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主一:
关于高速行车能否开内循环的问题,网络上流传的一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那些未经验证的谣言,如冷启动需长时间热车、高速需开引擎盖散热等,都是误导消费者的。
汽车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内循环是车内空调关闭进风孔,鼓风机从车内吸气,实现内部封闭循环;而外循环则是进风口开启,从车外抽取空气进入车内。在炎热夏季或寒冷冬季,内循环有助于快速提升或降低车内温度,提高温控效率。但需注意,若车内有异味,如臭脚味,应及时切换到外循环。
汽车驾驶室设计有两种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自然通风时,即使空调关闭,外循环进风口也会持续引入新鲜空气,保持车内空气流通。而强制通风则在低速或原地怠速时,通过开启空调系统,利用鼓风机强制排风,确保车内空气新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汽车并非完全密封,高速行驶时,车身负压区的吸力会促使车内空气从排气孔被负压吸出,实现空气强制交换。因此,无论高速还是低速行驶,车内空气都会逐渐被交换。但需注意,原地怠速开启内循环时,由于无负压作用,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升高,此时应适当开窗通风或切换至外循环模式。
车主二:
不知道现的人在怎么了 ,有些提问非常的可笑,不懂装懂,凭着自己的想象 ,就能把人们几百年累积的经验推翻,高速行车为什么不能开内循环,这个结论很武断,好像开了内循环,就会出现什么重大事故似的,如果这样,为什么还要设计内循环呢,既然存在,就有它的道理,什么时候使用内循环外循环,也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如果使用不当,也不会对人和车辆造成重大的事故,内循环的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外界空气不良,如灰尘,异味,这时候需要打开内循环,不让外界的不良空气进来 ,使用内循环,可以使车内部的环境温度保持的比较好,在使用空调或暖气时,可以相对快速的使车内的温度降低或升高,但也有它的不好处,那就是车内的空气,尤其是在乘坐人多时,车内的空气比较浑浊,在潮湿寒冷的季节,玻璃上容易起雾,影响视线,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使用外循环,这样可以保持车内空气的清新,总之内外循环的使用,要根据外面的空气环境 ,不存在能不能使用的问题。
车主三:
有关高速行车不能开内循环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解。内循环,顾名思义,是车内空气的循环流动。有人认为,高速行驶时间长,若一直使用内循环,会导致车内氧气不足,但这一担忧实则多虑。
汽车设计之初,就已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即便在内循环模式下,车内仍有约20%的空气与外界保持流通,加之汽车无法达到完全密封,因此长时间使用内循环也不会导致氧气不足。这也是为什么,即便开启内循环,车外的异味仍能进入车内的原因。只不过,长时间使用内循环,车内空气的新鲜度会稍逊于外界。
内循环的使用场景多样,最常见的是夏季开空调制冷时。若使用外循环,压缩机需不断为外部热空气降温,制冷效果和速度都会大打折扣。而内循环则是对车内已降温的空气进行再次冷却,效果更佳。此外,车窗除雾时,若冬季玻璃起雾,主要是内外温差所致。此时,车内空气温度和湿度较高,使用内循环除雾速度较慢,甚至可能越吹越多。此时,应开启外循环并同时启动压缩机,效果更佳。当然,部分车型已设定好除雾时自动开启压缩机,按原车设定操作即可。
在其他情况下,是否使用内循环主要取决于车外空气质量。虽然外循环进入车内的空气会经过滤芯过滤,但若车外粉尘较多,滤芯会更快变脏。因此,车外空气质量不佳时,建议使用内循环。若车外空气质量好,又无需空调制冷或除雾,则开启外循环可使车内空气更加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