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招聘百万简历事件分析,毕业生就业需理性,企业更需实事求是

慕青谈教育 2025-04-09 14:38:49

近段时间有一则新闻刺疼了所有的高校毕业生,那就是中核招聘发布了2025届春季校园招聘收官的信息,在本条消息中,中核集团标题就是醒目的“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在内文中同时披露该集团释放1730个核心岗位需求、精准吸纳1196273份高质量简历、共计425284位应聘者的信息。这样一条信息深深刺疼了很多网友们的玻璃心,因为在这个众所周知的就业艰难时期,中核招聘居然还在“傲慢”的“炫耀”着,在轰轰烈烈的批判声中,中核招聘悄悄地删除了这一推文。

为何笔者要说“玻璃心”?其实,就业难是大家都清楚异常的一件事情,毕业生们“一窝蜂”地涌往公务员考试与央国企校招平台也是铁一样的事实,高企的报录比更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这些招录都会有适当的时机公布自己的校招相关信息与数据,为何网友们突然只针对中核招聘的这个数据发难?个人觉得唯一的因素就是这个孤悬在上的标题,仅有一个具体到个位数的超长简历收集数据,与内文的1730个岗位需求之悬殊相映照,才是让大众觉得中核招聘在进行“傲慢地炫耀”。

在轰轰烈烈地各类中核招聘的“百万简历”事件分析文章中,很多作者以披露的1730个岗位得出其报录比达到了惊人的691.5:1,惊觉不对的中核招聘最后发出了一个更为详细的数据:“1730个岗位预计录用人数约8000人,每位学子可以平行投递20个岗位”,于是大家才发现真正的报录比仅有53.2:1,这个报录比在目前内卷到不行的就业市场上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的数字。

中核招聘在这条校招总结数据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想挣一个超级大“眼球”。在首次信息公示数据中未详细列出具体的招录人数,之提供了一个数字更小的岗位数,以求扩大数字之间的悬殊度;第二就是明明每人可以投20个岗位,报名学子仅有42.5万余人,却用上了超过1.8倍的重复简历数据。一个大幅缩减3.6倍以上的岗位数量,再加上一个无限扩大1.8倍以上的重复简历数量,制造出了一个足以“反噬”自己的惊人“眼球”效应。对于各类官方平台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莫为“眼球”失去了自己,实事求是才是真!

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不要因为别人公开的信息是对自己的“伤害”,这样的“玻璃心”真的要不得,对于存在的数据,按照官方的要求是需要披露的,没有披露的数据才是大家需要积极去争取让之公之于众,而目前如此的“讨伐”行为,势必会进一步减少各类央国企公示数据的积极性,这样的结果对所有求职者来说更不利。披露的数据的确非常“残酷”,但这已是社会现实,不因大家的“讨伐”或者企业“不公开”就不再存在。

就如我们的国考,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操作都会公之于众。譬如2025年的国考,招录计划3.97万人、招录应届毕业生岗位数量2.67万个,报名初期阶段报考人数为19.95万人,中期报名人数达325.8万人、通过审核291.9万人,最终报考人数达341.6万人,实际参考人数为258.6万人等等,都一一披露无疑,岗位平均竞争比86:1,最高竞争比更是达到了10665:1,如此详细的数据披露,如此“残酷”的竞争,却不再是大众心目中的“傲慢地炫耀”,为何无人“讨伐”?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的披露方式值得商榷,不能仅仅为了挣“眼球”去制造令人惊叹的对比度,这的确会引发很多参与者不适;但对于报考学子们来说,少一些“玻璃心”,多一份实事求是的职业定位分析,也许会让我们这个社会的就业状态进入一个更为良性的循环,虽然竞争激烈,对学有所成的毕业生们来说,肯定有一个属于自己能发光的地方。

0 阅读:56
慕青谈教育

慕青谈教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