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李达非二野参谋长李达,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他创建了《人民出版社》,是他以一己之力促成了中共一大的召开,并为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称赞他是“理论界的鲁迅”,将他的著作誉为黑旋风李逵的两把板斧。1949年建国后,毛泽东免除他的候补与考察期,亲自担任介绍人,批准他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dc054331c079cb3d10268bd04ad1569.jpg)
李达,这位一度实际主持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工作的党的重要创始人、领导人,为何在1923年选择退出党组织?为何党从不计较他的退党行为,始终把他视为真正的革命同志?揭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重温那段峥嵘岁月,还原最真实的革命家李达。
李达,湖南陵零人,1890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颇善经营,所以略有家资,从小供其上学。
李达的父亲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1909年,李达永州中学毕业后,家境已入不敷出,李达不想增加父母的负担,打算谋一教书的职业养家糊口。
但父亲表示即使砸锅卖铁也要供他继续深造,就这样,李达于同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1484bca0eb6740a94e91cac5f381910.jpg)
1913年,李达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湖南留日官费生,东渡日本求学。留学日本期间,李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一经接触便痴迷其中,他毅然拋弃了自己的理科专业,义无反顾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工作,并在旅日留学生中大力宣传共产主义。
1920年,李达返回上海。由于他在留学期间已经名声远扬,所以当时正在筹备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陈独秀得知他回国后,亲自登门拜访,商议建党事宜。同年8月,李达、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陈独秀等其他人都有自己谋生的职业,唯有李达把党的事业当作自己的职业。他不惧危险,呕心沥血创办了党的秘密机关刊物《共产党》,并担任主编,积极宣传马列主义。不久后又创办了《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平民女校。
1921年2月,陈独秀应陈炯明的邀请出任广东教育委员会教育长,李达代理上海党支部书记,实际主持上海党组织的一切工作,并指导全国其他党支部的工作。李达理论基础扎实,毛泽东等人都乐意接受他的建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9a7652ddef8ba81ac514cb5252f222.jpg)
1921年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先后来到上海,与李达、李汉俊等人商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统一的党组织。当时一些人并不在乎,唯有李达非常重视,他耐心说服众人并积极开展筹备工作。
李达亲自给各个共产主义小组写了长信,阐明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的重要意义,邀请各小组委派代表前来上海参加会议。
这期间,李达同新婚妻子王会悟一道选择会址和安排代表的住宿。王会悟提议在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的李公馆开会,并借到博文女校的房间给外地代表住宿。
一大召开期间,王会悟负责与会代表的后勤工作并主动担负放哨工作。就在会议结束前的第二天,王会悟及时发觉到危险,建议大家转移到嘉兴南湖完成会议。
中共一大开天辟地,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实话实说,当时年轻的共产党人却并没有意识到。陈潭秋、刘仁静等一大代表后来回忆,那时候大家都不怎么重视,认为这个会议开与不开都无所谓,所以最重要的南陈北李都没有参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3317a3284302d5aca0e70f02b5cf795.jpg)
实事求是地说,中共一大,完全得益于李达的高瞻远瞩,是李达夫妇二人竭力促成了大会的顺利召开,正式成立了统一的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李达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
那么,作为党的重要创始人和领导人,李达为何在两年后选择退出党组织,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2个。
其一,李达自日本留学开始,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工作。但当时很多共产党人并不重视这一点,认为李达只会纸上谈兵,不是实干家。李达的辛苦工作没有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心里的压力越来越大,最终选择了过激行为。
其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1921年到上海并非只为促成中国共产党成立一事,主要的目的是商讨同国民党的合作。苏联成立初期,受到东西方帝国主义的仇视和打压,必须找到同盟者共同应对,而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充满朝气与活力,正是共产国际青睐的对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f1f36b05334ba4ffb80ac8cb1de7e37.jpg)
1921年,马林在桂林与孙中山多次会晤,商讨了对国民党的援助方案,这其中就有援建黄埔军校的计划。当然,作为共产国际支部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马林希望孙中山能够给予帮助,最好能够达成国共合作。这就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由来。
孙中山很聪明,很快接受了共产国际的建议,决定对国民党进行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欢迎国共合作共同革命。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国共合作,最后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其实这个问题此前已讨论过若干回,李达始终都是坚定的反对者之一。李达认为,国民党倡导的是资产阶级民主,而共产党追求的无产阶级的自由、民主与人权,两党信仰不同,道不同不能与之相谋。他坚决反对共产党人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455a99749094b83cb44042fa4207af4.jpg)
在三大会议上,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和谩骂,李达回敬道:终有一天你们会后悔的!随即宣布退出中国共产党并扬长而去。
李达虽然一气之下退出了党组织,但却并没有放弃心中的信仰马克思主义,退出后仍然坚持其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李达出任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抗日战争时期,他鼓励国统区学子前往革命圣地延安参加革命。虽在国统区二十几年,但他至始至终拒绝国民党的拉拢,一直心向中国共产党。
1949年建国前夕,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李达欣然北上北平相见,两位老友重逢感慨万千。毛主席盛赞了李达伟大的人格和坚持马列主义的研究与宣传工作,誉其为“理论界的鲁迅”;李达向毛主席坦承了后悔当年退党,希望能够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当即予以批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35997ac9c5fac9ecc07ce20c5911f1c.jpg)
1949年12月,在毛主席的见证下,李达免除了后补与考察期,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李达毕生致力于马克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领军人物。李达的研究成果,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李达是中国共产党主要的创始人之一,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