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平权时代,比亚迪如何书写未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ea34cd1e5559117ed3bc71645848f1d0.png)
埃隆·马斯克曾放言,特斯拉的FSD将“重新定义驾驶”,然而如今,这一豪言壮语正遭遇现实的拷问。高昂的价格、迟迟未能实现的完全自动驾驶、有限的普及率,让FSD从梦想照进现实的路途,变成了一场尚未落地的豪赌。而在这一刻,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正以雷霆之势,精准刺破特斯拉的智能驾驶神话。
2月10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承诺将在全系车型中推广这一技术,甚至让售价7.88万元的入门级车型都能享受到高阶智能驾驶功能。这不仅是一次智驾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是一场产业模式的彻底颠覆。相比之下,特斯拉FSD依旧以选配形式出现,价格高达7500欧元(约5.8万元人民币),且仅限于部分高端车型。
比亚迪的策略可谓“釜底抽薪”——当特斯拉仍在“高价+选装”的老路上试探市场,比亚迪已直接将智能驾驶拉入“标配”时代。这不仅让高阶智驾技术变得触手可及,更让特斯拉赖以维系的FSD溢价模式变得岌岌可危。
数据与规模,比亚迪的天然优势
智能驾驶的核心不仅仅在于算法和硬件,更在于数据的积累与训练能力。相比于特斯拉目前依赖全球约500万辆车辆进行FSD数据采集,比亚迪在2024年就已经拥有超过440万辆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形成了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
更重要的是,比亚迪每天新增的智能驾驶数据训练里程已达7200万公里,预计到2025年底,这一数字将提升至1.5亿公里/天。这一庞大的数据基础,使比亚迪能够快速优化其智能驾驶算法,并加速智能驾驶的普及化。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人才储备上也展现出强大实力。目前公司拥有超过11万名研发工程师,其中5000人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开发。这种规模化的研发投入,使比亚迪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从底层架构到应用层的全栈自研。
相比之下,特斯拉尽管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拥有先发优势,但其“单车智能”模式依然面临挑战,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城市道路环境时,FSD的决策能力依然存在不少争议。而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采用了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精地图的多重融合方案,在感知和安全性上更具优势。
三大层级,精准覆盖市场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分为三个层级,以匹配不同市场需求: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三激光雷达方案,主要搭载于仰望品牌,面向超豪华车型,具备更高阶的自动驾驶能力。天神之眼B(DiPilot 300):单激光雷达方案,面向腾势及比亚迪高端车型,具备更高计算力和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天神之眼C(DiPilot 100):无激光雷达方案,但通过12颗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提供覆盖大部分日常驾驶场景的智能驾驶能力,甚至连7.88万元的海鸥都可以搭载。这一策略不仅确保了智能驾驶的普及度,同时也对市场竞争进行了精准打击。相比之下,特斯拉FSD的高昂价格和有限普及度,使其在中低端市场的渗透能力大打折扣。而比亚迪通过技术下沉,让智驾成为标配,直接削弱了特斯拉FSD的核心竞争力。
智驾平权的冲击波,行业如何应对?
比亚迪的这场智驾平权运动,已经引发了整个行业的震动。
首先,中国本土竞争对手迅速跟进。小鹏宣布将在2025年年中推出准L3级自动驾驶系统,长安汽车则表示将在10万元级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并计划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自动驾驶。而吉利、奇瑞等品牌也加快了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与落地。
其次,智能驾驶供应链的价格战进一步加剧。激光雷达企业如禾赛、速腾聚创等纷纷降低成本,使高阶智驾的硬件成本进一步下探至3000元级别。比亚迪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使其能够大幅降低智驾系统的整体成本,从而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智能驾驶普及时代”。
反观特斯拉,面对比亚迪的快速崛起,其FSD系统的商业模式显然受到挑战。特斯拉或许需要重新调整策略,要么大幅降低FSD价格,要么加速FSD的迭代升级,以保持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
比亚迪的胜算与挑战
尽管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攻势凌厉,但挑战仍然存在。
首先,用户教育问题。智驾普及意味着数百万辆搭载智能驾驶系统的新车上路,这对比亚迪的用户培训、软件优化及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法规与安全监管。尽管L2+级智能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放开,但L3及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依然面临较高的政策壁垒。如何在法律框架下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是比亚迪及整个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最后,用户体验仍需持续优化。虽然比亚迪的智驾技术已经具备竞争力,但与特斯拉FSD等系统相比,在极端场景处理、软件生态优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如何在智驾平权的同时,确保技术体验的持续进化,是比亚迪未来需要攻克的关键挑战。
结语:智驾平权时代,比亚迪如何书写未来?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场产业革命。它不仅重新定义了智能驾驶的商业模式,也迫使整个行业重新思考智能驾驶的普及路径。
比亚迪已亮剑,特斯拉是坚守高端,还是被迫降价迎战?这不仅是FSD的命运拐点,更是智能驾驶行业格局的一次重塑。
- END -
版权所有 智駕未來DriveNEXT,转载请注明来源
( 图片来源:@比亚迪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