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空出世的“雪王”一登场,就将港股一众食品饮料企业按在地上摩擦,其中包括白酒教父吴向东的珍酒李渡(06979.HK)。
3月3日蜜雪集团(02097.HK)登录港股,三个交易日股票价格从202.5港元的发行价暴涨到297港元,总市值从763亿港元膨胀超过1120亿港元,这个市值轻松碾压港股酱香白酒第一股珍酒李渡。

截图
甚至某种程度的理论上可以把“贵州茅台+习酒+华致酒行+珍酒李渡”按到地上摩擦,为什么这么说,且看下文分解。
“雪王”市值碾压珍酒李渡,后者仅为前者四分之一多
2023年4月27日“四合一”(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4个白酒品牌)合并而来的珍酒李渡登陆港交所,酱香第二股、港股酱香第一股的噱头并未引发投资者的追捧,股价表现犹如“过山车”;上市发行价10.82港元,虽曾一度涨至13港元但不久开始大幅下跌,截止今日收盘7.03元港币,总市值283亿港元,仅为雪王的四分之一多一点(约25.27%)。

截图
实际上珍酒李渡加上吴向东旗下另一上市公司,也是A股酒类连锁第一股的华致酒行(300755.SZ),两者的市值总额仅为雪王的三成多,截止今日收盘,华致酒行收报17.94元(人民币),市值总额74.8亿人民币,换算成港币为80.0338亿,两者相加为雪王的32.44%。

截图
实际上某种程度上,雪王甚至完全“碾压”白酒一哥贵州茅台(600519.SH)都不在话下,蜜雪集团在港股上市前公开发售的环节原本计划发售1705.99万股,发行价是每股202.5,募资总额约34.55亿港币,可谁也没想到的是认购倍数竟然破天荒的高达5125倍,认购金额达到了1.77万亿港币,超过了2021年的快手,也一度超越了当时上市被暂停的蚂蚁金服,创下了港股市场新股认购的新纪录。
而1705万股,也仅仅只是雪王总股数的4.52%,不到5%的股份认购额就达到了1.77万亿港币,如果按照百分百计算的话,那理论上雪王的市值会高达40万亿港币,贵州茅台今日收盘的市值1.85万亿人民币,换算成港币为不到2万亿。

也就是说按照这一计算口径,贵州茅台+华致酒行+珍酒李渡三者市值加起来也不及雪王的两成,咱们再假设一下习酒上市,给你算5000亿港币市值(习酒体量仅为茅台五分之一,如果上市,5000亿港币绝对超了),贵州茅台+华致酒行+珍酒李渡+习酒,一样会被雪王按在地上摩擦。

截图
刚刚和珍酒打完“争三战”,喜提茅台镇第三大、贵州省第六大酒企的国台酒的人,尤其夕阳红(英国雷丁大学留学,英国此前号称日不落帝国,现在嘛夕阳红了)留学生闫凯境看到这里肯定会在暗地里偷偷的笑,
艾玛,马上来一首宋祖英的《今天是个好日子》,舒坦,茅习珍也有今天,你们“三兄弟”合伙欺负我这个外来户,咱天津卫的人也不是好惹的。
不过别笑的太早,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这么高的市值不可能发生,至少短期内不可能发生。不过就这也是够恐怖的,因为雪王的产品跟茅、习、珍、国的产品实在反差太大了。
雪王主要提供现制果饮、茶饮及冰淇淋。核心产品的价格通常为2元至8元人民币。如6块钱的珍珠奶茶,4块钱的柠檬水,3块钱的冰淇淋,而且味道还不错;珍酒李渡主营中高端白酒,味道肯定也不错,但价格都是几百上千一瓶,其中李渡窖龄酒单价更是售价超过2000块(人民币),刚刚推出的珍酒·珍五十的售价更是高达19999元/瓶。
高端的白酒为何干不过低端的柠檬水,这背后暗藏的信号更加值得我们注意,接下来财金龙门阵要讲的东西要画重点了,尤其对于做酒水和连锁生意的朋友。当下的消费趋势不要再去做那些顶天立地的生意,而要去做那些铺天盖地的生意。
为何,听我细细道来,大概从2017年前后,新消费市场开始起势并逐渐火爆。
不做顶天立地的生意,要做铺天盖地的生意
从摩拜、滴滴、怪兽充电的共享经济,到盒马鲜生、京东七天的新零售,最熟悉的套路就是用融资或信贷狠狠的“烧”出一个未来,空降一个明星经理人,收购合并,合纵连横占据中国商业社会和流量的C位。
但几乎没人能想到“DS”雪王能够逆袭,因为与之相比,雪王则更像一个跑了20年的龙套,时光回溯至1997年,河南农村青年在郑州开了一家冷饮店,名字叫寒流刨冰,那时餐饮消费行业的大事件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国内跑马圈地收购国产汽水,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北上广深安营扎寨正向其他城市扩张。
1999年雪王“之父”张红超的小店改名为蜜雪冰城,也学着卖起汉堡、薯条,当时制作招牌的店铺,把“蜜”字错打成了“密”字,就说便宜200块将就着用,张红超为了省钱欣然接受,也在那一年国际时髦饮品巨头星巴克进入中国内地,一杯拿铁卖19元,每天喝一杯当时一年就能够在在成都买下3平米的房。
那时仍是成都北门一环上土著们的黄金年代,高新区还没出生,天府新区更不知道在哪里。而在蜜雪冰城成立的第20年,喜茶掀起了新茶饮的热潮,那时候包括茶饮在内的几乎所有新消费明星都希望像星巴克一样进商场的点位卖轻奢的价格。
而蜜雪的明星单品只是从三块钱的冰粥变成两块钱的冰淇淋,四块钱的柠檬水。它的成功更像麦当劳,是迈克尔波特竞争理论中坚定执行成本领先战略的代表,全力以赴的追求规模降低成本。

蜜雪冰城
从每个环节扣出钱定出对手难以企及的价格却依然有客观的利润,如果说茅台酒是一个人赚2000多块(此前媒体报道茅台成本价80块,终端成交价2400左右)的话,那么,那蜜雪冰城就是2000个穷人每人赚一块钱,比如东大只有1亿多人月收入超过5000块钱,东南亚将近7亿人,除了新加坡,其他国家并不发达。更别说非洲、南美洲了,他们的穷人就更多了。全球80亿人,一人给我一块钱,那,嘿嘿.....
根据国家统计局过去十年里中国人平均每天的食品烟酒消费从13.19元上升到了23.04元,在此期间蜜雪冰城的冰淇淋只是从2块钱涨到了3块钱,蜜雪成为雪王的过程也是更多普通人的消费需求被看到的过程。
截止到去年底蜜雪冰城目前在全球拥有46479家门店,成功超越了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知名连锁,在全球消费品中排名第一。而且目前蜜雪冰城的门店也仅仅开在东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区域,这说明蜜雪冰城未来还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增量。

铺天盖地
还有雪王的成功在于错位竞争,跟其他同业普遍十几、二十几块钱的定价不同,蜜雪冰城的产品定价大多都是在10块钱以下,6块钱的珍珠奶茶,4块钱的柠檬水,主打的就是下沉场,定位的就是没有多少消费能力的年轻人,据统计目前蜜雪冰城60%的门店都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还有消费能力不足的东南亚,有些地方别说县里,就连镇上都有门店。
即使蜜雪冰城的定价这么低,毛利率却高达50%以上,那是因为蜜雪冰城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加盟费、品牌费,向门店供应产品、物料等,说白了不是门店上市,而是供应链上市,门店开的越多自然钱也就赚的越多了。
实际上川渝地区的火锅,如小龙坎、谭鸭血、月满大江、蜀大侠、大龙燚乃至好吃嘴们所熟知的曾三鲜米线等等都是搞加盟店赚钱的套路,总之蜜雪冰城就是奶茶行业的拼多多,靠着极低的客单价、极致的供应链成本控制,大规模的招收加盟商。面向的是消费能力不足的大规模普通人群体,主打的就是下沉市场,向全球大面积扩张,由此才造就了今天的雪王。
所以这也是平民酱酒能够兴起的原因吧,但也有不认同的,其实这是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产品思维,一种是商业思维,不知道你们怎么看,财金龙门阵认为商业思维》》》产品思维,毕竟产品做出了就是卖给人的,不是吗?
还有就是酒类连锁,目前华致酒行、酒仙网、1919虽然都在寻求新的突破,除了吃喝体验之外,物美价廉的超高性价比的产品也许是不错的突破口,这方面1919是做的最好的,华致酒行“最差”,财金龙门阵家附近有家华致酒行,每日从门口经过几乎没有什么生意,这种门店意义何在呢?
最后祝福文中提到各家企业,并无恶意,望周知。不要像潭酒后台投诉的Z姓女子一样,胡搅蛮缠没格局,我已知道她是谁,也知道其家庭背景,不要觉得你能一手遮天,我可不惯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