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兴汉三杰”之一,位列汉朝功臣阵容的第一方队,与大名鼎鼎的萧何、张良鼎足而立。
“三杰”的名号,是汉高祖刘邦金口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桂冠下面的脑袋就是安全的。
韩信的惨死,至今让人多历史迷、军事迷感到意难平,为他鸣冤叫屈的文章历代不绝。
后人曾用一句诗来形容韩信传奇一生:“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前半句的“知己”指的是“生也萧何,成也萧何”,后半句的“两妇人”,是说漂母和吕后,漂母给了韩信一碗饭,没让他饿死,可吕后却要了他的命。
“兵仙”的崛起韩信出生于公元前231年。
那一年秦始皇嬴政27岁,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
韩信的青少年时代,华夏大地战火纷飞,各个诸侯国都在走向被秦吞灭的道路上。
他年少时父母双亡,家境贫寒。
由于生计没有着落,不得已时曾跑到熟人家里讨饭吃,有时候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受世人的冷言冷语。
“胯下之辱”的典故,就是韩信不得志时的真实写照。
公元前209年,天下再也无法忍受秦暴政,陈胜、吴广揭竿而起。
韩信满怀壮志,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死后,他多次向项羽献计献策,但是均得不到重视,于是一怒之下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
刘邦一开始也没拿韩信当回事,只给了一个管理粮草小官。
韩信郁郁不得志,又一次决定出走。
只有丞相萧何意识到了他的惊世之才,策马追上,将其劝回,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当然,也留下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宿命悲剧。
刘邦听从丞相的建议,破格拜韩信为大将。
这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大的机遇。
刘邦和韩信,一个为了争夺天下,求贤若渴;一个为了出人头地,苦苦等待伯乐。双方的利益在特定时间内达成交集,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这对君臣,拿的是典型的“开国雄主”和“绝世将星”的剧本。
两个人一开始惺惺相惜、相知相遇,再到创业过程中的并肩作战,可是最终还是没能走出兔死狗烹的轮回。
韩信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
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打出汉中,平定三秦,为刘邦出了一个大好局面。
之后,刘邦与韩信分兵东南,韩信独当一面,过黄河,虏魏王,破赵、降燕、定齐,势如破竹,席卷江东,威震天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邦最终建立大汉,离不开韩信的赫赫战功。
后世很多人研究楚汉相争这段历史的时候,都认为韩信是刘邦胜利的关键,是左右战争结局最重要的第三方。
可是“功高震主”四个字,也为他最终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拒绝自立山头韩信手下有一个很著名的谋士,名叫蒯通。
战国时期一个很特殊的职业群体——纵横家。
这些人大多巧舌如簧,能言善辩,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在各种政治军事集团间进行游说活动。
蒯通就是其中之一。
他曾经曾经劝说韩信,与其为刘邦打天下,不如独立于楚汉之外,争取将来三分天下有其一。
作为一个有远见的人,蒯通很早就看透了历朝历代君主的本质,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功盖天下者不赏”。
将军为皇帝打天下,皇帝可以赏赐土地、豪宅、美人,以高官厚禄作为谢礼。
这是君臣之间不成文的协议。
但是一旦将军立下的功劳大到需要将整个江山作为封赏的时候,那么任何一个有魄力、有野心的皇帝都会选择撕毁协议,把权臣杀掉了事。
这就是“功盖天下者不赏”的道理。
纵观中国古代,皇帝和权臣之间,大多逃不过这个定律。刘邦、朱元璋、雍正都概莫能外。
所以说,聪明的臣子立功到足够大的时候,都会主动止赢,远离朝堂,消除君王疑虑。例如范蠡、张良这些有大智慧的人,最终能够功成身,求得善终。
很可惜,韩信最终没有采纳蒯通的建议。
他原是一介布衣,念念不忘刘邦的知遇之恩,不肯自立为王。
蒯通不肯死心,还是竭力鼓动韩信,甚至提出了具体的计划:第一步割据齐地自立,然后再图下一步发展,最后一统江山。
齐地处于黄河下游,物产丰富,韩信又掌握重兵。如果他当时采纳了蒯通的意见,揭竿而起,喊出一声类似于“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言,那么楚汉相争的最终结局如何,真还难说。
然而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遗憾。
韩信此人,纵有封侯之愿,却无帝王之志。
他一再向蒯通表示:“汉王厚待于我,他的车给我乘,他的衣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岂可忘恩负义”。
蒯通知道自己改变不了韩信的想法。
他怒其不争,仰天长啸一声:“时不再来。”
从此以后,蒯通便装疯卖傻,逃出了韩信的阵营。
政治上的输家蒯通是正确的。
刘邦对韩信的戒心,早在攻打齐国的时候就开始了,这也是韩信命运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他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迹,威名远扬。
这种军事实力的膨胀,让刘邦有了疑虑和戒备。可是此时天下未定,韩信还具备极大的利用价值。
张良就曾经劝谏刘邦:“现在谁能阻止韩信呢?不如同意立他为王,让他守住齐国,否则难免会有变故。”
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刘邦当然算不上君子,但是深深明白秋后算账的道理。
从这一点来将,韩信是战场上的胜利者,却不是政治上的胜利者。
他深谙兵法玄奥,却无法把握人心,他的军事才能也许远远超过刘邦,但是他的“脸厚心黑”程度,却被刘邦吊打。
韩信对于自己实力之强劲,处境之敏感,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完全意识不到盛名之下隐藏的杀机,一直沉浸在开国功勋的荣耀里。
直到刘邦登基后,天下初定,铲除异姓王的计划提上了日程。
韩信作为头号军事功臣,自然是首当其冲。
韩信有无造反的野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造反的能力。
对于帝王来说,这就足够送他去死了。
公元前202年正月,垓下之战甫告结束,刘邦就剥夺了韩信对汉军的指挥权。
韩信失去兵权,地位大不如前,从齐王改封为楚王。公元前201年,他被削去王位,降为淮阴侯,迁到首都长安严密控制起来。
然而此时的韩信仍不知养晦,锋芒时露,这让刘邦不得不起了杀心。
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共谋,骗入朝堂,斩杀于长乐钟室。
行刑前,他仰天长叹:“我后悔当初没听蒯通的话啊!如今被你们这些女人、小儿所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靠嘴巴保住一条命吕后诛杀韩信之时,刘邦正在外面平定陈豨叛变。
等他回到宫中,才知道韩信已经命丧黄泉,三族皆夷。
面对韩信之死,刘邦的心情很复杂,史书记载他“且喜且怜”。
喜,自然是因为韩信这个最强劲的敌人终于彻底失去威胁;怜,是因为这个汉朝基业立下赫赫战功、东征西讨的英雄,最终会以如此悲惨的结局收场。
韩信死后,刘邦问吕后:“他死前说了什么话?”
吕后答道:“韩信说他悔恨没有早些采用蒯通的建议。”
刘邦一听,就觉得坐立难安,感叹道:“蒯通是齐国的辩才啊。”
之后,他下诏全国搜捕蒯通。
蒯通被带到京城后,和刘邦之间有了一段流传于世的著名对话。
刘邦问:“是你唆使韩信谋反的吗?”
蒯通面无惧色说道:“是!可是他不采用我的计谋,以致自作自受,造成今天身死的悲剧。如果他当初听了我的话,你今天怎么会能太太平平坐在皇位上呢?”
刘邦闻言,勃然大怒,下旨:“将他烹杀了!”
蒯通死到临头,依旧不肯认错:“盗跖的狗朝尧叫喊,并不是尧不好,而是因为尧不是狗的主人。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纷自立为王,都在争夺帝位。当时我在韩信帐前做事,所以为他献计献策,何错之有?要是那时我在你帐下,自然也会替你出主意。如今你要杀我,只一句话就行,可以后谁还敢向你直言上谏呢?”
刘邦听了,无言以对,最后还是赦免了蒯通。
蒯通到最后很明显就是在狡辩。
因为当时他明知韩信是刘邦部下的统帅,却教唆韩信背主自立,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可是刘邦最后还是没有杀他。
一方面是因为汉朝政权日益稳固,蒯通之流靠嘴巴吃饭的人已难以掀起大风浪;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显示帝王的大度和宽容。
总之,蒯通侥幸逃过死罪,保住了性命。
当初撺掇韩信造反的人毫发无伤,可是没有造反之心的韩信却身首异处,这种结局反差让人哭笑不得。
在那个新旧王朝交替、人才辈出的时代,蒯通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他既有政治远见,又有自保之能,比起“兵仙”韩信,在某种程度上也许更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