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成本包括仔畜成本(仔猪成本),饲料成本,固定资产摊分、水电费、人工、防疫及死亡损耗,其中固定资产摊分、水电费、人工、繁育损耗可以归类为其他成本。生猪养殖成本最大仍是饲料成本,生猪饲料成本与生猪的出栏体重(增重的累计重量)和饲料价格有关,仔猪成本按照生产类型可以更为自繁自养母猪摊分成本和外购仔猪的购买支付成本,自繁自养摊分成本变化相对较小,外购仔猪成本波动大,2020年到2021年初外购仔猪价格一度飙升至1500-2000元/头,2021年及2023年四季度也出现100-150元/头仔猪。固定资产摊分跟猪场设施设备和建设时间及圈舍利用效率有关,水电费、人工成本相对固定,防疫及死亡损耗成本波动较大,主要看当年生猪疫病情况,2023年该科目成本折算达到250元/头,2024年该科目成本折算在50-60元/头。总体来说其他成本大概为380-420元/头,2023年大概在550元/头,2024年大概在300元/头。
2025年1季度出栏生猪,以购入断奶仔猪为例,大概购入仔猪时间7月中到10月初,仔猪成本变化较大,断奶仔猪成本在300-320元/头,8-9月仔猪购入成本在300-200元/头,10月购入仔猪成本在380-400元/头。按照当期及可预期的1季度饲料就价格,1季度外购仔猪育肥到240-250斤,最低成本发生在1月到3月初,大概成本5.8-6.0元/斤,到3月末因对应购入仔猪成本显著增加,单位成本提升6.5-6.6元/斤。如果是自繁自养1季度生猪养殖成本大体稳定在5.9-6.2元/斤。
较低饲料成本及4季度生猪疫情稳定,降低了2025年1季度生猪养殖成本,1季度生猪增重成本在3.8-4.1元/斤(220-280斤阶段,仅算饲料成本和极少其他辅助成本,不含人工、场地等费用),完全增重成本5元/斤情况,年后猪价如果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按照当前420-450元/头断奶仔猪,压栏、二育相对于购买仔猪跟具有性价比,不排除年后生猪压栏和二育增加。
基于2024年6-8月新生仔猪存活量及9月以来全国生猪疫病及天气情况作为推演:1季度可供出栏猪数量(可供出栏猪:指的是体重达到220斤健康猪)要显著高于2024年1季度(显著值应该超过达到甚至超过15%),按照7块钱出栏价格,2025年春节后屠宰分割企业不可能主动屠宰分割入库,且年后季节性鲜肉需求减少,年后大量可供出栏猪,不进入屠宰分割情况,流向只能是压栏或者二育。二育、压栏会减轻年后生猪出栏压力,限制猪价下跌幅度,但压栏二育只是把矛盾移动后面,并不解决矛盾,甚至会增加后面矛盾烈度,毕竟可供出栏猪多养半个月到2个月,不仅仅使得后期可供出栏猪数量增加,还是提高生猪平均出栏体重,出现杀一头猪得到1.1头甚至更高头数猪肉。
总的来说,2024年母猪存栏数量虽然低于2023年,但母猪产能集中,规模养殖集团人员经过过去2-3年优化及技能水平提高,且母猪种源在2023年4季度得到主动和被动优化,叠加2024年良好天气,母猪繁育性能大幅提升,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24年母猪平均PSY较2023年提高2成左右,另外良好天气,生猪育肥保全率提升,2025年1季度虽然中小养殖户因前期大量主体退出可供出栏量难增加,但规模集团场增量大,华北地区众多中小型养殖场退出母猪繁育,很可能成为2025年二育猪主要承接方。年后可供出栏量较大分流到压栏及二育,虽然减轻年后1-2个月猪价压力,但会增加4-5月猪价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