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和孩子读了这本传世奇书,比四大名著有趣,还很有思考深度

予锐课程 2024-08-03 13:08:36

原创 千寻麻麻 东西儿童教育

大家好,我是千妈。

暑假已过半,不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计划进行得如何了?

我们家除了重温《红楼梦》,还读了本经典传世奇书《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本身也是新课标必读,我的本意是想让女儿提升下文言文语感,因为《聊斋志异》属于短篇文言小说,但它又比较偏古白话,浅显易懂,基本能看明白大概意思,对即将被大批量文言文碾压的小学高年级孩子来说,是不错的过渡式读物。

没想到越读越投入,那一个个鬼狐幽冥,魑魅魍魉的奇幻故事,背后却是纷繁复杂的人间世相,让我俩倒吸一口凉气消暑热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思考。

来源:当当

推荐版本:马瑞芳解读版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适读年龄:6岁+

说起聊斋,80后应该都不陌生。

小时候,每当电视里响起“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那心头来。鬼也不是那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它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的歌声,我就激动不已。

总是双手捂住眼睛,露个指缝悄悄看,典型的又菜又爱玩,又怕又想看。

后来在书店蹲到腿麻,如饥似渴读完整本书,体会到了老舍那句“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如今人到中年,有了点阅历,陪孩子读时,更多体会则是郭沫若那句“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也理解了为啥毛主席对《聊斋志异》爱不释手,读了又读,评价它是封建主义的一种温情主义。

刀郎今年很火的那首新歌《罗刹海市》,就取自《聊斋志异》里的同名故事。

▲来源:罗刹海市网络图

故事的主人公叫马骥,长得很帅,外号俊人。

马骥是个商人的孩子,爱读书,就是成绩不咋地,他爸就跟他说要不你别读书了,跟我学做生意吧。

马骥做的是外贸生意,脑子活,生意做得蛮好。

他还喜欢唱歌,经常化妆打扮上台表演,原文有句形容是“美如好女”,意思是这马骥在台上就像漂亮女孩一样,特好看。

有一次,马骥带船出去卖货,突遇风浪,风浪把船打翻了,漂到一个岛上。

走着走着,终于来到一个有人烟的地方。

发现这里的人长得奇丑无比,但这帮奇丑无比的人一见马骥还都说他丑,是妖怪,四散奔逃。

马骥可从没遭受过这种待遇,要知道,在原来的国家,人都叫他大帅哥。

他在城里走一圈,又来到一个村里,村里人比城里人长得稍微好看一点,村民也相对大胆些,都过来跟马骥聊天。

马骥就问:

“我看城里人生活过得挺好,为啥你们这村里过得如此凄惨呢?”

村民就讲,你是不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啊,不重文章重形貌。

最重要不是你文章写得好不好,你只要长得好看,就可以当大官,享受好的生活,你要长得难看,像我们这样的,就只能过点饥寒交迫的生活。

马骥一下明白了,在这个国家里,美丑是颠倒的。

你看,这就是聊斋的高级,出于幻境而遁入人间,蒲松龄看似在讲一个离我们很遥远,很玄幻的罗刹国,其实他是在讽刺当时那个以丑为美,颠倒黑白的时代。

▲来源:网络

这帮人又说带马骥去都城看看,走到都城,马骥更是吃惊,都城里的官员们个个丑不堪言,就是刀郎歌里唱的那“两耳傍肩三孔鼻”。

只有一位年轻时曾出使国外的老大人见过世面,愿意接见马骥。

这位老大人跟马骥很聊得来,想向朝廷举荐马骥,但朝廷官员早就听说罗刹国来了个巨丑的人,说皇帝你可别见,惊扰了圣驾怎么办?

老大人没办法只好回家了,说小马啊,对不住,这次举荐没成功。

马骥觉得举荐成不成功无所谓,但在府上呆久了很无聊,心情也抑郁。

有天就琢磨着表演段张飞舞,一时找不到化妆品,便拿灰往脸上一抹,把脸抹得漆黑。

老大人一看马骥这个样子,说哎呀,小马,你今天这样太好看了!

要不这样,明天我设下一宴,邀请百官来赴宴,你就这样打扮,保管他们会喜欢你。

接着,马骥就讲了一句话,这句话非常关键,个人认为是整个故事的题眼。

他说:

“噫游戏尚可,何能易面目而图荣显?”

翻译过来就是:

“我化了妆,把自己扮丑,跳一段舞玩一下还可以,但怎么能改变自己样貌,去追求所谓的荣华富贵呢?”

这句话放在今天都有很大启示,为了生存隐蔽真面目,也是无数现代人正在经历的自我妥协。

不过,经不住老大人再三恳求,马骥最终还是去赴宴了,席间黑脸马骥婆娑起舞,果然人人为之倾倒!

在这些官员的推荐下,马骥得到皇帝召见,投其所好献了一曲靡靡之音,当天就被任为下大夫,自此常出入皇帝私宴,备受恩宠,荣华不尽。

但时间一长,朝中百官就看他不爽,开始合起伙来排斥他。

无奈之下马骥便向皇帝请辞,把皇帝赏赐的黄金珠宝分给村民后,去了海市。

海市和那罗刹国完全不同,龙王听说马骥是个读书人,分外欣赏,请马骥写一篇《海市赋》。

马骥本来就颇有才华,一气呵成写下千字,龙王看罢称赞不已,诚心惜才,决定把倾国倾城的女儿许配给马骥。婚后夫妻恩爱,马骥身着锦绣衣裳,骑着无角青龙,前面有人喝道,后面有人簇拥,风光无限。

▲来源:网络

故事里,罗刹国其实就是荒诞丑陋的现实,海市是理想化的乌托邦。

罗刹在佛教用语中有“恶鬼”的意思,聊斋学者马瑞芳在注解里也说到了,罗刹国带有浓郁的寓言色彩:

“在恶鬼当道的社会,有才学的人总是由目不识丁、心存鄙见的人掌控着,决定着命运;品格高尚的人总是被蝇营狗苟的人左右着,操纵着前途。”

虽然整个故事充满批判精神,共读时我还是尽量引导孩子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辨。

倘若马骥坚持自我,不自我丑化,自我趋同,便只能如那村民一般,在底层苟活。

我们不能带着道德优越感,从旁观者角度去指责马骥的选择,因为这是他在罗刹国的生存之道,也是今天绝大多数人的生存之道。

我们也不能带着滤镜去看海市,恰恰是过度完美显出了这不过是一场幻境,那个世道清明、唯才是用、尊文重德的“海市”,更像是蒲松龄留给读者的一个开放式想象。

▲来源:网络

还有个名叫《八大王》的故事也很有趣。

讲的是一个穷书生,救了只白毛鳖,这只白毛鳖竟是护城河中成了精的“八大王”。

为了报恩,八大王就变出个转运小人,藏在书生的肩膀里,小人可以帮书生实现各种愿望。

读到这里,女儿羡慕不已,说这个转运小人好像哆啦A梦啊。

有了转运小人,书生一会要财,一会要权,还不知足,竟然打算瞒着妻子把肃王府的三公主弄到手。

最后,八大王收回了转运小人,书生家道败落好运尽失,之前得到的一切如同幻梦一场。

这个故事,讲的是人心的“贪”,让我想起《神曲》里那句话:

“盲目的贪欲煽动着人们,到后来永远使人们受着酷刑。”

▲来源:网络

我们一致觉得最恐怖的故事是《妖术》。

讲了一位名叫于公的侠客上街,遇到了远近闻名的算命先生。

算命先生对他说:“3天之内你必死无疑!”

于公大惊,算命先生又说:

“我可以帮你化解劫难,但要10两银子做报酬。”

于公的朋友都劝他花钱消灾,但于公心想生死有命,人的力量怎么能改变?就没理会。

转眼过了两天,什么都没发生。

到了第三天晚上,于公正准备睡觉,突然从窗户缝里钻进来几个怪物,要置他于死地。

后来才发现,这几个怪物就是算命先生派来的。

算命先生为什么要害于公?是为了向其他人证明自己卜算灵验。

他为什么远近闻名?说明早已有不少人被他坑害。

仔细一想,真是人性之恶不忍直视。

所以啊,那首主题曲写得很好“牛鬼蛇神倒比那正人君子更可爱~”

历经世事你再回头读《聊斋》,会发现它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是那人性里的贪嗔痴。

▲来源:网络

最后,我还特别和小朋友聊了聊蒲松龄的故事。

其实到后边,真正打动我的已经不是《聊斋志异》这本书,而是蒲松龄这个人。

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

十九岁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得了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半个山东。

起点高,有才华,又年轻,按说只要努努力,就能博功名,考个举人应该没有问题。

但科举时代有句话,叫“场中莫论文”,考场成败有时候跟才华没多大关系,跟运气关系很大。

蒲松龄运气就特别不好,此后五十多年都没考上去,一无所获。

他这辈子的谋生之道,就是在大户人家当私塾先生,日子过得也很紧巴。

因为教书的地方离家太远,他虽然和妻子刘氏感情很好,一生也是聚少离多。

你可能会说,这也没什么奇怪啊,中国古代有才华的人多了去了,仕途不得意,不是常态么?

但其实有点不一样。

其它文人,即使仕途不顺,还是可以将文学创作的成就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算不当官,写出好诗词,也能受到众人尊敬,比如我们熟知的李白、杜甫。

一个文人只要有现实成就感,还能听得到身边掌声,精神支柱就还在。

但蒲松龄不一样,如果你读过《聊斋志异》,就会被他的用心震撼到。

文章谋篇布局之巧妙、遣词造句之精当,一字不苟且,一笔不草率,就算有才华,也要倾注毕生心血才能做到,而整个创作过程中,不要说掌声,连几句反馈都听不见。

回看蒲松龄这一生,一路高开低走,换成一般人,心态早崩了。

但蒲松龄没有,他一直那么认真,下笔时的每一个字都认真。

每每读《聊斋》,眼前浮现出蒲松龄伏案写作的背影,就很感慨。

▲来源:网络

世人说可惜,我倒不觉得。

蒲松龄若中举,不过是清朝多了名普通官员,但中国文学史却少了一个里程碑。

就像王阳明,若没有那贵州西北万山丛棘里的“龙场悟道”,又何来传世的阳明心学?

人生诸事,得失不过两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旁人有旁人的道,你有你的道,不必羡慕,也不必妄自菲薄。

无缘的路,就挥挥手道别,在自己的路上认真、努力地走下去。

你会发现,很多事和人终会像放电影一样慢慢远去,渐渐只剩下你自己,当抵达终点,看见那漫天霞光,内心澄澈的你便可以对曾经艰难跋涉的你说一声:

辛苦了,都过去了。:)

如果你觉得今天文章不错,可以点亮“赞和在看”让我看见,下期“和千寻一起读童书”准备解读

适合小学生和初中生阅读的《李白 追月亮的人》,欢迎来看~

文章封面:罗刹海市截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配图:采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予锐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