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孟珙知名度远远不如岳飞,其军事能力到底如何

真益谈谈历史 2024-10-07 17:09:05

宋朝是个外患频发的朝代,也是名将辈出的时代,其中南宋初年的岳飞和南宋末年的孟珙,可说是南宋最杰出的两位将领。

岳飞与孟珙,同为南宋名将,二人同样抗抗金,同样战绩优秀,而且孟珙还在之后参与抗蒙,可问题是,孟珙知名度却差了一大截,这里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岳飞由于完颜构的问题造成了他最终以悲剧结束,而孟珙虽然结结局也不算太好,但起码晚年以宁武军节度使致仕,享年五十二岁。后特赠太师、吉国公。后世对于岳飞报以同情的态度,所以造成岳飞的地位和名声远远高于孟珙。二人最大区别在于,岳飞是进攻型将领,而孟珙则是机动防御型主将。把孟珙评价为“13世纪的机动防御大师”是苏联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沃尔科戈诺夫上将。

宋理宗绍定六年,蒙古使者来到南宋都城临安,意思就是要和大宋联手灭金,为了表达诚意,蒙古使者还给大宋天子来了一个好消息:蒙古军攻占大宋故都汴梁,金哀宗完颜守绪带着一帮大臣已经逃亡蔡州苟延残喘,蒙军围城数月还未攻克,而金国君臣拼死守城,现在蒙古希望大宋出兵。

大宋君臣对此反应强烈,看法可谓是针锋相对,有人对此表示反对,这自然就提及当年“海上之盟”北宋联金灭辽的惨痛教训,唇亡齿寒,大宋不能不接受教训,有人反对,就有人支持,有人表示,现在宋金已经彻底闹掰了,再说宋金联盟是金国违约在先,十多年来,蒙古向金国扩张,金国抵御不住蒙古,于是不顾两线作战的危机,对大宋进行南征,意思就是我从蒙古那里失去多少土地,就从大宋那里补偿。在这种情况下,宋朝停止向金朝称侄纳贡。既然已经如此,与蒙古联手灭金也就不算什么事情了。

在数次商议并复盘之后,宋理宗决定联蒙灭金,宋蒙双方经商议决定,两国联手灭金后,原来金朝统治下的河南一分为二,北部归蒙古,南部归宋朝。应该说,这个结果还是比较公平的。出任宋军主帅的就是孟珙

孟珙出身武将之家,世代将门,高祖孟安、祖父孟林均为岳飞部将 。父亲孟宗政曾随韩侂胄参加发开禧北伐,孟珙在其父死后接管所部“忠顺军”,可说是与南宋初年的岳家军一脉相承。孟珙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天生就是打仗的,正如他后来见皇帝时说的,自己只是一介武夫。他注定无法在朝堂之上高谈阔论,只能在前线挥洒汗水,做一个干实事的人。

孟珙这辈子的最大功劳,就是联蒙灭金了,但这个军事行动难度系数不大,因为当时的金国面对南北合击,已经是无力抵抗,谁当主将都一样,至于收复襄阳, 也不算军事能力的体现,因为此时的襄阳已经是空城一座。实际上,真正能够体现孟珙军事能力的是在端平三年,救援江陵,他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击退蒙古军成功应援江陵府,江陵一战野战一日大破蒙古二十四军寨。

现在回头再说被围在蔡州的金哀宗,当时金哀宗麾下的谋臣武仙向金哀宗提出一个建议,放弃蔡州,带兵打开入蜀的通道,占据川蜀作为根据地。可问题是,要想入川,就必须经过荆襄,而驻守荆襄的主将恰恰是孟珙。金哀宗采纳了这一建议,武仙于是“趁乱聚众二十万”,意图南下夺取四川,如果无法入川,能够劫掠宋军粮草也可以,在孟珙的全力抵抗下,武仙所部二十万乌合之众灰飞烟灭。

对于联蒙灭金,孟珙对宋理宗表示:“倘国家事力有余,则兵粮可勿与。其次当权以济事。不然,金灭,(蒙古)无厌,将及我矣。”意思就是,假如朝廷国力富裕,那就不用给蒙古援助兵粮。现在当从权处理,不然金灭之后蒙古贪得无厌,下一个就是我们,说白了就是,南宋不具备置身事外的能力,金国的灭亡也是大势所趋,因此联蒙灭金还是划算的。

绍定六年十月,孟珙带着驻守荆襄的2万宋军,踏上灭金之路。宋朝与金朝,又一次上演107年前的亡国悲剧,不过这一次,双方互换了角色。孟珙统领的宋军,与成吉思汗侄孙那颜倴盏所率的蒙古军,会师于蔡州城下。旌旗蔽,战马嘶鸣,宋蒙联军将为他们共同的敌人——金,敲响丧钟。宋、蒙两军开始了短暂的结盟。

蒙古人性格豪爽,倴盏见到孟珙后,英雄惜英雄,二人结为异姓兄弟,他们合作默契,交战中,蒙古军将领张柔的一支先锋部队陷入金兵包围。张柔身中数箭,危急关头,正是孟珙所部冲入阵中,将这位蒙古军中的汉族名将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就是这个张柔的第九子在四十五年之后的崖山海战中,亲手埋葬了孟珙一生守护的大宋。此人就是——张弘范。

端平元年正月十日,金哀宗刚刚自缢一个时辰后,城外的宋蒙联军就涌入城中,攻陷蔡州,刚刚继位的完颜承麟死于乱军之中,宋蒙将金哀宗分尸,金朝皇室的仪仗、玉带、印牌等宝物也都被瓜分。蒙古军仅获得金哀宗的一只手,金哀宗大部分遗体被宋军带回临安献给太庙。宋理宗依照大臣建议处理了金哀宗遗体,藏于大理寺狱库。

至此,曾经称霸北方的金朝宣告灭亡。岳飞部将的后代雪了靖康耻,这种极富有象征意义的历史一瞬成了孟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也是南宋朝的高光时刻。灭金后,最嗨的是宋军,他们终于一雪靖康之耻,完成了岳飞当年直捣黄龙的夙愿,以至于后世传下了所谓的《孟珙尝后图》:“一妇人裸跣,为数人舁抬,人皆甲胄带刀,有啮唇与乳及臂投者,至有以口衔其足者。惟一大将露形近之,更一人掣之不就。又有持足帛履袜相追逐者,计有十九人。”

后来元人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孟珙班师后,路过秦桧墓,宋军将士屎溺秦桧墓上,乃至“六军溷秽积如山,千古行人呼粪冢”。

金朝灭亡不久后,经“端平入洛”的闹剧,宋蒙关系彻底撕破脸,宋理宗的的端平入洛不能说有错,想收复洛阳和开封很正常,端平入洛的计划是要向西控制潼关,向北控制黄河,依托关河防线抵御蒙军。实际上,南宋无论是否挑起端平入洛,蒙古军南征南宋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先下手为强的想法是没错的。事实上,端平入洛的战略也没错,而错就错在,南宋内部存在分裂,南宋朝廷对北伐的准备也不充足,说白了就是国力不行。

蒙古军从巴蜀、荆襄、江淮三线大举进犯。完全在南宋的预料之中,为了防御蒙古南侵,宋理宗召见孟珙,咄咄逼人的蒙古,宋理宗让孟珙驻守黄州。当时,蒙古军已经攻占枣阳、襄阳、随州等州县,在蒙古铁骑的蹂躏下,南宋襄阳主帅赵范居然将荆襄重镇都给弄丢了。万幸的是孟珙,从黄州发兵救援江陵,攻破蒙古军二十四座营寨,逆转了荆襄之地的危局。

荆襄西通巴蜀,东连吴越,是南北要冲,也是南宋都城的门户。襄阳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此时却已经落入敌手。当蒙古军分兵两淮后,孟珙主动出击,先攻克郢州,打通粮道,再从荆门出奇兵应敌,蒙古见孟珙出击只能放弃襄阳。孟珙率领宋军浴血奋战,全力抵抗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确保南宋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余年。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

襄阳失陷3年后,再次回归南宋,荆襄地区化险为夷。对于孟珙来说,收复襄阳不难,守住才难。孟珙上表宋理宗:“襄、樊为朝廷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如护元气,非甲兵十万,不足分守。”并且重点强调,荆州万万不可丢失,一旦危急,要倾尽全国之力去援救,而一旦襄阳丢失,谁也无力回天。

从此,宋蒙两军在长江中游的防线上相持,直至三十多年后,襄阳失陷,宋朝也迅速走向覆灭。这也证明,孟珙的构想是对的。史书称,“屹然为东南砥柱者有年,珙亡而宋事遂不可支。”嘉熙四年,孟珙又被任命为四川安抚使,针对川蜀防线提出了“上流备御宜为三层藩篱”的理论。全力开始经营四川防线,正是由于孟珙苦心经营,整个川蜀防线,一直撑到了南宋灭亡之后。

立下灭金、抗蒙的不世之功后,手握重兵、声名显赫的孟珙,难免不被朝廷猜忌,孟珙晚年,处处受到掣肘,逐渐萌生致仕之意,多次请求辞官。淳祐六年当时孟珙已身患重病,且多次告老还乡,自知朝廷对自己的信任逐渐消耗殆尽,叹息:“三十年收拾中原人心,今志不克伸矣!”当年九月,52岁的孟珙病情加重,逝世于江陵。对于孟珙而言,最幸运的可能是,他没有成为下一个“岳飞”。孟珙去世后,朝廷对其备极哀荣赠孟珙太师,赐谥号“忠襄”,庙赐名为“威爱”。与其说是评价他一生的军事成就,倒不如说是孟珙人格的真实写照。

孟珙是一流武将,一流的守城人才、一流的战将、一流的战略家、一流的战区统帅人才。但并不具备很强的野战能力。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孟珙都是一位伟大英雄。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1 阅读:41

真益谈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