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时期的皇后乙弗皇后演绎了另一种味道的母仪天下。
在她的诠释中,母仪天下并不意味着尊贵华丽之姿,而是以一人之躯承担万人愤怒,乙弗皇后与魏文帝的感情十分不错,在13年间,乙弗皇后生下了12个孩子。
他们本想携手共进,但是因为彼此承担的国家重任,魏文帝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他先是将自己的皇后变成一名尼姑,之后亲自寄来书信赐死皇后,自此,魏文帝和乙弗皇后阴阳相隔,永不再见。
01 夫妻情深
对于魏文帝而言,这一生虽然成为九五至尊,但是心中却一直有一处伤疤无法被治愈,这种伤疤的名字叫做乙弗皇后。
魏文帝初见皇后时,正是血气方刚的少年,那时候的乙弗皇后出落得如花似玉,而血气方刚的魏文帝与她第一次相见便互生情愫。
想成为皇帝的正妻,必然要拥有一定的家世背景,幸运的是,乙弗皇后的娘家拥有一定的势力,这才没有让朝中大臣落下口柄。
当乙弗成为魏文帝的皇后,她独宠后宫,此事引来朝堂上下的愤怒。
好在,魏文帝的政务并没有出现问题,而乙弗在13年间为皇帝生下12个孩子,算是为皇家立下功绩。
原本以为这样的日子能够持续到永远,但是这一切都随着柔然的进攻发生了变化。
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魏文帝所治理的大魏在当时并没有很强的国力,面对柔然的进攻,举国之力依然显得十分勉强。
在众人的战战兢兢当中,大臣们将矛头指向了乙弗皇后。
许多人谏言,希望皇帝能够废除乙弗皇后,迎娶头兵可汗的女儿,通过联姻的方式来增强兵力。
最开始,魏文帝顶住压力,坚决不肯同意大臣们的这一意见。可是在当时的朝中实力,魏文帝虽然身居帝位,但是朝中势力更倾向于大臣宇文泰。
02 乙弗:被深爱的丈夫所抛弃的皇后
宇文泰从未停止过谏言。
最终,联合一众大臣向皇帝魏文帝示威,面对群臣激愤,懦弱的魏文帝只能选择顺应大臣们的意见。
他先是将乙弗皇后废除,然后将其送到深宫当中贬成了尼姑。
转变发生得毫无预兆,直到被削下长发,乙弗皇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夫君放弃了自己,二人感情也从此刻开始走向了灭亡之路。
随着乙弗皇后被废除,宇文泰开始继续谏言,希望魏文帝能够赢取头兵可汗的女儿,并将其封后以示诚意。
已然失去爱妻的魏文帝,根本不在意成为自己皇后的女人是谁,同意了宇文泰的想法。
成为新任皇后的郁久闾氏是头兵可汗的女儿,此举也顺利让头兵可汗与大魏之间形成坚固的友谊。
新皇后并不如乙弗一般温顺可人,更没有一国之母的大气风范可言。
作为一国之母,郁久闾氏好妒,听闻前皇后在深宫当中削发为尼,竟起了铲除之心。
嚣张跋扈的郁久闾氏直接以两国之间的友谊作为要挟,要求皇帝将前任皇后赶出后宫,从此不再相见。
面对第二次的威胁,魏文帝仍然没有选择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是按照新后的想法,将乙弗赶出后宫。
乙弗不敢相信自己的丈夫会如此残忍的对待自己,但只能无奈的赶赴泰州。
懦弱的魏文帝不敢与郁久闾氏表面上发生冲突,暗地里,皇帝又写下一封书信,悄悄送到乙弗手中,信封中的内容是一名充满歉意的丈夫在向妻子忏悔。
他告诉乙弗在泰州可以重新蓄起长发,并且承诺日后必然有重新相见的机会。
这一内容很明显让乙弗的内心重新燃起熊熊的爱情之火,她回忆起往日里自己与皇帝之间的恩爱生活,开始等待自己夫君能够在某一天将自己接回宫中。
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大魏的实力并没有因为此次联姻而得到实质性的改变,依然需要依附他人势力的魏文帝根本无力同郁久闾氏发生争夺。
03 乙弗: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当时,郁久闾氏得知前任皇后被送到泰州后起了杀心。
她传消息给自己的母族,希望母族势力能够在前任皇后赶赴泰州的旅途当中杀死后者,可魏文帝爱妻心切,明令禁止,郁久闾氏才不得有任何肆意妄为的行动。
然而,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柔然举国力发起对大魏的最后一次攻击。
亡国之兆笼罩在整个大魏百姓的头顶之上,所有人终日不可惶惶,而这份惶恐与愤怒最终凝聚在对乙弗氏的怨恨。
许多人认为,大魏之所以会有如此大难,原因就是乙弗氏的存在。
第三次,北魏皇帝面对的压力不再只是堂下的大臣和联姻势力的压迫,此外,还有全国百姓的愤怒,所有人要求魏文帝下达指令,赐死乙弗氏。
远在泰州的乙弗氏,虽然在府中早已听闻百姓们的声音,但是仍然选择相信自己的夫君。
等她再一次收到来自魏文帝的新方式,内容寥寥几个字,但无一不是要她的命,在绝望与失望当中,乙弗氏选择用一根白绫来解决自己的生命。
这个为了皇帝奉献了自己所有的女人,一开始是幸运的,拥有着至高的地位和皇帝的宠爱,在13年的恩宠当中生下了12个孩子,而她的后半生却十分凄惨,独身一人离开皇宫,在泰州府中求生,由自己的丈夫亲手结束了生命。
死去之时,乙弗氏只有31岁,这位年轻的前任皇后以十分凄凉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