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的旗手们都被称为人文主义者,其中的代表人物,号称“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都属既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的双料学者,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他们的思想,代表了时代的潮流和当时人民的心声。人文主义不同于神权主义,就是要突出人的合理权利和欲望,突出个性的弘扬和要求,崇尚自然、崇尚科学,他们通过自己的作品向罗马教皇投掷利剑,目的是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寻找新的精神支柱。用今天的话来说,实际上是为企业家精神鸣锣开道的。那个时代的企业家精神其实就是在人文主义精神大发展的背景下诞生的。
15、16世纪,在经济领域,由于麦哲伦和哥伦布的环球旅行以及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在政治领域,西欧封建国家纷纷发展工商业,逐步脱离教皇统治。文化领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向西欧和北欧转移,一场在基督教内部的宗教改革运动展开了,那就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倡导的宗教改革。德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由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分别领导的德国和法国的宗教改革运动,创造出了崭新的宗教伦理,这种伦理就是被美国人富兰克林总结过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它的具体内涵就是合理谋利、禁欲、节俭、理性等。
这样的评价并不为过。因为马丁·路德认为,“修道士的生活不仅毫无价值,不能成为在上帝面前为自己辩护的理由,而且修道士生活放弃现世的义务是自私的,是逃避世俗责任。”这样的观点,显然就为人们从事谋生创业提供了全新的精神依据,任何职业生活将不再和贪婪追逐利欲相关联。马丁·路德让上帝和企业家们站到一起了。不知是主流社会被迫接受了由企业家所代表的先进文化,还是主流文化顺应历史潮流接纳了作为“异端”的企业家精神。
总之,那个时代宗教改革成功了,社会上出现了像原本是牧师后来发明织布机的卡特莱特等一大批企业家;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瓦特一样的,背后有着马修·博尔顿这样的企业家和亚当·斯密这样的思想家支持的发明家。新技术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在大变革的狂风暴雨中,罗马教皇占有的土地逐步减少,王权开始抬头,社会阶层开始流动和开放,贵族阶级和商人、企业家逐步融合,企业家精神逐步成为主流文化。
感谢,图片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