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咱们说过。根据考古发现,良渚古城里的居民呢,除了贵族和搞宗教的,大多是干玉器、漆木器、骨角器、石器加工的手艺人。奇怪的是,根本没农民的影子,良渚社会明显有城乡差别。这应该和当时全球气候变化脱不了干系。气候一变,人们的经济模式就改了。
怎么回事呢
以前是采集狩猎为主、种稻为辅,后来稻作农业成了主打。简单说,好多先民从高地、山岗跑到平原住,生活方式也变成大规模种地了。原来周边河谷和山前的地不够种了。好在当时海平面稳定,长江的泥沙呼呼地沉积,太湖平原慢慢就有了。从距今 6000 年起形成的长三角平原,经过了几百年淡化后,这些地方种稻正合适,周围的人都往太湖平原跑。把四面八方的远古先民都吸引过来了。
他们还带来好多先进技术和新想法,弄出了适合水网平原的堆墩住法和稻田环绕的生产样式,太湖平原腹地一下子就发展起来了。他们在玉器上刻着对神和祖先的崇敬,在陶罐上画着生活里的事情;他们一块儿打猎、种稻、修水利、建大城,还长途搬家迁移部落。
据专家估算那时候啊,稻作亩产可不高。一亩地也就产 141 公斤粮食,都不到 150 公斤呢。要是村落人口还保持几十上百人那种老规模。那维持人口需要的稻田距离就太大了,不划算。所以良渚人就把农业生产型聚落拆了。变成一二十人的小聚落。这些聚落之间距离一般是 500 到 1000 米。这样就形成了密密麻麻分布的聚落集群。也由此弄出了早期的江南生活模式,一直影响到现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翻文章看看。
但是
曾有个难题,一直把学界愁得不行。江南文明史上,良渚文化一出现,就是高度发达。开局就是王炸般的存在!可这璀璨良渚文化的早期源头到底在哪呢?难道是隐藏在远古的神秘角落?亦或是被岁月尘封的惊天秘密?这源头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会不会揭开它,就能改写整个江南文明的认知呢?
又有新进展
今年 11 月 22 号,“考古中国”聚焦了长江下游区域。这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里,可有不少重要考古发现与最新科研成果。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安排,近期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一直在推进,成果还挺重要。这项目研究觉得,大概从距今 5800 年起,中华大地各个区域都有明显社会分化了,文明起源开始加速。能把距今 5800 年到 3500 年分成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俩时代,古国时代还能再分三个小阶段。
就说古国时代第一阶段,凌家滩遗址在距今 5800 到 5200 年前后。它是良渚文化的源头,凌家滩和东山村遗址能看出当时有比一般聚落牛且稳定的政治实体,社会进古国第一阶段了。古国时代第二阶段,约在距今 5200 到 4300 年前后,良渚遗址就是例子。古国时代第三阶段,大概是距今 4300 到 3800 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慢下来了,中原和北方地区却突飞猛进,开始新一轮文明化发展,最后形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走向,给中国历史发展打了基础。
这些新的考古发现把我国史前先民的厉害智慧和超棒成就,都给亮出来了。环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咋一步步变复杂的?又咋走向早期国家形态的?都看得清清楚楚。对长江下游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研究,还有中华文明咋起源、咋形成的研究,那意义很重大。那么到底是哪些遗址有这般魔力呢?它们之间的演化是不是像一场精彩绝伦的大戏?是和平过渡还是充满争斗与变革?从一个小村落发展成庞大的早期国家形态,这中间得历经多少风雨波折?这些遗址是不是就像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秘拼图,等待我们去一一拼凑,还原出那波澜壮阔的史前画卷?
各位朋友
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