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新娘子救了一名新四军,40年后来报恩,她惊呼:你是副主席

饭团历史啊 2024-11-08 02:12:25

【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安徽宿州埇桥区芦岭镇丁桥村盛圩子,一位白发老人正在门前纳凉。忽然,几辆军用吉普车停在村口,从车上走下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将军。当老人看清来者面容时,不由得惊呼:"您...您就是村里人说的副主席?"将军含泪紧握住老人的手,深情地说:"嫂子,当年要不是你,我哪能活到今天!"这一幕让周围的村民都惊呆了。四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普通的农家新娘,为何能救下一位后来的军委副主席?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往事,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夜半敲门觅庇护

1941年11月17日,华北平原已进入寒冬。深夜的盛圩子村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几声零星的犬吠打破夜的宁静。这天,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张震和一支十余人的队伍,从小秦家召开完一次重要的党政军联席会议后,正沿着沱河堤岸急行军至盛圩子。

由于夜色已深,加上道路不熟,队伍走走停停,走错了几次方向。沿途的狗叫声此起彼伏,使得原本只需两个小时的路程,足足走了四个小时。直到深夜十二点,疲惫的队伍才来到盛圩子村。

村里的房屋大多是茅草屋顶,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低矮。张震带领的队伍在村里转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在村西头找到了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正是新婚不久的孔秀英家,房子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院墙不高,但很是整齐。

敲门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孔秀英夫妇。当时的孔秀英刚满23岁,新婚燕尔,正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她迷迷糊糊地推开门,看到村干部带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军人站在门前,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这群不速之客中,为首的是一位身材瘦高的年轻军官,正是张震。他看出了孔秀英的惊慌,连忙解释说这是新四军,是打鬼子的队伍,只需借宿一晚。孔秀英听说是抗日的新四军,立即热情地将他们迎了进来。

当时的新四军战士们原本打算在院子里打个地铺休息,以免打扰这户新婚人家。但孔秀英坚持要他们住进西屋,她麻利地收拾出三间房,铺上厚厚的稻草,又拿出几床棉被给战士们盖。

这时的张震和战士们并不知道,离盛圩子村仅五公里远的地方,就驻扎着一支日军。而他们进村时的动静,已经引起了日军的注意。更让人担忧的是,盛圩子村周围的地形较为空旷,一旦遭遇日军的搜查,将会非常危险。

张震和战士们在疲惫中入睡,而这个平静的夜晚即将被打破。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将在几个小时后成为一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的起点。而这位年轻的新娘子,也将在即将到来的危机中,展现出普通百姓对抗日军队的大智大勇。

二、危机四伏显机智

天刚蒙蒙亮,寒气袭人。孔秀英起了个大早,准备给这群抗日将士做些热乎饭食。她刚走到院门外准备抱柴火,突然听到村口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透过晨雾,她看到一队日军正朝着村子这边走来。

日军约有两百多人,全副武装,荷枪实弹。为首的日军军官手持指挥刀,不时向四周张望。从他们的行进方向来看,显然是冲着村西头来的。这支日军是从五公里外的据点出发,接到密报后连夜赶来,准备对盛圩子村进行地毯式搜查。

孔秀英立即返回院内,轻手轻脚地关上院门。她快步走进西屋,轻轻推醒了张震和其他战士。张震听到日军来袭的消息后,立即召集部队。由于院子里的空间有限,十多名战士分成两个小组,准备分头突围。

此时,村外已经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负责警戒的游击队警卫连发现日军后,立即展开阻击。枪声惊醒了整个村子,村民们纷纷关紧门窗,不敢出声。日军随即分成两路,一路继续向村西搜索,另一路与游击队展开激战。

张震所在的院子位置特殊,三面都是民房,只有一个出口通向村中的主路。此时日军已经封锁了主要道路,正向院子这边包抄过来。情况万分危急,如果他们从正门突围,必定会遭遇日军的火力打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孔秀英指着后院的一处缺口对张震说:"从这里出去,有一条小路直通北面的旱沟。沟里长满了芦苇,可以掩护你们转移。"这条小路是村民平时走出去割草放牧用的,外人很少知道。

张震当机立断,命令战士们弯腰低头,贴着院墙根一个接一个地向后院移动。为了不引起日军注意,他们放轻脚步,连呼吸都刻意放缓。当最后一名战士安全通过时,院外的日军已经逼近院门。

孔秀英随手抓起一把扫帚,装作在院子里打扫。当日军踹开院门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普通的晨间景象。几名日军在院子里仔细搜查,甚至用枪托捣了几下草垛,却一无所获。

张震带领的队伍沿着小路快速前进,很快就到达了旱沟。茂密的芦苇丛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掩护。他们顺着沟渠向北推进,成功与沱河岸边的游击支队通信班会合。过桥后,整支队伍安全转移到了根据地。

而此时的盛圩子村,战斗仍在继续。为了掩护张震等人突围,警卫连的战士们正在村西头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这场激战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直到最后一颗子弹打完。

三、英勇牺牲铸丰碑

在盛圩子村的西头阵地上,警卫连长李明德正带领31名战士与日军展开激烈对抗。这支由新四军第四师警卫连抽调的精锐部队,在接到日军来犯的警报后,立即在村西头布防。他们的任务就是掩护张震参谋长等人安全转移。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正午,李明德和他的战士们凭借村口的几处高地与土墙,成功阻挡了日军的多次进攻。他们采取了分散布防的战术,利用地形优势,打得日军伤亡惨重。日军指挥官恼羞成怒,调来了两门迫击炮,开始对阵地进行猛烈轰击。

炮弹在阵地上爆炸,激起漫天尘土。李明德指挥战士们不断变换射击位置,以躲避敌人的炮火。一名战士的右臂被弹片击中,鲜血直流,但他仍坚持用左手操作机枪,死死压制着敌人的进攻路线。

随着时间推移,警卫连的弹药逐渐耗尽。李明德清点剩余弹药时发现,每人平均只剩下不到十发子弹。但他们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张震参谋长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

正午时分,日军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数百名日军在军官的带领下,呐喊着向阵地冲锋。李明德下令战士们节省弹药,等敌人进入五十米的有效射程才开火。当日军冲到预定位置时,31名战士同时开火,打得冲锋的敌人一片混乱。

然而,日军的数量优势终究占了上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他们终于突破了警卫连的防线。李明德带领最后几名还能战斗的战士,退守到村口的一座碉堡里。这座用土坯垒成的简易工事,成为了他们最后的战位。

当最后一颗子弹打完时,李明德拿起了手榴弹。他和剩下的战士们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巨大的爆炸声震动了整个村庄,31名英烈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英雄赞歌。

这场战斗不仅掩护了张震参谋长等人安全转移,更打乱了日军的战略部署。日军原本计划对新四军第四师的指挥系统进行突袭,但因为在盛圩子村耗费太多时间和兵力,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一计划。

战斗结束后,村民们冒着危险,将31位烈士的遗体收敛。他们用门板和草席将烈士们运到村北的一片高地上,那里后来成为了盛圩子烈士陵园的选址。在陵园的碑文上,31位烈士的名字永远镌刻于此,他们的英雄事迹也代代相传。

这场战斗虽然在规模上算不上一场大战,但它为新四军第四师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使得师部得以从容调整部署,巩固了沱河北岸的防御工事。盛圩子战斗成为了新四军抗日史上的一个重要战例,也成为了当地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四、时隔四十载重相逢

1983年8月15日,一个普通的夏日清晨。盛圩子村的街道上突然驶来几辆军用吉普车,引起了村民们的注意。从车上走下来的是一位穿着笔挺军装的将军,正是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他专程从北京赶来,就是为了寻找当年那位救命恩人。

张震带着随行人员,按照记忆中的路线,一路寻找到了村西头。四十多年过去了,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年的茅草屋早已改建成了砖瓦房,曾经的泥土路也铺上了水泥。但是,那个四合院的轮廓依然清晰可辨。

当地村干部带着张震来到了孔秀英家门前。此时的孔秀英已经是个白发老人,正坐在门前的石凳上纳凉。看到这群人走来,她起身想要回避。张震快步上前,仔细端详着老人的面容,激动地说:"嫂子,是我!当年借宿在您家的新四军。"

孔秀英听到这话,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将军。虽然岁月在张震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挺拔的身姿和温和的语气,让她一下子回到了1941年那个危急的清晨。"您...您就是村里人说的副主席?"她颤抖着问道。

张震紧紧握住老人的手,眼中含着泪水。他说:"嫂子,要不是您当年的机智相救,我和战友们可能就牺牲在这里了。这些年,我一直想找到您,感谢您的救命之恩。"

得知张震要来,村里的老人们也都聚集到了孔秀英家。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当年的往事。有人回忆起了警卫连战士们英勇战斗的场景,有人说起了村民们冒着危险收殓烈士遗体的情形。

张震特意带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人民功臣"四个大字。他将锦旗郑重地交给孔秀英,并向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随后,他还为孔秀英一家送上了慰问品,并详细询问她的生活情况。

在孔秀英家的院子里,张震向在场的村民讲述了当年突围后的经历。他说,正是因为盛圩子村这一战的胜利,新四军第四师才得以在华北平原站稳脚跟,并在之后发动了一系列重要战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像孔秀英这样的普通百姓的支持。

张震在盛圩子村停留了整整一天。临走前,他专程去了村北的烈士陵园,为31位英烈献上了花圈。在陵园的纪念碑前,他久久伫立,向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战友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次重逢,不仅是对历史的见证,更是对革命友谊的传承。从此以后,张震每年都会派人来看望孔秀英,关心她的生活。而盛圩子村的这段历史,也被编入了当地的党史教育材料,成为了一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五、革命史迹代代传

1984年春,盛圩子村开始了一项重要工程:修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这个决定源于张震将军去年的回访,当地政府决定将这段珍贵的历史妥善保护下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革命历史。

工程首先从修缮烈士陵园开始。原本简陋的墓碑被整齐的花岗岩碑石替代,每块碑石上都清晰地刻着烈士的姓名、籍贯和牺牲时间。陵园四周种植了松柏,中间铺设了宽阔的石板路。正门处竖起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碑文详细记载了1941年那场战斗的始末。

孔秀英的四合院也被列入保护范围。当年张震等人借宿的西屋被原样保留下来,屋内的陈设尽量还原当时的场景。后院的那处关键的缺口也被保护起来,在旁边竖起了说明牌,讲述着这条小路如何成为突围的生命线。

为了让革命史迹更好地传承下去,村里成立了讲解队。第一批讲解员就是当年亲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人们。他们用质朴的语言,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其中,年过七旬的王大爷是最受欢迎的讲解员。他亲眼目睹了警卫连战士们的英勇战斗,对整个战斗过程了如指掌。

1985年秋,一所红色传统教育学校在村中建成。这所学校不仅承担着普通的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教室里挂着革命历史图片,操场上竖着革命事迹展板。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聆听老战士和老村民的讲述。

1986年,一个重要的发现让盛圩子村的革命史料更加丰富。村民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几张当年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战后村民安葬烈士的场景,虽然已经泛黄模糊,但仍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见证。这些照片被装裱后,永久陈列在纪念馆中。

1987年,村里建立了革命历史资料室。这里收集了大量相关的文字资料、实物和图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残破的军旗,这是当年警卫连战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旗面上斑斑血迹,见证着那场惨烈的战斗。

到了90年代,盛圩子村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已经成为了周边地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学生、部队官兵前来参观学习。他们在烈士陵园前庄严宣誓,在旧址前驻足凝思,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2000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革命遗址,当地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全面修缮。新建了综合展览馆,采用现代化的展陈手段,通过图片、实物、场景还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这段历史。同时,还编纂出版了《盛圩子革命史话》,系统记录了这段历史。

这些革命遗迹和故事,已经成为了盛圩子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最初的口耳相传,到现在的系统化保护和展示,革命传统教育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群众自发来到烈士陵园祭扫,缅怀先烈,传承精神。

0 阅读:30

饭团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