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有谁读懂了她内心的孤寂?

写乎 2019-09-21 10:23:39

作者:清芷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她作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第六位,可见其在《红楼梦》中是占有重要位置的,但她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可并不算多。

不过,在曹公的妙笔之下,笔墨并不多的她还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就是世人眼中清高孤傲的幽尼——妙玉。

(一)妙玉其人

《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中第一次提到妙玉这个人。

通过林之孝家的介绍,我们可以将妙玉大致的概括为三个“好”——出身好、才学好、长得好。可以说,妙玉是一个才貌俱佳的女子,从这点来看,她真的一点也不输大观园中的众女子。

只可惜,妙玉命运不济,不仅从小就体弱多病,只能在寺庙中带发修行,而后又父母双亡、师父圆寂,这使得她在世上彻底失去了依靠。

妙玉的身世与黛玉很相似,黛玉在失去双亲后来到了外祖母的身边,有外祖母疼爱,宝玉关心,紫鹃照顾的黛玉尚且需要小心谨慎,思虑重重,而妙玉,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想要在这世上存活谈何容易?无依无靠的妙玉只能通过不靠近他人,也不让人靠近她的方式来躲灾避祸,以此自护。

妙玉就像生活在一个象牙塔中,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隔绝起来,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孤独寂寞的状态,也让旁人难以接近。也正是因为如此,妙玉成为他人眼中:一个清高孤傲的人。

妙玉清高孤傲的个性源于多种原因:妙玉由于自身各个方面都很优秀,所以难免眼光变高,一般人无法入她的眼;妙玉喜欢看庄子的书,她的性格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我做我的,才不屑其他人说什么”这是妙玉的典型特征;因为不屑于那些荣华富贵,权势贵门,所以不会去谄媚讨好,降低身价……

(二)妙玉的内心是孤寂的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她如此清高孤傲的个性其实源于她内心的孤寂。

妙玉的内心是孤寂的。

一方面,真正关爱理解妙玉的人(父母以及师父)都相继去世了,妙玉没有了情感上的依靠。虽然妙玉身边有两个老嬷嬷和一个小丫头服侍陪伴,但是这些人只能在生活起居方面将妙玉照顾的很好,在思想层次上却无法与妙玉交流探讨,更无法走进妙玉的内心,读懂妙玉、理解妙玉。

另一方面,妙玉性情孤僻高傲,鲜有人可入她的眼。勉强有几个可以聊到一起的“朋友”也没有走进她的内心,无法真正理解、宽慰她内心的孤寂。

妙玉的第一个朋友大概就是邢岫烟吧,邢岫烟曾与妙玉是邻居,她认得的字都是妙玉教给她的,所以邢岫烟概括她与妙玉的关系是:既是贫贱之交,又有半师之分。

妙玉肯教邢岫烟读书写字,说明邢岫烟是可以入得妙玉之眼的,但邢岫烟能称得为妙玉的知心人吗?显然不能。

岫烟虽为人清雅稳重,自有风骨,但终究还是一个世俗之人,她对于妙玉的行为个性是无法理解的。“她这脾气竟不能改,竟是生成这等放诞诡僻了……这可是俗语说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个什么道理。”

通过邢岫烟此番话,我们不难听出邢岫烟对于妙玉的为人是不解的,甚至是有些批判的。这样的邢岫烟自然无法走进妙玉的内心,无法体会宽慰妙玉内心的孤寂。

(三)妙玉的朋友圈

在贾府之中,有几个人也入了妙玉的眼。

第一个便是贾宝玉。

宝玉是一个脂粉堆中长大的公子,对于女性,尤其是对有才华的年轻女子,宝玉是非常尊重珍视的。而妙玉对宝玉这个与众不同的富家公子也很有好感:在宝玉过生辰时她赠贴署名“槛外人”,送给宝玉栊翠庵中盛开的红梅,将自己用的绿玉斗斟茶给宝玉喝……

有人说,这些举动是妙玉对宝玉爱意的流露,是否是爱意我无法确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妙玉不讨厌宝玉,她视宝玉为友并真心实意待之。

可是宝玉对妙玉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宝玉对于妙玉除了尊重珍视外,还有一点敬畏,那其实是一种疏离。对于宝玉来说,纵使妙玉才华气质出众,但她的个性也是不合时宜的,宝玉对于妙玉无法理解体会,也无法感同身受。

所以,宝玉与妙玉的关系看似比旁人与妙玉更亲近些,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宝玉与旁人一样,都没有走进妙玉的内心,或许,宝玉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走进妙玉的内心。

此外,黛玉、宝钗、湘云也是妙玉比较有好感的人。

妙玉邀请她们一起喝茶,与黛玉、湘云联诗,这些事妙玉绝不会和她讨厌的人一起做。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黛玉与湘云联诗,妙玉听闻黛玉和湘云说出“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样的妙句之后,从栏外山石后走了出来,并邀请二人到自己的栊翠庵中喝茶。此夜,妙玉心情很好,连黛玉都说“从来没见你这样高兴”。

之后,妙玉又在“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后一连续了十三联,不仅一改黛湘二人颓唐消极的感情基调,而且还升华了整首诗的境界。在这一回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往日的妙玉:一个有着极高诗词造诣的妙玉,一个不再冷着脸会笑的妙玉。

然而,这些欢愉只是一时的,天亮了,一切也就都过去了,妙玉依旧还是孤身一人。而这些与妙玉有着亲密交往的人也终究算不上妙玉的知心人,她们会因彼此的才华气质而相互欣赏,但却不会因此而彼此靠近,她们终归不是一类人。就连与妙玉身世、脾性最相似的黛玉与她也是不同的:黛玉清高又不似妙玉那般冷漠,黛玉孤傲又不似妙玉那般孤僻。

(贾惜春)

在续书中,妙玉还有一个交往比较密切的人——惜春。

妙玉常与惜春在一处谈经论佛,但这两个人的共同话题也仅限于此,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心灵上的交流。说到底,终究还是没有人能真正走进妙玉的内心,没有人能真正读懂妙玉的内心。正值青春年华的妙玉,渴求有知己相伴的妙玉,周围却无一个知心密友,只能终日独守青灯古佛,她心中的孤寂可想而知。

薄命司中的女子,都逃不过那悲剧的宿命,妙玉亦是如此。妙玉的这一生是孤寂的一生,自幼就生活在寺院中的妙玉纵使内心丰富,情感充盈,却无处施展,无处释放,更无人理解,无人领会。

世人皆道妙玉为人清高孤傲,可又有谁读懂了她内心的孤寂呢?外表冰冷的妙玉内心中其实也渴望得到他人给予自己的温暖、理解和关怀。从前,我只觉妙玉为人清高孤傲惹人厌,可如今再读妙玉,心中竟生出一份怜惜。

妙玉,一生孤寂,一世清苦,可悲可怜,可哀可叹。

(黛玉传,妙玉进贾府,和尚装朴素仍遮不住美)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0 阅读:19
写乎

写乎

历史原创平台,普及历史知识,研究历史悬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