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侧上肢淋巴水肿?预防有“三要”和“三不要”!

欣欣看健康 2025-03-22 18:00:41

当手术、放疗等治疗过去,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却可能成为新的困扰。这种因淋巴系统受损引发的进行性病变,常伴随肢体酸胀、活动受限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研究显示,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中,14%-40%可能遭遇这一并发症,而预防效果直接影响病程发展——早期预防可使重度水肿发生率降低60%。

基于淋巴循环生理机制(减少淋巴液产生+降低回流阻力)的科学防控体系,其预防核心原则:“三要”和“三不要”。

01.淋巴水肿的成因

腋窝淋巴结清扫常常是导致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主要原因。

腋窝里有着密密麻麻、像纵横交错溪流一样的淋巴管,它们是上肢淋巴液回流的重要通道。手术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大量淋巴管会被切断、遭到破坏。

手术破坏管道如同溪流的河道被堵住了,淋巴液回流之路不通畅,上肢的淋巴液没办法顺利流走,只能积聚在组织间隙里,慢慢地就形成了水肿。

放疗也可能会误伤到周围正常组织,放射野内的静脉可能因此闭塞,淋巴管也会被破坏,而且还会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变化都让上肢淋巴回流变得更加艰难,提高了淋巴水肿发生的可能性。

要是手术切口或者腋窝发生感染,身体的炎症反应会让腋窝组织粘连,形成疤痕。这些粘连和疤痕会压迫、阻塞淋巴管,使得淋巴液流动更加不顺畅,水肿也就变得更严重。

术后过度活动或者不小心受伤,会让局部组织间隙的液体增多。而此时淋巴回流本身就有问题,这些多余的液体很难及时消散,自然就加重了水肿症状。

体重超标也和淋巴水肿的发生脱不了干系。体重过重会给上肢增加压力和负担,影响淋巴液正常回流,让患侧上肢更容易出现淋巴性水肿。

还有,肿瘤如果出现复发或转移,也可能导致淋巴水肿。当肿瘤细胞阻塞淋巴管或者侵犯局部组织,淋巴回流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水肿也会进一步加重。

02.三要

一、积极锻炼,助力淋巴循环

向心性按摩,从肢体的末梢开始,往近心端按摩,就像引导水流汇聚一样,能加速淋巴液的回流循环,促进身体代谢废物排出。

淋巴手法引流相对更为专业,应当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且有效地推动淋巴液的流动。

除了按摩,循序渐进的抗阻训练也很有必要。比如利用小哑铃或者弹力带进行适度锻炼,能增强肌肉力量。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会对淋巴管产生一定的挤压作用,帮助淋巴液更好地循环。

不过,锻炼时一定要注意强度适中,避免过度锻炼造成疲劳,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二、佩戴手臂套,为淋巴回流助力

恰当的压力袖套可以成为预防淋巴性水肿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在运动或者飞行时,更要记得佩戴。

运动时身体的活动量增加,淋巴液流动需求也会加大,飞行时气压变化,都可能影响淋巴液回流,压力袖套就可以通过施加恰到好处的压力,帮助淋巴液更好地回流。

挑选压力袖套时,尺寸合适非常关键。如果袖套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影响手臂的正常供血和营养输送。

压力袖套过松则无法达到预期的辅助效果,起不到促进淋巴液回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精准选择尺寸,并正确佩戴。

三、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定期前往淋巴水肿门诊接受随访是预防淋巴性水肿不可忽视的一步。通过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

很多时候,早期的淋巴水肿症状并不明显,可能只是手臂稍微有些发沉、轻微肿胀等,如果忽视这些早期信号,拖延到水肿显著加重才就医,不仅治疗难度会增加,患者也会承受更多痛苦。

03.三不要

一、不要损伤患肢,保护淋巴系统

术后患侧上肢的淋巴管较为脆弱,任何细微的损伤都可能成为淋巴水肿的诱因。抽血、注射、输液以及血糖检测等操作,都有可能损伤淋巴管,使得淋巴液回流受阻,增加淋巴水肿的风险。

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保持患侧上肢皮肤的完整性十分重要。如果发现皮肤有破损,哪怕只是一个小伤口,或者有感染的迹象,如发红、发热、疼痛等,都要立即处理。

二、不要让患肢受压,减轻淋巴回流负担

在患侧上肢频繁测量血压,会对血管和淋巴管产生持续的压力。反复的压力刺激可能会导致血管和淋巴管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影响淋巴液的正常回流。所以,尽量避免在受伤的肢体上测量血压。

休息的时候,采取健侧卧位是个好习惯。这样可以减少对患侧上肢的压迫,让淋巴液能够更顺畅地流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多加注意,比如很多人习惯于单肩挎包,长时间让患侧肢体承受重压,给患肢增添额外的负担,妨碍淋巴液的回流。

三、不要让患肢过热,稳定淋巴循环状态

运动时,应适度调控强度与时长,达到微微出汗、略感疲劳的状态即可,避免过度劳累。

洗上肢时,水温保持在37至40℃之间较为适宜,不宜过热。搬运物品前,应先评估重量,确保自己能够负担,切勿勉强为之。

04.保守治疗

人工淋巴引流疗法,如同为淤塞的淋巴系统实施一场精妙的疏通手术。治疗师专业手法引导淋巴液重新流动,使其回归自然循环路径。

压力绷带疗法,为受影响肢体定制的强化康复治疗。通过施加适宜压力,有力促进淋巴液回流循环,进而有效减轻水肿症状。

功能锻炼亦是康复进程不可或缺的部分。借助简单的伸展、握拳等练习,既能增强肌肉力量,又能改善血液循环,为淋巴液的顺畅流动提供进一步助力。

0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诸如淋巴结移植和淋巴管吻合术,旨在修复并重构淋巴系统。

然而,当前这些手术在治疗淋巴性水肿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手术方案通常仅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疾病已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时,才作为最后的考虑选项。

06.警惕

请密切留意,如果患侧手臂突然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或者水肿情况迅速加剧,应高度警惕淋巴管炎的可能。

一旦察觉到症状,及时就医并进行包括血常规在内的必要检查,若确诊为淋巴管炎,务必严格遵照医嘱,开展抗炎治疗。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与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癌诊治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

0 阅读:417
欣欣看健康

欣欣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