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上海黑帮老大的远见:送15岁儿子参加新四军,解放后安享晚年

一份历史白名单 2023-11-30 08:29:12

“他可是与黄金荣、杜月笙齐名的黑社会老大,怎么会参加人们代表大会?

1949年8月,上海市第一届人代会上,一个特邀代表的出现,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有知情人爆料说:“你们不知道吧,他可是陈老总特批的!”

这个被陈毅特赦的帮派头子,就是被老上海人称为“江北大亨”的顾竹轩。

此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竟成了新中国政府的座上宾?

顾竹轩是江苏盐城人。1902年,盐城闹灾荒,本来就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顾家,日子一天比一天难挨。

为了能混口饭口,16岁的顾竹轩便加入了逃荒大军,去上海讨生活。

那时,来上海谋生的年轻人,大都以拉包车为生,顾竹轩也不例外。

拉黄包车是个辛苦活,冬天寒风阴冷刺骨,手脚生疮,夏天被大太阳一晒,整个人都像被火尸炉围着,无处躲藏。

好在拉黄包车是现金交易,顾竹轩每天多少都能挣到点钱,即使苦点累点,心里也是美的。

一段时间后,同行们发现,都是盐城来的小黄包车夫,顾竹轩的生意就比别人好很多,难道顾竹轩有啥秘密武器?

别说,还真有,而且是老天爷赏的。

顾竹轩年轻的时候,长得那叫一个相貌堂堂,两只眼睛大得像铜铃一样,鼻子又高又挺,最有特点是他的耳朵特别大,轮廓从眉毛到下巴,从相貌上看,简直就罗汉再世,一脸福相。

因此,那些老板们都喜欢找自带福相的顾竹轩,认为他能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甚至还有一位德国老板,干脆让他当他自己的私人车夫。

就像现代富豪身边的专职司机一样,当了德国老板私人车夫的顾竹轩,也有机会接触到老板的家人、朋友。

那时,他虽然没什么钱,但眼界和见识却越来越高,再加上脑子活泛,德国老板除了让他拉黄包车外,就连公司的出租业务,也交给顾竹轩一起打理。

随着对顾竹轩信任度的提高,德国老板还让他接送起了自己的夫人,一个温柔漂亮的中国女人。

没想到一来二去,德国老板夫人也对顾竹轩暗生情愫,只是两人都没捅破这层窗户纸。

一战战败后,德国老板被召回国,上海的生意也没人打理了。顾竹轩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将自己的家底掏空,买下了老板的黄包车行,当然,就连德国老板没有带走的夫人,也一并收入收囊中。

由此,20多岁的顾竹轩摇身一变,成了车行老板。

当年,在上海滩做生意,经常会有租界的巡警、上海当地警察等以违反交规的名义,将黄包车没收,再让车主托关系走后门把车赎回去。

但顾竹轩的车行,却没有这个烦恼,原因就是他为人机灵,出手大方,每当有新警察署长上任,顾竹轩都要送一辆当时最豪华的黄包车当贺礼。

因此,他的车行总能畅通无阻,生意也越做越大,那些从苏北过来讨生活的人,都以到顾竹轩的车行打工为荣。

自此,顾竹轩的腰杆子也挺起来了,除了车行之外,喜欢听戏的顾竹轩还将眼光转台了戏院上,但没想到,一向顺风顺水的顾竹轩,还因为开办戏院而惹上了官司。

1923年,顾竹轩的戏院——天蟾舞台在南京路浙江路口正式开张了,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装潢精美,很快就成了上海滩的“网红”打卡地。

顾竹轩看着人流如潮的天蟾舞台,脸上的笑容都溢出来了,就差逢人就说:“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一个月后,顾竹轩果然接到了一份波天的大礼:一张写着“拆”字的告知书。

然而,那个年代,拆迁告知书可不是一夜暴富的代名词,而是让你倾家荡产的催命符。

当时,英租界的官员们以天蟾舞台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勒令顾竹轩在几天内就将天蟾舞台拆除,而且只给几百元的拆迁补偿金,这和顾竹轩当时成千上万的投资额相比,简直比杯水车薪还不如,顾竹轩自是不干,决定同洋人打官司。

但当时的顾竹轩虽然有点家底,但名头还不太响亮,于是,他找到青帮老大杜月笙。

杜月笙虽没有和顾竹轩有过直接的交集,但一听顾竹轩所求之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杜月笙说,今天洋人敢欺负顾竹轩,明天就敢欺负他这个青帮老大,必须给洋人点儿颜色看看,于是,杜月笙给顾竹轩推荐了两名很有名望外国律师,帮他打官司。

这场由上海当地地头蛇对英国租界官员的官司,从上海打到了北京,又从北京的英国公使馆,打到了英国伦敦大理院。

三个月后,英国伦敦大理院以拆迁不合法为由,责令英租界赔偿顾竹轩10万元,那一天,顾竹轩的名号一夜之间传遍了上海滩,“江北大亨”的名号也随之而来。

顾竹轩见好就收,拿了10万元的赔偿金,另行选址,“天蟾舞台”舞台重新开业。

可是,20世纪三十年代,正值战乱,再加上灾荒,普通百姓的日子愈发艰难,很多帮派、买办趁机大发国难财,而穷苦出身的顾竹轩,却在这时挺身而出。

1931年,我国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水灾,灾民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面对此情此景,顾竹轩放下手中的生意,每天奔走于红十字会和华洋义贩会之间,为三个受灾县的百姓求得了大批的粮食、药品和衣物。

为了筹集资金,他还把利润丰厚的天蟾玻璃厂卖掉了,乡亲们感动之余,都亲切地称呼他为顾四爹爹。

转年,“一二八”淞沪事变爆发,大批难民涌入上海,顾竹轩干脆将印钞机“天蟾舞台”暂时停业,当作难民的避难所,在事变爆发前后的两个月时间内,顾竹轩先后收容、运送难民上万人。

而对于因为解救难民而给顾竹轩造成的经济损失,他倒是看得很淡然。顾竹轩虽然已是上海的名流大亨,但他从没忘记自己是个穷孩子出身,因此,他身上总有一股和底层人民“鱼水交融”的情谊。

正是这份情谊,让他在战争年代,竭尽全力为我党服务。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时任我党工运大队的大队长姜伟新被捕。而姜伟新的弟弟姜维山正是顾竹轩的侄女婿。于是,姜维山就找到顾竹轩,希望他能帮忙营救姜伟新。

顾竹轩早就看出,共产党才是真心为百姓服务的。因此,面对姜维山的请求,他一口就应承了下来。随后,顾竹轩先是宴请了拘捕姜伟新的几名警察,从他们口中套出了消息,又以“天蟾舞台”为担保,将“天蟾舞台”的“员工”姜伟新保释了出来。

后来,顾竹轩干脆将“天蟾舞台”的总经理室,设成我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顾竹轩名声在外,上海滩的警察也不敢轻易去查,为我党的革命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就连周恩来总理也说:“顾竹轩是靠得住的”

不止如此,顾竹轩还让儿子、侄子也先后参加了革命,每当前线部队缺衣少药时,顾竹轩总是不遗余力,慷慨解囊。

正是看到了他对革命的这份热情,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上海在清理帮派时,陈毅亲自将顾竹轩的名字划掉了。在上海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上,顾竹轩作为特邀嘉宾,还受到了陈毅的亲自接见。

正所谓种善因,得善果。顾竹轩的一生,有过落魄,有过辉煌,他既享受过与洋人厮杀的快感,也有经历过商场的尔虞我诈,但从始至终,顾竹轩都心存善念,不改初心,这也是他能够得以善终的根本原因吧。

---end---

参考资料:

央视纪录片《海上沉浮》

人物杂志《“江北大亨”顾竹轩》

作者:西岭雪

编辑:池鸿

0 阅读:0

一份历史白名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