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曾经显赫一时的张廷玉含恨而死,他的子孙后代都怎样了?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11-09 18:52:59

前言

清朝建立之后,因为统治阶级是满人,加上吸取了元朝的经验,就对汉人比较提防,阻碍汉人在官场上爬得太高,能当上大官的汉人数量一开始并不多。

但是随着清朝统治逐渐稳固之后,这一顾虑就大大减轻了,因此到了康熙雍正年间,逐渐出现了许多汉人血统的重臣,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数三朝元老张廷玉了。

张廷玉在康熙和雍正年间妥妥是一个手握实权的重臣,即使清朝已经没有宰相职位了,张廷玉也被人们称为“三朝宰相”,可见他的地位有多重要。

然而到了乾隆朝之后,乾隆帝却一反常态开始打压张廷玉,让张廷玉为了保全自身不得不辞去了职务,最终含恨而终,那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又该如何生存在乾隆的眼皮下呢?

一、乾隆对张廷玉的忌惮

虽然在康雍两朝的时候,张廷玉已经位极人臣,但是乾隆皇帝即位后,对他的态度就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仅仅是因为乾隆对汉人的成见比较深而已。

乾隆认为汉人狡猾刁钻,因此就在心底非常防备汉人,所以尽管张廷玉表现得稳健又谨慎,但这在乾隆眼中也是错,因为他并不喜欢圆滑世故的官员。

张廷玉性格四平八稳,这要是放在其他官员身上绝对是加分项,可惜他地位已经太高了,因此就让乾隆觉得张廷玉心机太重,于是产生了猜忌和不满。

尽管说起来这只是皇帝个人的好恶问题,但要是放在个别官员身上,那就放大成了这个官员的存亡问题了,这可不是说笑的,言行举止就能决定他的生死。

再加上乾隆年间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皇权集中达到了封建王朝的巅峰,朝廷中的权力斗争也日益激烈,乾隆对朝廷中的大臣们也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和监视。

作为三朝老臣,张廷玉虽然兼具从政经验和威望,但是在乾隆看来,他依然是潜在的威胁,因此他就逐渐在政敌的攻击下失去了乾隆的信任和支持。

再加上这时候张廷玉已经到了古稀高龄,人老了体力和精力都有衰退,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处境都很有数,于是选择了急流勇退,多次提出退休的请求。

然而乾隆却反而没有立马就欢天喜地的同意他的请求,因为张廷玉毕竟是雍正留下来的辅政大臣,政治经验比当时还年轻的乾隆丰富多了,大清江山有他坐镇才能更加稳定。

因此乾隆一直舍不得让张廷玉直接退休,但却一直打着重用老臣的幌子,对张廷玉严格要求,继续让他担任着繁重的政治工作。

不过因为张廷玉的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并且乾隆掌权的程度也越来越稳定,他总不能在职位上一直到干到死,因此终于在乾隆十四年获得了乾隆的批准,可以退休回家。

二、 张廷玉“节外生枝”惹怒乾隆

不过在这时候,张廷玉自己却又“节外生枝”,突然向乾隆提出希望遵照先帝的遗命,让他能够在死后配享太庙。

毕竟在封建王朝中,对于一个臣子来说,荣誉分为生前和身后两种,生前的荣誉就是加官进爵,而身后的荣誉自然即使就是能够进太庙受供奉。

张廷玉已经享受到了生前的荣耀,那自然就会追求身后事也要圆满,但是这一请求却让乾隆十分不满,认为张廷玉这是不仅是不信任自己,更是得寸进尺。

张廷玉的功绩配得上配享太庙么?这无疑是可以的,毕竟雍正都将他任命为辅政大臣了,这样的地位显然值得他获得与之相配的荣耀。

可是乾隆本来就已经对张廷玉非常有意见了,在这个关头他还自己往枪口上撞,这就不能怪乾隆不高兴了,所以尽管乾隆最终答应了张廷玉的请求,但心中也产生了深深的反感。

而且张廷玉还有更加得寸进尺的行为,按清朝的祖制规矩来说,当皇帝开恩给臣下写保证书之后,做臣子的应该在第二天一大早就进宫叩谢皇恩。

但张廷玉不知道是真的行动不便还是装的,竟然以天气寒冷、自己年老体衰行动不便为借口,就只写了一封谢恩的折子,第二天让儿子带去替他进宫谢恩了。

皇帝施恩还不亲自感恩戴德,乾隆自然因此大发雷霆,认为张廷玉拿了保证书就翻脸不认人,以为自己有多尊贵就敢不把他这个皇上放在眼里了。

于是乾隆直接下旨,宣判列出了张廷玉的四大罪状,并削去了他的伯爵爵位,只让他以大学士的官职退休,享受不了此前的殊荣。

可以说张廷玉都退休了还来这么一遭,实在是晚节不保,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他的一种自保手段,通过自污来降低自家的地位和存在感,好在他去世之后,保全他的子孙不被针对。

三、张廷玉子孙的成就

那么张廷玉这一招究竟有没有用呢?他的子孙在他去世之后过着什么样的日子?有没有被乾隆迁怒或者清算呢?看看他的儿子们的经历就能知道了。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自幼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担任过礼部尚书,最终官至内阁学士,虽然不算出彩,但是胜在平稳,也凭借才学成为了清代著名的学者。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张廷玉确实给长子的前途带来了一些影响,乾隆就以“儒臣袭爵不合规定”为理由,罢免了他承袭父亲的爵位,幸好没有更严重的惩罚。

张廷玉的次子张若澄比起兄长就更得乾隆的青睐一点,众所周知乾隆很喜欢附庸风雅,而张若澄又善于书画,因此他就因为画作得到了乾隆的赏识,甚至能陪同乾隆巡视,陪皇上吟诗作画。

但是尽管张张若澄才华横溢还受赏识,但是他却在父亲的影响下非常清楚自己应该以什么演的态度面对皇帝,因此他生活简朴,为人低调,很被乾隆赞赏。

张若惲、张若榴、张若诒分别是张廷玉的三子、四子和五子,他们都曾在朝廷中担任过官职,并且相当有才学,也通过著书立说得到了不小的成就。

比如张若惲就著有《易经集解》等书,张若榴著有《诗经集解》等书,张若诒则著有《书经集解》等书,三兄弟对于书经方面的研究相当精深,著作在学术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相对的,他们在官场上就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了,不过这也让乾隆很满意,张廷玉要是儿孙个个出息那就不一定能活下来了,因此得到了乾隆的称赞。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几个儿子外,张廷玉还有其他女儿和孙子辈的后代,他们中的一些人也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例如,张若淑官至郎中,张若渟曾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职,张若震则历任浙江天台知县、浙江布政使、湖北巡抚等官职,即使不复张廷玉的显赫,但也没有辱没了门楣的荣耀。

结语

所以虽然张廷玉晚年的时候因为备受乾隆的忌惮和敌视,因此不得不带着污名含恨而终,但是他的子孙后代却并未因此而沉沦,反而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0 阅读:51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