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校长张干要给毛泽东记大过!36年后主席评价:他很有能力

丁一丁北 2024-11-23 22:10:37

1915年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风波正起。校长张干正准备给一名叫毛润之的学生记大过,原因是这个年轻人带头反对学校增收学费,还写了一篇措辞严厉的文章。谁能想到,这个差点被开除的学生,日后会成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更令人意外的是,36年后,这位曾经的"问题学生"已是开国领袖,却对当年要给自己记大过的校长赞誉有加:"张干这个人办事果断,很有魄力,是个很有才干的人。"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这对曾经的"对手"产生了如此微妙的关系转变?

一、驱张风波始末

1914年深秋,湖南教育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本独立的湖南第四师范与湖南第一师范合并,新school的牌匾上赫然写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几个大字。

张干,这位年仅三十出头的年轻校长走马上任。他身着青衫,踏着湖南的晨露,带着一腔办学热忱走进校园。彼时,一个叫毛润之的青年,也从第四师范转入这所新校园。

张干初到任时,就定下了严格的校规。他要求学生们按时出勤,不得随意外出,更设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这些规矩在当时的湖南,可谓是开风气之先。

1915年初春,湖南省议会通过一项议案,决定从下学期起,每名学生需要增交10元学杂费。这个数目在当时并不小,相当于半年的学费。消息传开,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一师的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学校为了改善伙食,有人说是为了添置教学设备,更有人说这笔钱最终会进入某些人的腰包。正当众说纷纭之际,一个消息在学生中间传开:这个提议竟是出自张干之手。

就在这时,一篇题为《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当前弊政》的文章在学生中间悄悄传阅。文章言辞犀利,直指张干"对上奉迎,对下专横,办学无方,贻误青年"。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在校园里掀起轩然大波。

张干很快得知此事。通过调查,他发现文章出自八班学生毛润之之手。这位年轻的校长立即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要给毛润之等17名学生记大过处分。

消息传出后,学校里的进步教师坐不住了。教授伦理学的杨昌济先生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找到张干,说:"这些孩子都是可造之材啊!"紧接着,徐特立、方维夏等多位教师也纷纷表态,希望学校能够从轻处理。

更让张干始料未及的是,学生们并未被处分震慑。相反,一场声势浩大的"驱张运动"在校园里爆发了。学生们贴出大字报,举行罢课,要求撤换校长。

这场风波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期间,不仅一师的学生参与其中,就连其他学校的学生也纷纷响应。张干发现,自己已经难以控制局面。

正当事态愈演愈烈之际,一位老教师找到张干,悄悄告诉他:"军阀当局已经注意到这件事了。"张干闻言,神色凝重。他深知,如果军阀介入,事情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最终,张干选择了主动请辞。在离开学校的那天,他整理好办公室的物品,静静地走出校门。此时的他不会想到,这场风波竟成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二、张干的教育理念与为人

在湖南教育界,张干可谓是个特立独行的人物。1908年,年仅24岁的他就考取了清朝的贡生,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同年,他被派往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便立志要改革湖南的教育体系。

张干的办学理念颇具特色。他认为,教育应当既重视传统文化,又要吸收新式教育的精髓。在他的倡议下,湖南一师不仅开设了国文、历史等传统课程,还增设了体育、音乐、美术等新式课程。

1914年,张干在湖南一师推行了一项独特的制度:每周三下午,学校不上课,专门用来举办学生讨论会。在这些讨论会上,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表对时事的看法。这个制度在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可谓开风气之先。

有一次,一位学生在讨论会上批评清朝的科举制度,言辞激烈。有老师建议处分这名学生,张干却说:"让学生说话,比让学生沉默更重要。"

在教学管理上,张干也别具一格。他规定每个月要举行一次全校教师会议,讨论教学问题。会议上,不分资历高低,人人都可以发言。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湖南一师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1915年初,张干注意到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太少。他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终于为学校添置了两千多册新书。其中不乏《天演论》《新民说》等进步书籍。

在生活中,张干也显示出其独特的性格。每天清晨,他都要在校园里巡视一圈。看到垃圾,他会亲自弯腰捡起;遇到病了的学生,他会亲自送去医务室。

张干对学生的关心,还体现在一个细节上。当时学校的伙食很差,有些学生因为吃不饱而上课打瞌睡。张干发现后,立即改革了伙食制度,增加了肉食供应。

然而,张干的处境并不轻松。一方面,他要面对军阀势力的压力;另一方面,他还要应对学校内部的各种矛盾。在处理增收学费风波时,张干其实是被迫执行上级的命令。

1915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张干在办公室收到了一封信。信是军阀当局发来的,要求他严格管控学生的言论。张干将信放在桌上,久久未动。第二天,他在校务会议上宣布:"学校的讨论会继续举行。"

这样的选择,让张干在军阀当局那里落下了"不听话"的印象。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直到被迫离开湖南一师。

离开学校后,张干并未放弃教育事业。他在长沙城南开办了一所私塾,继续教书育人。每当有学生考上大学,他都会亲自送行,叮嘱他们:"读书是为己,更是为国。"

三、张干隐藏的抗日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干的教育生涯迎来了转折。当时他已不再担任湖南一师校长,而是在长沙城南经营着一所私塾。一天,几位学生急匆匆地跑来,告诉他日军已经侵占东北三省的消息。

从那天起,张干的私塾暗地里多了一项特殊的"课程"。每周五的晚上,他都会组织学生们阅读关于抗日形势的报纸和刊物。这些材料都是他托人从上海秘密运来的。

1935年春天,一位穿着朴素的青年来到私塾,自称是上海某进步报社的记者。张干很快发现,这位"记者"其实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从此,私塾成了传递抗日情报的秘密联络点。

张干将重要文件藏在课本夹层里,把密信放在墨盒底下。每当有人来取,他就假装在讲解课文。就这样,许多重要情报通过这所不起眼的私塾,传递到了抗日力量手中。

1937年,长沙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一天深夜,张干收到消息,说有一批受伤的抗日志士需要藏身之处。他立即将私塾后院的柴房收拾出来,暗中收留了这些伤员。

为了掩人耳目,张干白天照常教书。晚上,他就带着一些信得过的学生,轮流照料伤员。期间虽然有人举报,但由于张干在当地德高望重,官府的人来查看时也只是走走过场。

1938年,日军开始轰炸长沙。张干没有逃离,而是将私塾改成了临时医院。他请来几位懂医术的老友,专门救治被炸伤的平民。同时,他还组织学生成立了一支救援队,在空袭时帮助老弱妇孺躲避。

有一次,日军的飞机在私塾附近投下炸弹。爆炸声刚过,张干就带着救援队冲出去救人。他们在废墟中救出了十几个幸存者,其中包括两名重伤的儿童。

1940年,长沙大火,烈焰吞噬了大半个城市。张干的私塾也未能幸免。但在大火之前,他带着学生们抢救出了所有的伤员和重要文件。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张干将私塾的地窖改造成了地下印刷所。这里不断印制出各种抗日传单和进步刊物,再由学生们秘密散发到长沙各处。

更令人称奇的是,张干还利用自己在教育界的人脉,组建了一个秘密的教师联络网。这个网络不仅传递情报,还帮助许多进步青年躲避国民党的追捕。

直到抗战胜利,张干的这些抗日事迹才渐渐为人所知。当年那些受过他帮助的地下工作者,后来纷纷回来看望他。他们说,没想到这位温文尔雅的老教师,竟然做了这么多惊心动魄的事。

四、张干与湖南教育改革

1920年代初,张干离开湖南一师后,并未就此沉寂。他在长沙创办了"岳麓讲习所",这是一所独具特色的新式学堂。讲习所不同于传统学堂,既教授新学,又不废除旧学,开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在岳麓讲习所里,张干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课堂上不再是老师一个人讲,而是由学生轮流上台发言。这种教学方式在当时可谓是革命性的创新。

1923年春天,张干在讲习所首次引入了"实地考察"的教学方法。他带领学生们走出课堂,到长沙的工厂、农村去调查研究。一次,他们走访了湘江边的一家纺织厂,学生们亲眼看到了工人们的生活状况,这让课本上的知识变得生动起来。

张干的教育改革不止于此。他在讲习所设立了"学生自治会",让学生们参与学校管理。每周都要召开一次全校大会,讨论学校的各项事务。这种民主管理的方式,在当时的湖南教育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25年,张干又创办了"湘雅专修学校"。这所学校的特点是面向社会各界招生,不限年龄,不限性别。当时有一位年过五旬的老人来报名,张干不但接收了他,还特意为他安排了适合的课程。

湘雅专修学校还开设了湖南第一个女子教育班。在那个女子难以接受教育的年代,张干坚持男女平等入学的原则。他常说:"国家要强,女子教育不可落后。"

1927年,张干提出了"化整为零"的教育思路。他将湘雅专修学校分成几个小型教学点,分散在长沙各处。这样一来,更多的人能够就近接受教育。这种做法后来被湖南其他地区效仿。

在教材编写方面,张干也有独到之处。他主编的《湖南乡土教材》,将当地的历史、文化、地理融入教学内容中。这套教材在湖南省内广受欢迎,一度成为各学校争相采用的范本。

1930年,张干在长沙举办了一次教育研讨会,邀请全省的教育工作者参加。会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强调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次研讨会对湖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干的教育理念中最有特色的是"因材施教"。在他的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一本"成长记录册",记录着学生的特长和不足。老师们根据这些记录,为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到了1935年,张干的教育改革成果已经显现。他培养的学生中,有的成为了教育家,有的成为了革命家,更多的人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位湖南教育改革家的经验。

五、张干晚年与毛主席的书信往来

1949年冬天,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件送到了张干手中。信封上的笔迹让这位年迈的教育家愣了一下,这分明是当年那个"闹事学生"的字迹。信中,毛主席亲切地询问他的近况,并邀请他参加次年的国庆庆典。

1950年春,张干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信中不仅详细回顾了湖南一师的往事,还谈到了他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些想法。主席很快就回信了,信中说:"您当年的教育理念,现在看来非常超前。"

两人的通信逐渐频繁起来。1951年,张干在信中提到湖南农村教育落后的问题。主席立即批示相关部门,要求重视农村教育发展。随后,湖南省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扫盲运动。

1952年夏天,一场特别的"课堂"在中南海举行。张干应邀来到北京,与毛主席进行了一次长谈。两人从湖南一师的教学方法谈到新中国的教育方向,又从传统文化谈到现代教育。这次谈话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

让张干没想到的是,主席还特意请来了当年湖南一师的几位老师。大家围坐在一起,重温往事,畅谈未来。席间,主席多次提到张干的教育理念对他的影响。

1953年春节前夕,张干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本毛主席亲笔题词的《论教育》。扉页上写着:"赠张先生,以表师生之情。"这本书成了张干晚年最珍贵的收藏。

在给主席的回信中,张干谈到了自己对教育工作者待遇问题的看法。主席看后,立即责成教育部研究提高教师待遇的方案。这一建议后来被写入了相关政策文件。

1954年,张干已经80岁高龄,但仍在关注教育事业。他给主席写信,建议在农村推广"半工半读"制度。主席对这个建议很重视,让人专门调研论证,最终在全国推广实施。

1955年的一天,主席在百忙之中抽空给张干写了一封信,询问他对培养革命接班人的看法。张干写了一万多字的长信作答。这封信后来被作为重要参考材料,用于制定教育政策。

1956年春,主席派人送来了一套崭新的教学用具,这是专门为张干订制的。原来主席得知张干仍在义务教书,特意安排人送来这份心意。

到了1957年,两人的通信内容更多地转向了教育理论的探讨。张干在信中写道:"教育之道,贵在启发。"主席对这句话深表赞同,并在多个场合引用。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张干整理出了与主席往来的全部信件,装订成册,并在扉页上写下:"教育报国,终身不渝。"这本信集,见证了两位教育者超越时代的思想交锋。

1 阅读:14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