万只有分离焦虑症的宠物恢复平静。
其核心技术源自对犬类肛门腺分泌物的深度解析——当这类香氛释放出模拟幼犬“安抚信号”的十二烷基硫醇分子时,犬类的犁鼻器会触发脑内多巴胺分泌,从而降低70%的应激激素水平。甚至有养老院使用这款香氛缓解失智老人的情绪,意外发现与老人的抗抑郁药协同效果提升26%。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5944b1d3984d126097686bdce37f16.png)
在濒危动物保护领域,法国香水实验室“PantheraTech”的故事更令人瞩目。为拯救仅存300余头的非洲豹,科学家将狮子交配前传递的挥发性脂类化合物浓缩为鼻腔喷剂。
当雌豹嗅闻后,其下丘脑神经元对信息的响应速度提升3倍,发情期从每年1次延长至3次。这项技术直接将濒危豹种的人工繁殖成功率从14%跃升至62%。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81b3c7a33738b02119eb5fa81414822.png)
而西班牙野生动物园的狼群保育计划中,科学家甚至研发出针对年老雄狼的“信息素诱饵贴片”,成功唤醒其衰退的生殖能力——这些案例无不证明,动物演化出的气味“对话系统”,正在成为生物技术革命的灵感之源。
更惊人的是,美国康奈尔大学在2021年发现,若将男性的HLA基因信息转化为可挥发酯类分子喷在女性上臂,其排卵频率会提升22%。这意味着,即使当代人类的犁鼻器已退化,但我们的嗅球与大脑边缘系统之间,依然保留着手动“扫描”配偶基因的神经回路。
同时,实验室正在人工合成与HLA高异质性相关的芳樟醇-β-葡糖苷酸,尝试将其用于促进卵泡成熟的微创贴剂。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洛娜·哈里斯预言:“当人类真正破译信息素背后的基因密码时,我们或许能通过一缕气味治愈那些被定义为‘无法生育’的遗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be676a73b8437ee9fde7b90ed5e00f4.jpg)
下次看到街头遛弯的狗狗热情相迎的滑稽场面时,请不要单纯发笑。或许我们真该向它们学习:在基因优化的漫漫长路上,少一些表面的傲慢,多一点对生命本能的敬畏。毕竟在自然界的大框架里,人类并不比会“闻屁股”的它们更高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fcb4231618a7245226c1df37286c6c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