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政府再度挥舞关税大棒,继加拿大与墨西哥之后,特朗普这次又瞄准了"东大"。10%的额外关税看似不高,但对于利润率本就不高的制造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一时间,"东大"从事出口加工的企业老板们纷纷愁眉不展,抓耳挠腮苦想应对之策。
躲不过的"贸易飓风",企业如何做好"避险"?面对来势汹汹的关税政策,"东大"的企业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有道是:"料敌从宽,唯有做好万全准备,才能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以下是专家的几点建议,或许能帮企业渡过难关:
1. 多元化市场战略: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美国市场固然重要,但世界很大。与其在一棵树上吊死,不如多栽几棵树多个选择。东南亚、欧洲、非洲、拉美,哪里不是一片沃土?扩大市场版图,不仅能分散风险,还能开拓新机遇。
2. 产业链转移:“曲线救国”也是一条出路
当然,如果你的企业实在无法直接应对高关税,不妨考虑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第三国。目前,越南、墨西哥等地已成为热门选择。虽然前期投入不小,但从长远来看,未尝不是一招妙棋。
内功修炼:提升竞争力才是王道关税只是外因,真正的竞争力还是要修炼“内功”。"东大"企业要想在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还需在以下方面下足功夫:
1. 科技创新:打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是应对关税战的上上之策。试想,当你的产品独一无二时,10%的关税又算得了什么?
2. 品牌建设: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华丽转身
"东大"制造早已闻名世界,但至今大多还停留在代工阶段。我们何不趁此机会,化压力为动力,加速品牌建设?打造自主品牌不仅能提高利润率,还能增强议价能力。
危中有机:关税挑战或成转型契机每一次危机都是机遇。也许,这次关税风波正是"东大"企业转型升级的绝佳时机。
1. 智能制造:拥抱工业4.0,提升生产效率
推动产业升级,投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从长远来看,这笔投资绝对值得。
2. 服务升级:从单纯制造到"制造+服务"模式
当前,产品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我们不妨另辟溪径,在服务上做文章。比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打造产品+服务的闭环生态,让客户需要你、离不开你,形成一条商圈生态利益链,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