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沈世钊院士(1999年当选)
沈世钊,1933年12月1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沈世钊于1953年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系本科毕业;195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等高校任教;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至1994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1994年至1995年担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1999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获得中国钢结构协会最高成就奖。
沈世钊长期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新兴学科的开拓,在“悬索结构解析理论”、“网壳结构非线性稳定”、“大跨屋盖风荷载及风效应”、“网壳结构动力稳定性及在强震下的失效机理”等前沿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并创造性地设计了多项具有典型意义的新型空间结构。
杜善义院士(1999年当选)
杜善义,1938年8月20日出生于辽宁大连,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
杜善义于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之后到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至1982年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作访问学者;1982年至198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教研室主任;1985年晋升为教授;1987年至1993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1990年至2001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所长;1993年至1998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被聘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院长 。
杜善义长期从事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明确提出力学与材料结合,将细观力学应用到复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中,建立了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分析/评价一体化、模拟/表征/优化理论。21世纪初构建了“轻、热、功、智”的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需求与发展模式,解决了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中装备结构轻量化、抗极端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中的多项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
曾广商院士(1999年当选)
曾广商,男,汉族,1935年7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湖南长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控制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第十八研究所首席专家。
1959年,曾广商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1959年—1990年,在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先后担任伺服机构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90年—1995年,在航空航天部一院第一总体设计部先后担任副主任、科技委主任;1995年—1997年,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一院18所所长;1997年—1999年,担任航天工业总公司一院18所科技委主任;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广商主要从事飞行控制执行技术研究。负责攻克了大型液体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集成天/地两种能源的整体式动压校正电液伺服机构、机械反馈式第二代电液伺服机构、毒性燃料驱动的电液伺服机构系统、氢气液压伺服系统、固体火箭推力矢量控制的燃气液电一体化伺服系统等技术,并使高可靠的航天多余度伺服技术和数字伺服技术获得突破和实用成果。负责、主持研制了多种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机构/系统,以及百余种伺服动力、控制、测量器件。将控制新技术、火箭发动机高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融于一体,使中国火箭推力矢量伺服控制技术和高超音速气动操纵面控制技术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
何镜堂院士(1999年当选)
何镜堂,男,1938年生,广东东莞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届“梁思成”奖获得者,国家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何镜堂先后担任过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会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教育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他是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与设计实践第一线的学者和建筑师,是中国建筑界公认的设计大师之一、岭南建筑界的著名人物。他提出了“两观三性”建筑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并在文化博览建筑、教育建筑领域达到国际水平;主持设计了包括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天津博物馆、钱学森纪念馆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作品获国家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4项;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
王子才院士(2001年当选)
王子才,男,1932年6月出生,山东省聊城市人,自动控制、系统仿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子才1951年至1957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195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自动控制专业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子才在自动控制、系统仿真领域,发展了伺服系统理论,提出并实现了复合驱动控制系统、变阻尼及大摩擦系统的控制技术。提出了建模—算法—评估的系统仿真基础理论新思想、复杂大系统分布式仿真工程设计方法、多种建模方法以及复杂仿真系统评估理论与方法,首次研制成功分布式仿真系统。提出了次时间最优控制理论及设计方法、一类非线性系统建模与最优控制设计方法。
秦裕琨院士(2001年当选)
秦裕琨,1933年5月30日出生于上海市,热能工程、燃烧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燃烧工程研究所所长。
1953年秦裕琨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锅炉制造专业研究生班学习;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主任,之后相继担任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汽车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1990年出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获得“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12年秦裕琨指导规划的“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验收。
秦裕琨主要从事煤的高效清洁利用和燃煤污染物减排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自然循环热水锅炉研究、流化床锅炉研究和煤粉燃烧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发明了用于火力发电厂的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使煤粉相对集中在火焰中部,而炉壁四周则空气相对过剩的思想,并研制了高效、低阻的煤粉浓缩器,强化了浓淡燃烧的作用。将"风包粉"和"浓淡燃烧"的思想相结合,达到高效、稳燃、低污染、防结渣和防高温腐蚀的综合效果。覆盖了电站锅炉的主要燃烧方式和煤种,除用于改造已有设备外,中国各大锅炉厂均已用于新产品设计,其中最大单机容量600MW。根据有经济效益统计的29台4482MW机组统计,年均创经济效益13479.44万元,且较大幅度降低了NOx排放。2021年12月,荣获2021年度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欧进萍院士(2003年院士)
欧进萍,1959年4月15日出生于湖南宁远,结构监测、控制与防灾减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智性科技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智聚装配式绿色建筑创新中心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 。
欧进萍于1978年从湘潭大学水电系大学毕业;1983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3] ;1987年获得哈尔滨建筑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校长;2000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至2012年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
欧进萍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结构灾害动力效应与振动控制,结构灾害演化行为与健康监测,抗灾减灾新型结构体系与性能设计。在结构动力可靠性与地震损伤方面,建立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基本理论,发展了结构抗风和抗震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和设计方法;在结构振动控制方面,研制出多种结构耗能减振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建立了结构耗能减振与智能控制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在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研制出多种结构局部性态长期监测智能传感器,建立了结构健康监测的试验与示范系统;在海洋平台结构安全保障技术方面,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安全评定与维修决策理论和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发展了平台结构冰振控制技术;部分成果已被中国有关规范和规程采纳和应用于多项实际工程。
赵连城院士(2003年当选)
赵连城,男,汉族,1938年2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阜宁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负责人。
1963年,赵连城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3年—1982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教研室工作;1982年—1989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教研室副主任;1987年—1988年,赴美国Illinois大学进修,后应邀到美国加州Raychem公司访问研究;1989年—1998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担任金属材料工艺系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8年—2006年,担任金属精密热加工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担任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站站长。
赵连城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中国较早地建成了高水平的化合物半导体物理气相沉积实验室,并且结合国防建设急需积极开展工作,系统研究了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和器件在国防工业中的应用,还系统研究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微观变形机制与应变恢复特性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NiTi合金线性和非线性超弹性的物理本质,并在航天、航空、石油和生物医学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取得多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神舟四号飞船、SJ-5和QS-1卫星,以及介入医学治疗等,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
长期从事半导体异质结、量子阱和超晶格、共格量子点岛、双波段激发和多波段调谐等光电薄膜材料和器件及各种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研究,以及发光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导纤维和器件、信息存储材料、绿色荧光蛋白和分子荧光探针,能带结构分析和断带隙超晶格的工程技术应用等,包括:远程通信全光网络工程的宽带光纤和器件;腔道癌症3D内窥观察和光量子治疗光纤系统;夜视彩色红外相机和红外监控摄像机系统;战场目标探测、识别和监控红外成像系统;人造和天然石墨烯制取和高灵敏传感器及快速充电长寿命电池、人造金刚石、非制冷红外彩色成像监控系统等。
陈予恕(2005年当选)
陈予恕,男,汉族,1931年3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区,中国共产党党员,工程非线性振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6年,陈予恕获得天津大学学士学位;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至1958年,在天津大学材力教研室工作;1958年至1959年,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俄语;1963年,获得原苏联科学院机械所副博士学位;1963年,担任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振动所所长、教授;1984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Guelph大学做访问学者;1986年,担任天津大学一般力学博士点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教授;1998年,当选为俄罗斯应用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至2003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
陈予恕主要从事工程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其在工程中应用研究工作。1984年,陈予恕到加拿大“动力系统”专家W,F,Langford教授处去学习理论,经一年半的努力,陈予恕与W,F,Langford教授共同提出了国际上命名的C-L方法ChenYushu(陈予恕)-Langford求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周期分岔解方法的思想。1986年,在国家基金委支持下,陈予恕指导研究生对C-L方法进行完善、深化和推广,为该理论能解决工程中的一些非线性动力学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最后选择“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联合中国对该项目已有较好基础的13个单位共同进行攻关,将大型旋转机械的疑难振动故障以线性理论为基础的故障治理技术(该技术往往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提高到标本兼治,即以非线性理论为基础上来。
方滨兴院士(2005年当选)
方滨兴,1960年7月17日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共党员,网络空间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网络防火墙之父” 。
1982年方滨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并考上清华大学研究生;1984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在职博士研究生;1990年进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职研究学习 [2] ;1997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1998年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网络中心主任;1999年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工作,先后担任副总工、总工程师、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任;2001年获信息产业部“在信息产业部重点工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特等奖先进个人”称号,2002 年获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3年担任信息产业部互联网应急处理协调办公室主任;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被任命为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名誉主任;2007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7年至2013年担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2016年当选为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
方滨兴的研究领域主要是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理论与技术,侧重点在于信息安全体系框架的研究、网络协议分析技术、IPv6技术、网络应急处理技术、系统灾备技术、入侵检测技术、honey-net技术、计算机病毒技术、信息捕获与分析技术、高效文字匹配算法研究、网络健壮性研究、网格计算及其安全技术 。1989年方滨兴开始研究计算机病毒防御技术,并于1992年出版《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专著,20世纪90年代末从事计算机安全事件入侵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1999年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理念,并组织建设了相关系统,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未完待续)
刀锋战士
沈世钊院士土木行业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