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有人要奇怪了,苏东坡和尚好朋友佛印,竟然是个不守戒的主?
别说,还真是的,苏轼还留有证据呢。
且看《戏答佛印》:
远公沽酒饮陶潜,
佛印烧猪待子瞻。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不知辛苦为谁甜。
此诗首句用典,讲的是晋朝慧远和尚为结“莲社”,想请名流陶渊明入伙,甚至为他破了戒,单单准许他在庙里喝酒,陶潜却丝毫不给面子,硬是不去。
相较而言,苏轼就懂事多了,有肉就吃,有酒就喝,老朋友为自己冒天之大不韪,不吃不喝对不起人家啊。
不过,对于佛印来说,煮肉甚至吃肉,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宋朝和尚,流行这么搞啊。
记载此事的《竹坡诗话》,原文是这样的——
东坡喜食烧猪,佛印住金山时,每烧猪以待其来。一日为人窃食,东坡戏作小诗。
哟,庙里煮猪肉,能被谁偷呢?
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小和尚啊。
而且,诗话作者周紫芝,生活在两宋之际,苏轼去世的时候,他已经19岁了,可谓同时代人。
当他听到这件事时,非但没有感动奇怪,反而兴致盎然记录了下来,由是可以说明,当时和尚吃肉,并不鲜见。
孤证不立,宋朝张舜民《画墁录》记载:
旧日有僧惠明,善庖,炙猪肉尤佳,一顿五觔……
(图源PEXELS)
觔就是斤……
又说,杨大年跟惠明关系不错,经常一起大块吃肉。有天,老杨开玩笑说,现在大家都把你这叫烧猪院啊……
惠明说,唉,人家爱这么叫,我也没办法啊——
言下之意,烧自己的猪,让别个吞口水去吧。
不过,杨大年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不如叫烧朱院,同音不同字,瞬间高大上啊。
很快,大家就都叫成烧朱院了。
哦,忘说了,这惠明,是开封大相国寺的和尚。
北方和尚吃肉已经有些离经叛道了,南方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宋人庄绰的《鸡肋编》里有写:
广南风俗,市井坐估,多僧人为之,率皆致富。又例有室家,故其妇女多嫁于僧,欲落发则行定,既度乃成礼。
削化为僧时就定亲,待到正式受戒就结婚……
话说,有个北方人受富户邀请,喝他女儿的喜酒,新郎官热热闹闹来接亲,帽上簪花,头上无毛,把这北方人吓得够呛,灵感迸发,文思如尿崩,瞬间成诗一首:
行尽人间四百州,
只应此地最风流。
夜来花烛开新燕,
迎得王郎不裹头!
富人女儿尚且可以跟和尚门当户对,穷人家的更是自己治办嫁妆,碰上喜欢的,父母就会请人去作媒,谁叫和尚们学历高工资高呢?
宋朝和尚喝酒吃肉讨老婆,不是没犯法,只是懒得去抓他们而已。执法既然不严,那就好玩咯……
讲了这么多,再到后两句。
那时没有抄袭或者洗稿的说法,苏轼化用唐末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也不会有人去找他的麻烦。
大家注意没有,后人给他们加标点时,罗隐的用的是问号,苏轼的用的是句话。
少年得志,却饱受摧残,差点因诗获罪丢了性命,被贬黄州数年的苏轼,他已看清了——
特么都是我们在出力,劳动成果却被别人吃了,我还干个毛啊。我佛系了好不好……
当然,这只是牢骚而已,正如现在很多人说要躺平,实际内卷得要死一样,苏轼真被重新起用的时候,他也是不会拒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