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纪严明是红军一向以来的原则,只有严格约束自我,才能够更好的承担起历史责任。博古就是这样一位自我要求颇高的革命家,曾担任过红军的高级领导人。
对待自己要求严格,在对待晚辈的时候,博古却是更多的以包容的姿态。这不,他无意间的一句话就救下了三个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后来这三人都身居高位,一正国级一开国上将,另一嫁头号首长。若是没有博古,就没有这三人的以后……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博古担任党的总书记说起。在博古担任党的最高领导期间,就正好遇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实施清剿策略。恰好在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博古与党中央驻扎在江苏瑞金。
好巧不巧,一颗国民党的炸弹就落到了驻扎地附近。炸弹并没有立即爆炸,而是就这样直挺挺地扎在地里。红军兵工厂就想要将这枚弹头拆解下来进行研究,顺便还能够学习一下国民党更加先进的武器制造技术。
为确保大家的安全,共产国际顾问李德就下了一个死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许靠近这枚炸弹,只要违法的人不管身份全部处于枪毙。

大部分的战士都将此牢牢记在心中,完全不敢靠近这枚炸弹。却有三个人是例外,他们完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心,不顾明文规定也要想去查探一番这枚炸弹的详情。这三人便是时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的胡耀邦、少共中央局组织部长的刘英以及少共国际师政委的肖华。
当时大家都还很年轻,最小的肖华不过17岁的年纪,而最大的刘英也才29岁而已。因此在这枚炸弹落到驻地后,他们就一直想要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虽然说李德早就做了硬性规定,但是年轻人心里总是充满着勇气。他们竟然在一个晚上,趁着哨兵不注意悄悄来到了炸弹落下的地方。
奈何这三人常年在办公室工作,根本就没有多少上战场的经验,一个不小心就闹出了大动静,被负责看守在旁边的卫兵所发现了。三人自知理亏,就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直接就被卫兵给逮了个正着。

按照李德先前的命令,他们三人将会被处以枪毙。负责守卫的卫兵显得格外有“责任心”,在没有请示过上级的情况下,就直接押解着这三人向后山的刑场走去。
三人似乎已经对命运低头,一路上都垂头丧气着,谁都没有说话的余力。就当他们被押往后山刑场的时候,突然碰到了迎面走来的博古。博古有些好奇这三个年轻人是做了什么事,竟然身后还有卫兵压着?博古好奇的问了一嘴,刘英就垂头丧气的回答道:“犯了纪律,要被枪毙了。”
这没头没尾的话让博古一头雾水,详细的询问了跟在身边的卫兵这才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博古对这三个年轻人整出的这一出幺蛾子有些哭笑不得,摆了摆头,笑着对哨兵说道:“算了算了,还是小孩子嘛,枪毙什么呀?”

就这样,因为博古的一句话,胡耀邦三人摆脱了被枪毙的结局。毕竟当时的博古可是中共的总书记啊!谁敢忤逆总书记的意思。而这件事则永远被胡耀邦三人记在心中,他们知道若是没有博古的求情,那或许他们早就不在人世了。
本来自己这条命就是捡回来的,胡耀邦三人更加努力的奔走在革命的道路上,就是为了能够回报博古当初对他们的恩情。随着革命进程的不断推移,这三人果然都在革命事业中有同样突出的表现。
例如胡耀邦跟随部队一同参与长征,在抵达陕北地区后,他就担任少共中央局秘书长的职位。而后走在这条革命的道路上,胡耀邦更是不曾有丝毫的停歇。

等到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更是担任了中央书记处书记以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职位,官至正国级。若是没有博古的求情,哪里来胡耀邦的今天啊!
肖华同样如此,乃是我军不可或缺的一员虎将。在他刚刚被从刑场救下来的时候,肖华就立下了大功。那是在强渡大渡河的战役中,中央军委决定派遣红一师的部队先行出发,前往安顺场的渡口。
其中工作队的负责人就是肖华,充当司令员刘伯承的参谋这样的角色。部队进行的并不顺利,刚刚进入大凉山就被附近的少数民族所挡住了去路。还是肖华及时站出来做思想工作,这才成功离去。

紧接着,肖华又组织了17名突击队强渡大渡河,展现出了极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后,肖华则是担任八路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的职位。就在那场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捷中,肖华就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后面的解放战争与抗美援朝战争同样都有着肖华的身影,走在这条革命的道路上,肖华从未懈怠过。新中国成立后,肖华出任人民空军政委。在56年授衔之时,肖华顺利获得开国上将的军衔,是建国后最年轻的上将呢!
谁说女子不如男?刘英就是这样一位亮眼的巾帼英雄。刚刚被从刑场救下来,她就被派往地方执行扩充队伍的任务。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刘英就顺利扩充了2000多人,超额完成使命。

长征开始后,刘英继续执行为组织吸纳人才的任务,并且都有着超级出色的表现。不过刘英最出名的事情还是她嫁给了红军的头号首长张闻天吧。
刘英与张闻天是在长征结束后这才走到了一起,组成了革命道路上的革命伉俪。虽说是红军的高级领导,但他们的婚礼却极其简单。没有任何仪式,只有博古等几位熟悉的同志简单坐了坐。

结婚后的刘英仍旧没有停止革命的步伐,只要组织需要,那她就会不停的发挥着自己的余力。建国后,刘英又在外交部工作,是无数女性心目中的榜样。博古当年的一句话,救下了三个优秀的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着精彩的篇章,是革命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顶梁。
参考资料:
1935年博古一句话从刑场上救了胡耀邦的命,中国网文化2020-07-25 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