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走走停停》:轻喜剧下的生活流图景

拖鞋哥MFA考研 2024-09-20 14:20:44

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由龙飞执导,胡歌、高圆圆领衔主演的电影《走走停停》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端午档上映后,收获7.9的高分。电影讲述“脆皮青年”吴迪在大城市停下奔波的脚步,选择返乡寻求另一种生活可能性的故事。在与久违的家人和朋友的相处中,吴迪重新体味到了家庭的温暖力量,也让他找到了自洽的人生答案。影片以轻盈的方式、无限地接近生活的本质,故事中令人意料不到的转折和笑点备受好评,所传递的松弛感氛围与自洽的心境也感染着许多观众。

01

生活流戏剧映射人生常态

《走走停停》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情冲突,朴实、生活化的剧情打动了很多观众的心,而片名“走走停停”其实也蕴含了影片的主题。影片通过城市快节奏和主人公的慢生活对比,展现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迷茫与追寻。不索取大喜大悲的情感能量,不强攻过分沉重的现实议题,也不靠堆砌网络段子或是仅凭装疯卖傻抖落笑料,而是让生活和人物展现出可爱的自然“模样”。叙事节奏相对平缓,用一种最波澜不惊的方式将生活中的琐事一一呈现,虽然看似毫无意义,但正是这些平淡无奇的细节构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影片取材于导演龙飞与编剧黄佳身边的真实生活,才有如此令人发笑的角色设计,和真实细腻的情感流动。在家里躺沙发上用脚夹手机的吴迪,每次去商场总要在按摩椅上躺十分钟的妈妈,扔出去的酒杯想教训儿子却正中自己脑门儿的爸爸,手脚并用压住桌子也压住老爸怒火的妹妹,被生活“鲜榨”却保持温柔与自我的冯柳柳,在职场是老油条但对镜头有着自己的艺术追求的曹哥,在小城镇追求诗歌和远方的李远,甚至不小心落水的保安大哥和妈妈口中那个弹钢琴的邻居大叔……每一个角色都如此鲜活生动,如日常生活中的人物剪影,带给观众欢笑和感动。

02

元电影叙事下的视角转换

探索人生的方向固然是易于共鸣的母题,却也容易流于鸡汤和刻意。影片通过摄影机的介入,用元电影的元素重置人物关系,以戏中戏的形式作用于人物,电影人物之间并不是获取、感悟的关系,而是互相平视的。这种叙事手法,使得影片在某种程度上既体现创作者个人思考和审美趣味,又保留了个人创作的独特性。

影片中摄影机注目的主体,和被注目的客体之间不断发生转化,且这种转化同时用于人物形象。譬如做纪录片工作的冯柳柳,为了拍出自己理想中的纪录片,选择让吴迪当主角,吴迪便是被注目的一方,能看到他为了上镜体面,刻意摆放陈年的奖杯奖状,还会先问妈妈借钱然后假装是自己体贴。而当吴迪决定掌镜拍自己的剧本,女主角选定为自己的妈妈,妈妈便成为了被注目的主角,观众能够看到她借着剧本里的台词,去抒自己现实中无法表露的情。其余各个人物也都同时面对两种镜头,既被凝视,也凝视别人,折射出人物多面性。比如不在剧本内容中的爸爸,会时常无意闯入吴迪的镜头,或者被柳柳作为纪录片拍摄。你能从吴迪的镜头,看到他好面子而冷脸就走,也能看到柳柳镜头里,他克制不住对他们拍摄的好奇,在一旁一边扇风一边偷看。

03

轻喜剧元素增添风格特色

《走走停停》是国产片里,非常稀缺、非常独特的那一类生活流轻喜剧。这样的电影很难拍,难在要如何把握住生活和喜剧的平衡。不同于常规的喜剧,可以大开大合,吵吵闹闹,轻喜剧的笑点,往往需要是更加细腻、更贴合剧情的。轻喜剧里的幽默感来自于生活。它需要创作者有足够丰富的生活经验,去挖掘出那些冷幽默的笑点。与此同时,它又需要足够真实、落地,才能让观众认可它的生活气息、能够与人物的生活产生共鸣。

《走走停停》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好。影片中的一大笑点,来自于男主角吴迪本身。他很脆皮、很松弛,但是现实生活很紧绷、很压迫。如何在夹缝里战战兢兢,做个努力微笑、拼命自洽的“窝囊废”,有看点且好笑。

另一大笑点,则来自于吴迪与整个家庭的碰撞。吴迪北漂归家,在饭桌上说出“我决定回来发展”,整张桌子突然鸦雀无声,每个人的表情都变得非常精彩,爸爸的冷眼、妈妈温柔的嫌弃、妹妹反向血脉的压制。

《走走停停》用一股非常绵里藏针的巧劲,调侃和解构了一种中国式家庭关系。表面上看,这一家人的家庭群像很欢乐但真正的魅力在于一种真实落地的生命力。创作者非常细腻地把握到了中国式家庭“爱与诚”的真谛。影片书写的是当代青年的某种难言之隐,但没有讽刺、没有说教,只是温柔地帮你抚平伤痛。

《走走停停》通过展现一个现代青年在都市与家乡之间的彷徨,试图在平淡无奇的生活表象下,探讨更深层次的情感和人生命题。既是一次对现实生活的温情描绘,也是一次对内心和解的哲理思考。在人生漫漫路中,走走停停跋涉,也能找到自洽的人生答案。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