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疫情防控、经济持续下行、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导致诸多行业和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在这样环境下,某某企业倒闭了,某某企业申请破产了,某某裁员了多少人等话题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这不,小米近期印度大裁员事件就成为了网友讨论的热点新闻。
近期据媒体报道,小米印度正在进行大裁员,一位小米印度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公司员工数量已从1400人至1500人减少到约1000人。仅过去一周内公司就解雇了约30名员工,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有更多人被裁。
对于此事,小米印度方面回应称:“与任何公司一样,我们会根据市场状况和业务预测做出员工数量的规划。也并不排除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进行合理优化。”那么,作为印度政府“MakeinIndia”战略的积极响应者,小米之前一直在印度市场混的风生水起,为何却会在最近一段时间选择大裁员?
小米营收下滑,手机市场份额减少
关注手机圈的人应该知道,小米集团近年来营收不是很好看。6月初,小米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小米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收595亿元,同比下滑18.9%。小米表示,本季度的收入下滑,主要受手机等电子产品的需求疲软导致。
的确,近年来经济下行、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导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处于下滑的趋势,这也使得小米手机销售量逐渐减少,并直接影响到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在2023年第二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值得关注的是,在前五的排名当中,小米市场份额为14.0%,同比下滑9%。
客观来说,在现阶段的智能手机市场,消费需求不足是全球性的,因此不止国内市场,印度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也在下降,这也让小米在印度的经营不是很顺。
Canalys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均呈下滑态势。小米的市场份额较上年度同期也分别下滑了38%、22%。而在出货量排行榜上,一季度小米排名第四,二季度排名第三。
多年来,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发展势头一直非常的好,甚至还连续拿过20个季度的第一。如今的排名却在吊车尾,可想而知,这种下滑趋势对于小米来说有多难受。
按照常理来说,公司业务有所下滑,第一件事情想的应该是如何将自己的业务提升上去。然而,小米却并没有想着如何夺回印度市场,而是选择大规模裁员。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是因为小米发现想要在印度挣钱,已经越来越难了。
印度营商环境不正常,裁员是必然之举
从小米回应印度裁员的话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米直接表明是根据市场状况,对公司的规划和业务做出调整。那么,很显然,小米此次印度大裁员跟当地市场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小米印度大裁员这件事,是发生在小米被印度罚款48亿元之后,因此,很难不让人将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
今年6月份,印度执法局发文件控诉小米印度公司违反《外汇管理法》,对小米开出了高达48亿元的天价罚单。而且,这48亿元资金早已在去年被印度有关部门扣押。虽然印度方面给了小米申诉的机会,但最终结果显示小米败诉了。而且印度已经向小米发出了没收资产的通知,这也意味着这笔钱小米不可能拿得回来了。
小米的遭遇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对小米感到同情。毕竟,对于任何一家公司来说,48亿都不是小数目。更何况,小米集团2022年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85亿元,48亿相当于小米在去年一年全球利润的57%。这也就是说,印度拿走了小米去年一年在全球利润的一半以上。
无疑,这必然会让小米在印度的流动资金受到严重限制。说白了,没钱了小米就无法给员工发工资,运营印度市场的压力也会变大,因此裁员是必然之举。由此来看,小米在印度的裁员背后,是印度商业环境的不正常,也是小米在面临风险时及时止损的无奈之举。
罚没48亿资金后,小米会放弃印度市场吗?
有人说,如果不是印度没收了48亿元资产,或许小米也不会走到裁员这一步。毕竟,小米一直非常重视印度市场,自进军这一市场后,不仅接连建立了7座工厂,还给当地提供了两万多个就业岗位。而且,此前还有消息说小米家电与汽车业务都要布局印度,如今,小米却直接选择在印度大规模裁员,显然已经说明其在印度的业务有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人也对小米在印度的前途感到担忧。因为印度新规要求,小米等中企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位,应由印度籍人士担任。从这条规定不难看出,如果将高层都换成了印度人,用不了几年,这些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就会成为受印度人掌控的印度本土企业。这么来看,小米最后可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
有人感到很疑惑,如果是这样的话,小米为何不退出印度市场呢?客观来说,就当前的情形,小米估计很难立刻选择退出印度市场。一方面,小米已经在印度辛苦打拼了将近十年时间,而且,印度已经成为小米最大的海外市场,其中利益关联复杂,要想小米放弃可能比割肉还要痛上许多。
另一方面,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小米也不得不寻找更多的出路,而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坐拥13亿庞大人口,其市场发展潜力和人口红利显而易见,这是小米无法割舍的。换个角度思考,若是小米就这么走了,空出来的市场份额也会被其他大厂吞下,近十年的布局就也满盘皆输了,这显然是小米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进一步来说,印度苛待外企也不是近年来才产生的问题,而是一直存在。在过去的几年里,印度对外企的罚款就屡见不鲜。公开资料显示,包括纬创、通用、福特、宝马、沃达丰、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诺基亚、三星、IBM、亚马逊、谷歌、微软等众多跨国巨头都遭遇过印度的巨额罚款。
据媒体报道,在印度注册的500多家外企,截止到2022年已经撤退了将近三分之一。无疑,印度这样的罚款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企业逃离印度的原因。但为什么小米还没有选择放弃印度市场?或许正如我们上文所说,这是小米的一种战略性收缩策略,也或许是小米认为这件事还有回旋的余地。
总之,不管是“退”还是“不退”,小米在印度的经营风险都已经越来越大,至于应该如何突破这个困局,则是小米必须要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