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生活

杨章林文化 2024-04-10 02:27:23

滥施恩德(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原文)

"德"是《道德经》主角之一,TA是所有生命和谐共存发展的根,人类社会也不例外,但是什么都有一个度。在这章,先哲老子以自然的风雨为例:“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自然的语言我们很难听懂。狂风刮不了一个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这是为什么呢?得问老天。风雨对生命而言是恩人,但是过了就是一种灾难,比喻恩德过了也不是好事。所以有人说:一升米是恩人,一斗米是仇人。况且,施恩德也不能长久:“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老天都不能长久保持,何况人呢。

因此,研究事物产生发展(的人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要懂得揠苗助长的道理;品德高尚的人更要懂得用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滥施恩德;人和老天一样都会有缺失:“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今天,一些物质条件较好的父母,孩子的衣食住行全包干,并且无微不至,使得自己的孩子完全丧失了自理能力,打着关爱孩子的旗帜去毁孩子。关爱孩子,不是过分溺爱,而是关心他们健康成长,将来自立于社会。

做事不违背客观规律要懂得循序渐进,就能享受个中的乐趣;有品德的人不滥施恩德也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同老天一样的过错,只要“过而能改”也是值得欣慰的:“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可能你有疑问,甚至根本不相信:“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在这一章,开篇用了自然现象和人比较,是要告诉世人,做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特别是教育孩子,更不能、滥施“恩德”。人和自然一样都是有缺点过失的。只要有追求,过而能改,都能享受生活带给你的快乐。

0 阅读:2
杨章林文化

杨章林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