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央视播出了一档特别的节目《面对面》,邀请了我国的核物理学家魏世杰老先生。
与魏老一同的,还有多年来一直在他身边悉心照料的公派服务员王月玲女士做为采访对象。
在节目播出之前许多人对王月玲并不了解,直到看完节目后,大家才恍若明白。
原来在正是因为她多年来始终陪伴在魏老身边,亲力亲为地照顾着魏老的生活起居,才使得魏老能够安享晚年。
正是她的存在,才让这个孤独的科学巨人不再那么孤单。
一、为国家做出的巨大贡献魏世杰是我国的核技术科学家,隐姓埋名为核武器的研究试验奉献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1941年魏世杰出生于山东即墨,少年时代他便对文学和写作都很感兴趣。
但无奈当时那个年代十分的推崇数理化,坊间更是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顺口溜。
在老师的建议之下,魏世杰在填报高考高考志愿时选择了物理学做为自己的专业。
1964年,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魏世杰服从组织上分配,来到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究基地——青海221厂。
青海211厂隶属九院,是我国的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
“九院”其实是我国核武器研究院,只是为了保密不便公开。当时九院的负责人是著名的留美科学家邓稼先。
因为工作需要,在“九院”工作的人谁也不知道自己在这做什么工作,而且也不许向家人提起。
当时魏世杰的主要工作是负责测定炸药的热膨胀系数,这工作听着容易但暗含危机,稍有不慎便会危及生命安全。
在工作中,魏世杰曾目睹过同事在研发过程中发生意外,不幸牺牲。当时事故发生的瞬间,整个车间瞬间都被夷为平地。
这次意外的出现给刚刚参与工作的魏世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尽管在来到九院后他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心中也明白,为了国家事业而牺牲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但是当朝夕相处的同事生命从自己的眼前离去的时候,当真正体会到确实有牺牲的可能性的时候,他的内心是非常震撼的。
除了同事的牺牲,当时未婚妻的林文馨的牺牲也给魏世杰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未婚妻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化学专业,在一次实验过程中受辐射影响严重而落下病根,后来便不治身亡了。
想必换做任何一个普通人,都无法承受此等苦难。
但于他而言,这些苦难却成为了他坚定向前的养分。
后来他被组织上调到四川工作,上世纪70年代四川的气候很不好,经常好几天都见不到太阳,山中的空气也很差。
在那生活的人脸上也不太有血色,还经常生各种各样的病。
即便是在艰难的环境之中,魏世杰还是兢兢业业的从事核武器研究,参加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
在四川工作期间,魏世杰的工作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完成了“具有内热源的炸药部件的温度场分布”的研究。
二、与苦难握手言和事业步入正轨后,魏世杰便开始考虑个人发展。他后来的伴侣陈位英,是同一单位的同事。
两人结婚后,1970年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
但因为两人工作的特殊性质导致没时间照顾孩子,且实验基地的生活环境也不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
两人便商量将孩子送回山东老家交由父母照料。
夫妻俩只有每三年才有一次探亲假,每次只有十六天。
但是路途遥远,减去在路上来回的时间,能够见到孩子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天。
直到女儿到了要上小学的年纪时,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后,魏世杰和妻子才商量把孩子带到身边。
女儿小时候学习和生活都正常,根本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辅导。
但是到了初中阶段开始学习物理、数学几何这些抽象的学科时,她开始感到吃力,学不进去。
但是女儿是个要强的孩子,她学不进去便死记硬背,熬夜学习,叫她睡觉也不睡。
就这么熬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出现精神衰落,晚上睡不着的情况。
后来,女儿正式确诊精神分裂症,还出现了幻听的症状。
儿子则是出生后便被送往山东,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因为不能经常见到父母,也就没能及时发现存在先天性的智力障碍。
当身为父母的魏老和陈位英意识到儿子存在智力缺陷时,已经很难再干预了。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难人。两个后代相继患病,但魏老的苦难还没有结束。
1990年时,魏世杰的母亲双目失明,他只得放下工作申请调回老家。
在老家时,赡养双亲和照顾儿女成了他的每天的工作。
因为有强迫症的缘故,魏海燕非常讲究秩序感。
吃药都有固定流程和仪式感,并且需要父亲配合着她才能吃完药。通常她吃一次药就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儿子魏刚则需要在父亲的帮助下才收拾好个人卫生,整理自己的房间。
魏世杰和妻子陈位英努力照顾两个孩子,不仅身体劳累,精神压力也很大。
毕竟身为人母,妻子难以接受孩子们的病情逐渐加重,她的精神也慢慢出了问题,甚至精神崩溃,多次自杀。
不过幸运的是,妻子被抢救回来了。
在那之后,魏世杰一家四口人只有魏世杰自己是正常的,他也独自肩负起了照顾三位病人的责任。
魏老的故事让人们沉默、痛心、无力,如果不是央视报道,或许没人会知道这位功勋老人的老年生活过得如此辛苦。
三、公派服务员公派服务员王月玲和魏老的相识得从26年前说起。那时的王月玲作为一个来到青岛谋生的异乡人。
人生地不熟的她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就当她对生活感到绝望即将撑不下去的时候,命运却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魏世杰一家好心帮助了她,给予了她温暖和关怀,让在异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雪中送炭最是难能可贵,知恩图报的王月玲也一直将这份恩情记在心里。
但是彼时的王月玲却无以为报,魏佳也看出了她的窘迫,询问她愿不愿意留在魏家担任一名公职服务人员。
因为心存感激之情,王月玲果断地选择留在魏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这份深厚的情谊。
起初,王月玲在魏家的工作仅仅是照顾魏老的生活起居,每天准备早餐,打扫房间等。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相处中,她与魏老一家人的关系都变得越来越亲近。
在魏老家中担任公派服务员的这20多年,王月玲除了照料魏老一家的生活之余,还帮助魏老整理文件,接待访客安排日程等等。
可以说,是魏老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助手。
除了帮助魏老完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项外,为了让大众对魏老更加的熟悉,王月玲还帮助魏老开通了短视频账号。
她在照料魏老生活之余,拍摄剪辑了以魏老日常生活为主题的许多视频。
在王月玲的用心运营之下,魏老的账号迅速走红,吸引了众多粉丝的关注。
网友们在了解魏老的故事和生活后,都被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所感动。
很多人经常会在他的评论区,点赞评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崇敬与祝福。
王月玲对魏老的悉心照料和无私付出,也被网友们称为“最美的服务员”。
10月份,央视也对王月玲进行了采访。在面对镜头时,王月玲的有些许的腼腆和不无局促。
主持人问王月玲为什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照料未老及其家庭时,王月玲说,是出于感恩之心。
她表示:“在我年轻时,魏老一家曾帮助过我,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如今,我也会尽力去回馈这份情谊。”
“魏老的一生为国家的核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能像照料自己的家人那样照料他,让他能够度过一个幸福的晚年,我感到很骄傲。”
俗话说“情深似海”,王月玲与魏世杰一家在多年的朝夕相处中,早已超越了雇佣关系,成了真心相知的家人。
总结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魏老的故事并不被大家知晓。
直到2018年,央视《朗读者》播出了魏世杰的故事,大家才了解这位核弹功勋的坎坷人生。
人们总说魏世杰这一生很不值,是个倒霉老头儿,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魏世杰却不止一次地说:
“我这个人一辈子啊,上半生我是在九院研究这个核武器,这算是为国。后半生呢,回到家里边,照顾我的亲人,我尽到了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这叫为家”。
魏世杰的话语,让我们认识和感受到了中国老一代科学家们为国为民的博大又朴实的胸怀。
如今的中国,也正是因为有像魏世杰这样一代又一代为国为民默默奉献,不在乎自己的科学工作者们,我们才能再次强大地立于世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客观叙述,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图片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 2019-08-23 《倒霉老头”魏世杰,从事核武器研究26年,写了多部长篇小说》
娱乐小阿沢 2024-11-01 《央视聚焦:魏世杰和他的公派勤务员,一段跨越身份的深厚情谊》
央视新闻 2024-10-28 《面对面丨为国隐姓埋名26年 核弹专家“与苦难握手言和”撑起整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