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削棘后遗症
明太祖朱元璋生前为了朱明江山千秋万世,开始为子孙“削棘”,通过胡惟庸、郭桓、蓝玉、空印案,四方构陷,八方株连,几乎将大明开国功臣诛杀殆尽。明太祖虽然煞费苦心地把杖上的棘刺都削掉了,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之际,竟然祸起萧墙,儿子和孙子动起刀兵来,同室操戈,大打出手。和刘邦一样,他防住了外人对皇权的威胁,却防不住自家人对皇位的觊觎。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被史家称作“靖难之役” 。
叔父朱棣觊觎侄儿朱允炆的皇位
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56岁时,太子朱标未熬到继位就病死了。老皇帝一向对太子朱标寄予厚望并着力栽培,太子的早逝,让他很伤心,受爱屋及乌心理的驱使,遂立年仅16岁的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性格酷似其父朱标,秉性仁善,有些优柔寡断,他将来能否肩负天下重任呢?这使朱元璋十分担心。
史载,朱元璋共育有26个儿子,其中老四朱棣相貌奇伟,且聪明伶俐,胆勇过人,在诸兄弟中自幼便倍受老爹的喜爱。朱元璋常以自豪的口吻对左右说朱棣在各方面最像自己。朱棣刚10岁时就被老爹封为燕王。从洪武十一年(1378)始,朱元璋陆续将各亲王遣往各自的封国(就藩)去。洪武十三年(1380),20岁的朱棣也来到自己的封藩地燕京 。彼时大明第一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徐达正奉命镇守北平,朱棣有了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兵家做师傅,因此军事理论与骑射技艺都迅速提高。
徐达和朱元璋既是君臣,又是乡党, 实乃布衣之交,朱元璋做主令朱棣娶徐达的大女儿徐贞静为妻,所以徐达不仅是朱棣的老师,还是他的岳丈。
彼时大明的心腹之患是逃窜漠北的残元势力,因当年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开创大明的元勋宿将几乎被诛戮殆尽,因此北防残元侵扰的重任就只能交给二子秦王、三子晋王和四子燕王承担了。这几个实力雄厚的藩王负责北方边境的国防,被称为“塞王”。但秦、晋二王都死在老皇帝的前头,这样只有燕王朱棣的军事实力最雄厚,权力最大。朱棣几次随徐达深入漠北,扫荡蒙古(北元),屡建战功。随着时间流逝,朱棣军权日重,威名大振。
朱元璋非常器重性格雄沉、内敛阴鸷、文武兼具的四子朱棣,在太子朱标死后,他曾有意将朱棣移为皇储。但因朱棣生母并非马皇后,他出自高丽(朝鲜)妃,是庶出,碍于封建礼法,终被辅臣们给劝止住了。
朱棣本来极有希望成为皇储,最后问鼎之梦化为泡影,心中自是愤懑不平,就藩燕地后,随着实力的增长,更滋长了他夺取皇位的欲望和野心。
就在朱棣对不能当太子继承皇位而愤愤不平时,71岁的朱元璋于1398年突然崩逝,在位31年。据说老皇帝临终前对仁弱的皇太孙忧心忡忡,在忧虑不安中与世长辞。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皇帝,亦称明惠帝。
起兵靖难夺位
彼时,弱君在朝,强藩在外,显然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建文帝辅臣齐泰、黄子澄等力主削藩,即削夺藩王的权势,消弭诸藩对皇权的威胁,以巩固中央集权。这本是从长计议之事,但齐泰、黄子澄等人均是文人出身,十分迂阔,缺乏处理现实复杂政治问题的权变与才能,不仅操之过急,结果也适得其反。
削藩初期,燕王朱棣虽有异心,却无反谋,他只是在消极观望,且内心恐惧异常,甚至为躲避朝廷猜疑而装疯作傻。后来建文帝依其谋臣黄子澄之意接连处置了周王(燕王同母弟)、岷王、代王、齐王,废黜封国,削夺王爵,贬为庶民。湘王朱柏在被削除爵位后则举火自焚而死。
燕王朱棣虽远在北平,却在南京遍布耳目,京中发生的事他无不知晓。当得知五王的命运后,他和高参、奇僧姚广孝反复商议,左右权衡,觉得与其束手就擒,不如铤而走险,举兵反抗。
以十万燕军对百万南军(明政府军),朱棣以小博大,赌上了全部身家性命
建文元年(1399)七月五日,在“黑袍妖僧”姚广孝的策动下,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幌子,说朝中有齐泰、黄子澄等小人当道,蒙蔽圣聪,祸乱朝政,必须起兵诛灭他们。随即,燕王宣布削去建文年号,自己设置官署,布告天下,下令举兵讨伐,明代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旋即爆发。
朱棣起兵后,麾下仅有数万人,却以闪电战术出其不意连拔怀来、密云、蓟州、遵化等好几个州县,乘南军(明政府军)还未反应过来,抢先攻取了燕京以北、以东的一些军事重镇,兼并了部分塞防戍军,补充了兵源,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他得以集中兵力对付朝廷的兴师问罪大军了。
因朱元璋在明初屡兴大狱,朝中的元勋宿将在“胡蓝”大案中已经被他处死得差不多了。侥幸活着的也不过寥寥几人 :汤和能征善战,却已辞官归隐,不问世事;沐英远在云南,鞭长莫及;耿炳文年迈力衰,郭英能力稍逊。战事爆发后,建文帝环顾左右,居然没有率军作战的大将可用。彼时明军有百万之众,却无将统率御敌,朱元璋若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老将耿炳文临危受命,率30万南军北攻朱棣,却被燕军打得一败涂地
建文帝几经斟酌,和辅臣商议后只得命令年已古稀的老将耿秉文重新披挂上阵,率领30万南军北伐燕军。明人评价耿炳文“偏将才也,非大帅才”,加上年纪老迈,精力不济,虽勉强抖擞精神率军征战,终究不是朱棣对手。 两军交战不久,部分南军将士临阵倒戈,叛降燕王,其先锋部队因轻敌而全军覆没。8月,南军主力在滹沱河北岸被燕军击溃,几乎被团灭。
花花公子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局面更加失控......朱棣趁机兼并了宁王的数万军队,实力大增
建文帝心知耿炳文老迈不堪一用,只好以李景隆代替他为大将军。 李景隆是开国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之子,本是个膏粱子弟,根本不谙军事,更不知兵。朱棣得知南军换了统帅,心里更加有把握了。他施计撤掉卢沟桥防线,以诱敌深入,把镇守北平的重任交给长子朱高炽,自己则率燕军主力直扑永平大宁卫(今秦皇岛永平县、大宁县),先控制住宁王朱权,威逼利诱他交出其精锐部队,许诺事成后与其共享胜果,将包括骁勇善战的“朵颜三卫”蒙古骑兵在内的大宁军全部收归己有,由此增添了数万能征善战的精锐兵力。至此,燕王朱棣麾下已有十万大军了 。
无谋无勇的大将军李景隆,果然上了朱棣的当。他侦听到朱棣率燕军主力离开北平前往救援永平府,便于10月挥军直指北平。南军都督翟能父子英勇善战,他俩率领南军先锋围攻北平,很快攻入张掖门。正当胜利在望时,心胸狭隘、嫉贤妒能的李景隆担心翟能夺了首功,竟然下令前军暂停进攻,等大军到齐后再发起总攻。这样就贻误了战机,也给守军提供了喘息的机会。留守燕京的朱高炽命令守军连夜向城墙上泼水,正值数九寒冬,气温奇低,水一泼下瞬间便凝结成冰,一桶桶水向下倾泻很快就结成了厚厚的一层冰。
待李景隆率南军主力气喘吁吁地赶到后,早已失去了宝贵的战机。城墙已被冻成一道冰墙,云梯架不稳,滑溜溜难以攀登,南军久攻不克,死伤惨重,又被从永平、大宁胜利回师的朱棣杀了个回马枪,大败于北平城下。李景隆见势不妙,第一个逃出战阵,南军将士见主帅逃遁,纷纷抱头逃命,一泻千里,北平之围随之破解。
李景隆逃到德州(今属山东),却未遭到惩处。不久他又纠集60万大军北上,与燕军大战于保定之白沟河,因部署不当,战略、战术失误,又遭惨败。史载,白沟河之役,南军将士阵亡以及溺死者多达十余万人,损失惨重。随后,又经过几番苦斗,到1420年,朱棣率燕军从馆陶(今属河北邯郸)强渡黄河,大破设防阻击的南军,他采纳姚广孝的建议,一路不计较城池得失,挥兵直取扬州,目标对准明都南京。
建文帝见势不妙,急忙派人到朱棣大营中议和,答应割地止战,但此举被朱棣一口回绝。
《明史》记载:1402年6月初3,燕军挥师渡江。南岸守军无心恋战,刚一接触便全线崩溃。建文帝又派使臣前来议和,朱棣更不予理睬,督军直逼南京城下。负责守城的谷王朱橞和大将军李景隆,见燕军大举袭来,魂飞胆丧,便打开金川门迎降,南京遂破。建文帝纵火烧宫,去向不明,建文朝亡,历经3年之久的朱氏内讧——“靖难夺权之战”,终于以朱棣的胜利而落下帷幕。
建文四年(1402),朱棣在麾下文臣武将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以明年为永乐元年。是为明成祖。亦称永乐大帝。
一手好牌却打烂:建文帝朱允炆的性格软肋成了他失败的主因
史载,建文帝朱允炆秉性仁柔,甚至有些善懦。他听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随即派官兵拒敌。彼时明廷有百万常备军,而燕军只有区区数万(后虽兼并宁王大军,总兵力 也只有十万),百万对十万,朱棣可谓以卵击石。但笑到最后的却是明显实力不济的朱棣。这似乎是要从建文帝的性格弱点中找原因。
当建文帝调集大军镇压谋乱的燕军时,他一面命官军与敌作战,一面又下了一道令人不知所措的诏令:
“古人云‘一门之内,自极兵威,不祥之甚’。今尔将士与燕王对垒,务体此意,勿使朕有杀叔恶名”。
既要镇压叛乱,又不得伤害叛酋,如此一来,谁还敢英勇作战呢?明军官兵的手脚被一道无形的绳索给缚住了。随后,每当燕军作战不利败退时,燕王朱棣往往亲自殿后,遇到战况紧急,燕王又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作靖难将士的护身符。南军官兵一见朱棣冲锋在前,人人投鼠忌器,射箭都不敢瞄准他射,有些甚至一箭都不敢发。其战争的最终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况且南军官兵都觉得朱氏叔侄交兵,不过是为夺权,谁赢了皇权仍姓朱,与其他人无关,于是官兵不肯拼死作战,有些还袖手旁观...... 似此,朱允炆焉得不败?
[插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