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论语》等古代经典在这一年“装修”了我,则《毛选》在这一年“重建”了我——其还是反反复复地拆了重建……年少时第一次读这部书,我作为一个“人”尚未建成,还只是一地“人的建材”——无从重建,遂无从感触今天的这份震撼……
2024年眼看永远地过去,“工作总结”已交单位,“家庭总结”暂存心里,除夕之夜再说与家人;这里呢?这里是一片真正的“自留地”,把“读书总结”交在这里吧……——这一年读的书,一两百本或还有余,然大都是为了工作而读,为了“刻下即用”而读,这一类就都不说了。——所以,其一,这一年是如何读“自己的书”的?其二,哪些书对我触动最深、收获最大?其三,2025年又如何读书,如何继续带着“读书”这件事生活呢?

2024年仲夏,摄于山西,金代高僧石雕:今年看到的最美的笑
首先,2024年读书的方式还那个样子,十几年来一直如此。
1、2023年的这个时间即定好了2024年大概的书单,分之为三个类别:一类是“重读书”,且读且抄且尽量背下来且写一些成篇的文章——基本都是我中华民族最最纲领性的经典,辅以传统诗词;一类也是重读书,但读而不抄,也不会要求自己做出系统性的梳理;至于第三类,新书——其实也是人尽皆知的好书乃至经典,但第一次读之……然而:2、最终对这一份计划的落实却绊在了“新书”上——重读的计划基本实现了,去年想读的很多新书却还只是刚刚翻开或读得太过草率……

2024年深秋,摄于北京:今年看到的最美的天空
所以,2024年个人收获最大的几部书,乃全部来自于重读的老书。
譬诸:1、《论语》:且抄且背且梳理着,自上一个穿羽绒服的季节读到这一个。读着读着,一些过去看不懂或注意不到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忽然向其驶过去一大步——“历史的推背感”不时袭来;更要,再结合着“四书”其他三部以及何晏、朱熹、康有为、程树德、钱穆等古今学人的注释,我中华民族是如何一路走来的,亦清晰上了不少——我们中国人很多“本能”的由来,思维本能、行为本能、审美本能,亦清晰上了不少……

2024年初夏,摄于山东:今年看到的最美的大海
2、《毛选》(四卷本):且抄且背但尚未来得及写出太多文章;一年之中连续重读了两次,其:整个2024年,我唯一的枕边书。——读来又有什么收获呢?之所以现在还没能整理出几篇勉强像样的文章,盖“收获”云云已远不足以盛放这部书带给我的东西。——若说《论语》等古代经典在这一年“装修”了我,则《毛选》在这一年“重建”了我——其还是反反复复地拆了重建……
年少时第一次读这部书,我作为一个“人”尚未建成,还只是一地“人的建材”——无从重建,遂无从感触今天的这份震撼。——这几年则不同,这几年“初具人形”,我于《毛选》,遂遍是着力点乃至“弹着点”——全身上下,无一处不应放在它的审视下、教诲下重新活过……


前几天刚刚陪儿子做的手工:主要为纪念毛主席131岁生日
最后,2025年又当如何读书——如何继续在书的陪伴下生活呢?
1、当还是以“重读经典”为主,即在读完、整理完我国最最重要的纲领性经典之前,读书的重点总是它。——似也不为别的,为我有幸生于斯、长于斯,“可以无大过矣”。2、继续主动地把自己送到这些经典的审视之下、教诲之下、装修之下、重建之下。——当然,我也继续在自己这一亩三分地里审视它们,我们继续聊——好好聊……
放在切实的生活中,则:3、在实践的直接指导之下,在好书的间接帮助之下,心性能够持续进步,凡事能够更加努力——努力把事情干得更好一些……——一是“保下线”,保自己在不喜欢做但不得不做的事上,乃依然有认真的态度、职业的表现;一是“拓上线”,在自己最最想做的一两件事上,“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写于北京办公室
2024年12月30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