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志愿军新兵首次参战只敢乱放枪,战后却荣立特等功成英雄

九文说史 2024-11-21 04:58:1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文琦

编辑|文琦

《——【·前言·】——》

1952年冬天,上甘岭。胡修道靠在战壕里,目光紧盯前方,耳边是震耳欲聋的炮火。他端起枪,双手微微颤抖。

这是他第一次上战场,敌人一波又一波的冲锋让他脑海空白。一个战友拍了拍他的肩:“别愣着,开枪!”他扣动扳机,子弹呼啸而出,战斗从此改写了他的命运。

新兵入战,战火初体验

1952年11月,朝鲜的寒冬刺骨。胡修道,一名刚入伍一年的新兵,随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被派往上甘岭增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战场,而这片土地上,硝烟已经持续了一个月。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最惨烈的战斗之一。597.9高地与537.7高地,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

联合国军希望突破这里,打开朝鲜北部的防线,而志愿军必须守住阵地。对于21岁的胡修道来说,这一切既新鲜又陌生。

部队接到命令后,连长带着全连战士连夜赶往前线。途中,胡修道发现脚下的路早已被炮火炸得坑洼不平,树木焦黑,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血腥味。

班长李锋看出胡修道的紧张,拍拍他的肩膀:“放松点,到了前线,记住我们的任务——守住阵地。”胡修道用力点头,却不知道这份任务会多么艰巨。

到达阵地时,天色已经泛白。597.9高地的地形陡峭,战壕在敌军的轰炸下已不成形。上一批守卫的战士撤下来时,几乎每个人都挂了彩,有人甚至被担架抬走。

连长大声喊道:“都打起精神来!这阵地要是丢了,我们的后方就危险了!”胡修道和战友们赶紧进入战壕,趴在掩体后调整呼吸。他心里嘀咕着:“这阵地,我们真能守住?”

上午10点,敌人的轰炸开始了。一颗颗炮弹砸在阵地周围,泥土飞溅,震动让整条战壕都在颤抖。

胡修道紧紧握着枪,耳朵里全是轰鸣声,脑袋一片空白。突然,连长的喊声传来:“注意,敌人冲上来了,准备还击!”

胡修道抬起头,看到密密麻麻的敌人向山坡涌来。他的手心满是汗,手指却不敢扣动扳机。战壕旁的老兵扯了一把他的袖子:“快开枪!他们冲过来你就没机会了!”

胡修道深吸一口气,瞄准了一个目标,扣下扳机。枪声震得他的耳膜发疼,前面的敌人应声倒地。

这是胡修道的第一枪,他心里一颤,但也逐渐冷静下来。他开始瞄准敌人,动作从慌乱变得有条不紊。

枪声、炮声、喊杀声充斥着整个山头,胡修道从一个害怕的战场新兵,开始真正融入战斗。

激烈鏖战,孤身坚守

战斗持续到下午,敌人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志愿军阵地岌岌可危。每一次敌人冲上来,志愿军战士都用手中的枪和手榴弹将他们赶下山。

胡修道的膝盖因长时间跪在战壕里发麻,他换了个姿势,抓起一枚手榴弹,对着冲到近处的敌人扔了出去。爆炸声中,敌人倒下了几人,其余的赶紧退了回去。

“太近了,再来就要肉搏了!”班长李锋低声提醒胡修道。话音未落,又一轮炮击开始了,敌军企图用火力覆盖将志愿军压制下去。

炮弹在阵地上掀起一个个弹坑,土石和火焰混在一起,胡修道的耳朵嗡嗡作响。

敌人的又一次冲锋随即而来。这次,他们从侧翼发动进攻,试图绕过志愿军的正面防线。连长发现后,立即调动部分兵力前去堵截。

班长接到命令,带着几名战士前往支援,只留下胡修道和另一个新兵守住3号阵地。

敌人的炮击没停,胡修道和战友蹲在掩体后,时刻警惕着敌人的动静。不久后,敌军小股部队试探性地靠近阵地。他端起枪,对着敌人连续射击。

敌人慌乱中退了回去,但很快又卷土重来。这次,他们带来了火焰喷射器,企图将志愿军的掩体彻底摧毁。

火焰从掩体上方掠过,空气变得炙热,胡修道的眼睛被烟熏得睁不开。他摸了摸剩余的弹药,发现已经不多了。他转头对新兵说:“我上,你掩护!”

不等回答,他已经跳出掩体,朝敌人的火焰喷射手扔出一枚手榴弹。爆炸过后,敌人再一次溃退。

短暂的平静后,敌人发起了更猛烈的攻击。新兵被炸伤撤下阵地,胡修道成了唯一的守军。他将所有的弹药集中到身边,倚靠着弹坑,瞄准一个接一个的敌人,死死地守住了阵地。

41次冲锋后的奇迹

深夜时分,3号阵地周围一片寂静,胡修道靠在弹坑里,眼神涣散。他身上的军装已经被泥土和鲜血染得分不清颜色,手中的枪只剩下几发子弹。

就在他打算喘口气时,敌人发起了当晚的第41次冲锋。

黑暗中,胡修道听到了脚步声和低语。他握紧枪,屏住呼吸,等待敌人靠近。当第一名敌人露头时,他迅速开枪,将对方击倒。

敌人发现他的位置,纷纷扑了过来。他冷静地切换射击目标,将剩余的子弹用到了极限。

子弹打光后,敌人已经冲到阵地前沿。他拉开最后一枚手榴弹,用力扔向敌群。爆炸声中,敌人尖叫着倒下。他趁着敌人混乱,捡起刺刀,与剩下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战斗持续到凌晨,增援部队赶到时,胡修道已经筋疲力尽。他靠着弹坑,脸上满是烟尘,眼神却透着不屈。战后统计,他一人独自坚守阵地,打退敌人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

英雄的诞生

他的英勇表现传回志愿军总部。1953年1月15日,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胡修道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同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颁发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面对荣誉,胡修道显得很平静。他对战友们说:“是班长教我守阵地,是大家一起打退了敌人,这个功属于连队。”

战斗结束后,胡修道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留在部队,历任排长、副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等职务。

他始终保持低调,认真学习军事知识,用经验指导训练。他对新兵说:“不要怕,怕了敌人就上来了。只要你能稳住自己,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胡修道的成长不仅来自战场,还来自和平年代的军事实践。他带领部队参与各种演习,精通各类作战方案。他的指挥才能也逐步被上级认可。

胡修道的故事被记录在志愿军的光辉历史中。他的坚韧、勇敢和牺牲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者。他常对身边的人说:“战场教会了我,守住阵地不是靠一个人,而是靠我们每个人背后的信念。”

2002年3月13日,这位曾经的战斗英雄在家乡安详离世。他的英勇事迹依然传颂在朝鲜的土地上,也铭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

胡修道,用一次次顽强的抗争,守护了阵地,也守住了祖国的荣誉。他的一生,是中国军人精神的最佳诠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45
九文说史

九文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