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张强,在一家中档饭店从学徒干起,到现在已经快十年了。十年前,我刚进饭店的时候,还是个愣头青,什么都不懂跟,着一位老师傅学厨艺。老师傅姓王,大家都叫他王师傅。王师傅做菜那叫一绝,色香味俱全,很多老顾客都是冲着他的手艺来的。
我那时候年轻,工资也不高,只有三千块。王师傅不一样,他是饭店的顶梁柱,工资是我的好几倍。我知道,这就是手艺的价值。为了学到真本事,我对待王师傅特别上心。平时端茶倒水,买烟买酒,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我总是第一个到,红包、礼物一样不落。王师傅和师娘对我都很满意,我也从他那里学到了不少做菜的技巧。
王师傅常说:“小张啊,这做菜就像做人,得用心,得有耐心。火候不到,菜就生了;火候过了,菜就老了。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料,什么时候该翻炒,都得把握好,差一点都不行。” 我牢记老王的教诲,苦练基本功,无论是刀工、火候还是调味,都力求精益求精。不过王师傅虽然倾囊相授,但总有些关键的步骤,他会在操作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挡住我的视线,或者故意说得含糊不清。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师傅年纪也大了,准备退休回老家。临走前,他把我叫到家里,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张啊,你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勤快踏实,我也没啥好教你的了。不过,我有一句话要告诉你,做人做事,要给自己留一手。”
我当时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王师傅是什么意思。直到后来,我才慢慢体会到这句话背后的深意。
王师傅走后,老板看我踏实肯干,就把我提拔成了大厨。我的工资也水涨船高,从三千涨到了一万,虽然比王师傅在的时候少一点,但也算不错了。我做菜的时候,都会想起王师傅的教诲,用心对待每一道菜,饭店的生意也一直很红火。
有一天,老板突然带来了一个年轻人,说是他远房侄子,叫李俊,想跟我学做菜。李俊看起来挺机灵的,嘴巴也甜,一口一个“师傅”叫得我心里舒坦。我想着王师傅以前对我那么好,我也应该毫无保留地教李俊,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李俊确实聪明,学东西很快,不到半年时间,就能独立掌勺了。他炒出来的菜,跟我做的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有些方面比我做得还好。老板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李俊学得很快,我倾囊相授,不到半年,他就能独立炒菜了。每次他炒完菜,我都会再尝一遍,确保味道没有问题,我再让服务员端出去。一段时间内,我都是在“把关”,给李俊锻炼的机会。可我没想到,我在老板眼里成了闲人。
“小张啊,你看小李现在也出师了,你每天在厨房转悠,也没干什么活儿,要不这样,你把大厨的位置让给小李,你去后厨打打下手,工资我给你涨到一万五,你看怎么样?”老板笑眯眯地看着我,眼神里却透着一丝狡黠。
我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意思?李俊现在能顶替我了,我这个师傅自然也就“功成身退”了。
我当时就明白了,老板这是想过河拆桥啊!我辛辛苦苦在厨房干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熬出头,他却为了省钱,想把我一脚踢开。我心里虽然气愤,但也没说什么,只是淡淡地笑了笑,说:“老板,我干了这么多年,也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这样吧,我明天就辞职,你让小李顶上吧。”
老板一听我要辞职,心里乐开了花。他赶紧说:“小张,你别冲动啊,咱们再商量商量……”
我摇摇头,说:“不用商量了,我已经决定了。”
我离开饭店后,听说老板让李俊当了大厨,还给他涨了工资。可是,没过多久,饭店的生意就一落千丈。很多老顾客都说,现在的招牌菜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吃起来寡淡无味。老板这才意识到我的重要性,但他已经找不到我了。
王师傅走之前,曾给了我一个小布包,沉甸甸的,说是他们家的祖传调味料秘方,专门用来提鲜的,说够我用一辈子了,但秘方不能外传。我当时还纳闷,现在这年头,谁还用祖传秘方啊?可王师傅却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这秘方是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用在任何菜里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之前每次尝招牌菜时都偷偷放点,从来没人发觉。
我拿着王师傅留给我的“秘密武器”,在城东一家新开的饭店找到了工作。我用自己精湛的厨艺和王师傅的秘诀,很快就征服了食客们的味蕾。这家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我的工资也涨到了两万多,比以前在老板那儿还要高。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王师傅的那句话:“做人做事,要给自己留一手。”我以前总觉得这句话太世故,太没有人情味。但现在我才明白,这句话不是让你去害人,而是让你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再去帮助别人。
李俊后来怎么样了,我不知道,也没有刻意去打听。我只知道,老板的饭店没过多久就关门大吉了。听说老板为了省钱,开始用一些劣质的食材,还克扣员工的工资,结果导致人心涣散,生意一落千丈。
我依然记得,王师傅走的那天,我送他去车站。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张啊,你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但社会复杂,人心难测。你要记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付出真心,也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到问心无愧。但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自己的底线,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