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大军东征,隋朝为何输给高句丽?杨玄感叛乱竟成关键!

格叽格叽 2025-02-19 11:32:39

历史,就像一个大宝藏,老是引得我们想去挖掘那些被时间掩盖的事儿。说到隋朝,往往让人心里有很多想法。隋朝刚建立的时候,把南北朝那混乱的局面给结束了,展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表面上看着昌盛,实际上却有不少问题。那隋朝和高句丽之间的仗,到底是为啥打起来的?又给隋朝的发展带来了多么深刻的影响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块儿踏入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把隋朝和高句丽打仗这事儿背后的秘密给弄清楚。

【矛盾激化:朝贡体系下的暗流涌动】

南北朝的混乱局面结束后,新建立的隋朝着力恢复以中原为中心的朝贡体系,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掌控。但是,这样的做法对高句丽在辽东长久以来的统治地位构成了重大威胁,致使双方的矛盾慢慢产生。

公元607年,隋炀帝在民可汗的牙帐处,意外地碰见了高句丽的使者,这么个偶然情况,一下就成了矛盾激发的引火线。在隋炀帝看来,高句丽跟中央所册封的政权暗中有所往来,这明摆着是对当下朝贡体系的大胆挑衅,也给隋朝的边疆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609 年,隋炀帝亲自出征吐谷浑,前往张掖巡视,甚至还乔装去了西域,并且在洛阳大张旗鼓地操办活动,想要让周边政权承认隋朝。然而,高句丽王不肯入朝,这把隋炀帝给彻底惹火了,双方长久以来积压的矛盾一下子全都爆发了出来。

【首战失利:百万大军的折戟沉沙】

公元612年正月,隋炀帝全然不顾百姓长久以来被劳役折腾得疲惫不堪,坚决地在涿郡聚集了1138000人的大军,对外宣称有200万,气势磅礴地去攻打高句丽。这百万大军被划分成24军,先后出发,队伍长达960里,那场面相当壮观。

隋炀帝在各军安排了受降使者,这些使者都听从他的指令。不过,像这样大规模的兵团打仗,隋军有两个大麻烦:其一,不管是将领还是兵士,都没有指挥大规模作战的本事;其二,辽东在边疆地区,交通特别不方便,物资供应就成了大难题。

兵部尚书段文振临死前呈上奏书,告诫隋炀帝,高句丽人很狡诈,应当水、陆两路同时进攻,迅速作战,尽快决出胜负,要不然就会陷入艰难的境地,然而隋炀帝并没有听取这个提议。

隋军自涿郡往辽东城行进,走得挺慢,到了3月才到辽水西岸。过河的时候,浮桥短了一丈,兵士们只能跳进水里打仗,损失很大。过了两天,隋军总算过河了,还把辽东城给围了。但是呢,隋炀帝下了个令,只要高句丽说投降,那就得马上停止进攻。就因为这命令,高句丽能反复假投降,隋军老是攻不下来,一直耗到了6月。

江淮水师由大将军来护儿统领,在距平壤六十里之地获得胜利。来护儿打算接着进攻,副总管周法尚加以劝阻,然而来护儿不听。随后,来护儿带着4万精兵追击,却落入了高句丽设下的埋伏,最终惨败而回。

宇文述、于仲文等九支队伍总计三十万五千人,在鸭绿江西岸集结会师。高句丽的使者乙支文德前来假装投降,实际是为了打探军中情况,于仲文原本接到命令要捉拿他,然而却由于受降使者刘世龙的阻拦,将乙支文德给放跑了。于仲文事后反悔派人去追,可乙支文德早就跑没影了。在这个时候,隋军的物资补给难题愈加明显,士兵们因为背负的东西太重,就偷偷把粮食给埋了来减轻重量,结果军队里出现了缺粮的状况。

宇文述等一帮人受乙支文德引诱,一路追到离平壤三十里的地方。高句丽又来请降,宇文述心里清楚这里面有猫腻,可隋军又累又缺粮,实在没力气进攻了,只能决定撤兵。没想到高句丽的军队从四面围上来打,隋军边打边往后退。7月24号,隋军在渡萨水的时候被拦住攻击,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战死了,军队一下就乱了套,最后只有2700人逃了回去,第一次打高句丽就这样失败了。

【内乱爆发:第二次东征的功亏一篑】

隋炀帝不愿就此罢休,在公元613年正月又开始征兵,这让百姓们痛苦不已。4月27号,隋炀帝展开了第二次对高句丽的征讨。这回,派宇文述、杨义臣去攻打平壤,让王仁恭当先锋去进攻扶余。王仁恭在新城打了胜仗,把高句丽军给围住了。隋炀帝下令众将领使劲攻打辽东城,啥攻城的办法都使上了,可还是没打下来,两边就这么僵持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隋炀帝刚即位时推行的改革致使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矛盾,楚国公吏部尚书杨玄感举兵造反了。杨玄感来自弘农杨氏,他爹杨素是文帝时候的重要大臣,曾经帮隋炀帝争夺宠爱,在朝廷中权势很大。隋炀帝对杨素很是防备,杨素死后,隋炀帝的某些言论使杨玄感感觉到了危险。而且隋炀帝一连串压制关陇集团的做法,像修建东都、改革官制、开设科举等等,让杨玄感更加惶恐不安了。

隋炀帝再度征讨高句丽时,杨玄感提出要随军出征,随后被安排到黎阳负责监管粮草的运输事宜。他和王仲伯、赵怀义等人借口盗贼众多,故意延缓粮草的运送,并且把弟弟杨玄宗、杨万石召回,还将李密请来作为谋士。杨玄感让家奴伪造信息,宣称来护儿造反,以此来招募兵士,成功组建了一支人数超过一万的队伍。

杨玄感分作两路朝着洛阳逼近,东都出兵抵御,然而却接连失败。杨玄感发表讲话,说自己是要为百姓解除危难,其兵力很快增加到了10万。杨玄感对洛阳展开攻击,隋炀帝在辽东琢磨出新的攻城办法时,收到了杨玄感起兵的讯息。苏威向隋炀帝提示,这或许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动乱。

这会儿,杨玄宗和杨万石逃回的事儿被发现了,兵部侍郎斛斯政逃到了高句丽。隋炀帝一下慌了神,赶忙连夜撤兵,高句丽瞅准机会追击,隋军折了好几千人,第二次征讨高句丽就这样败了。

回到内地后,隋炀帝让陈棱、宇文述、屈突通去征讨杨玄感,来护儿也率军回来支援。隋炀帝对李子雄不信任,派人去抓他,李子雄就跑去投靠杨玄感了。杨玄感多次把卫玄打败,势力越来越大。李子雄劝杨玄感当皇帝,李密提议别打洛阳的主意了,赶紧向西进兵关中,杨玄感没称帝,可也错过了向西进兵的好时机。

隋军两面夹击,杨玄感的军队难以招架,遂决定向西挺进关中。行进途中,弘农杨氏的族人唆使他攻打弘农宫,然而久攻未克,还被追兵赶上。杨玄感出兵迎战,一天之内连输三阵,最终部队全部覆灭。他让弟弟杨积善把自己杀掉,杨积善杀兄后自杀却没成功,被人抓住。隋炀帝把杨玄感的尸首车裂后焚烧,还大力追查其余党,不少人受到牵连。

杨玄感起兵虽被镇压下去了,可却带来了一连串的反应。隋炀帝为保住皇权,不再坚持关中本位政策,这让关陇集团很不高兴。关陇集团的特殊权益遭到了冲击,有一部分成员跟着杨玄感起兵,就算反抗没成功,他们还是在想别的办法,使得隋朝的统治基础变得不稳固。这场战争和内乱,是隋朝逐渐衰败的关键转折点。

0 阅读:1
格叽格叽

格叽格叽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