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又不会怀孕,我用啥避孕套?”
最近,一个热搜又“亮瞎”了叔的眼,事情是这样的:
79岁的大爷因慢阻肺反复发作入院,频繁感染引起医生怀疑,最终确诊为艾滋病。被问及感染原因时,他表示丧偶十多年来,偶尔会外出寻求生理需求,但因双方年纪都大,从未想过使用避孕套,更没想过有患上艾滋病的一天。
新闻来源:羊城晚报
艾滋病的凶险程度,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发病后致死率很高。
从它出现至今,各类预防措施及预警也从未消失过,可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中招?
其实很多人跟新闻中的大爷一样,都没意识到艾滋病离我们并不远,特别是发生高危性行为时!
众所周知,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
血液传播主要通过共用注射器、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输血等途径传播。而母婴传播则是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母乳喂养将病毒传给婴儿。
随着血液管理以及母婴阻断技术的成熟,输血和母婴渠道的风险已大幅下降。
但在一些非法医美或文身操作中,如果器具没经过严格消毒,病毒就可能通过血液传染。此外,共用剃须刀、眉刀等也可能造成感染。
还有部分感染来源于医生、护士、警察的职业暴露。
而目前最易让人轻视、传播比例最高的一大传播途径是——性传播。
据中国疾控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2.9万例。每月新增约4000例,预计年底增至135.5万。
在这些新感染者中,98%以上通过性传播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人和老年人是艾滋病占比相对较高的“两头翘”人群。
年轻人性观念更加开放,也意味着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在多巴胺、血清素、内酚酞...一众快乐激素的促使下,许多人决定为快感铤而走险。
这也让他们成为了“中招”的主力军:《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显示,2023年共报告3010例15-24岁青年学生艾滋病例。
这一数字看起来少,但从2010年的794例上涨到现在,已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除了年轻人,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也在持续攀升。
据中国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新报告病例中,50岁及以上占比从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老年人与性需求间很难联系起来,但事实恰好相反。
一些得不到性满足的老年人会求助于价钱便宜的性服务。
从历年来警方扫黄案件来看,部分性服务价格低至20到50元/次,他们的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和农民工。
更可怕的是,这些性工作者不会主动要求客人使用安全套,许多老人也认为自己丧失了生育能力没必要做安全措施,以至于埋下祸患。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一论文指出,我国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存在 3 个基本特征:
艾滋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半年到10年不等,少数可达15年。而且症状具有隐匿性和多样性,最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常见疾病。
特别是缺乏艾滋病防控意识的老年人,很多时候,他们身上出现症状,认为只是老年病或皮肤病,没有及时确诊,以至于发现时已到艾滋末期,死亡风险也高于其他年龄层感染者。
因此,如果你有高危性行为,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上有没以下问题:
感冒或流感样症状:不明原因的热是艾滋病早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反复发烧,喉咙痛、肌肉酸痛、盗汗等症状,由于跟感冒或流感症状相似,很容易被误诊。
区别点在于,普通感冒或流感有自限性,一般在7天内可缓解。而艾滋病急性期(感染后2-4周)带来的发热症状可能持续数周,并伴随淋巴结肿大。
皮疹和皮肤问题:包括全身性红斑、皮疹、瘙痒、皮肤干燥等,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普通皮肤病或过敏反应,但普通皮炎在治疗后会痊愈。
而艾滋病的皮肤病变,多见于躯干,通常在感染急性期出现,难以用常规治疗消退。
口腔溃疡:如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这种症状在艾滋病患者中非常常见,但容易被误以为是普通口腔溃疡。
区别点在于普通溃疡较小且易愈合,复发频率低。而艾滋病相关溃疡多发且顽固,常伴随严重疼痛及二次感染。
首先,回想一下,你有没存在以下艾滋病病毒暴露情况?
如果有,需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报备并申请艾滋病阻断药。
一般来说,在发生高危行为后的72小时内应尽早服用阻断药,最佳时间为暴露后的2小时内。
这是因为HIV病毒在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扩散到全身,尽早服用可以有效阻止病毒的复制和扩散。
如果没有高危行为,但不知其他途径上有没中招,可以前往医疗机构或购买自检试剂检测。
目前自检试剂检测法有血检法、唾检法和尿检法:
需注意的是,HIV感染存在窗口期(2-12周),即从感染艾滋病毒到体内产生足够量的抗体或抗原,直到能被检测工具检测出来的时间段。
一般在高危行为第3周后可开始检测,第6周后测比准确,但在3-12周里就算结果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需在窗口期后再检测一次。
如果是经常接触高危风险的人,建议每三个月测一次。
当然,洁身自好远离高危行为是最保命的方法。
我们不提倡恐艾,但不意味着能放松警惕。
参考资料:
[1] 《中国青年生殖健康蓝皮书》.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2024.12.1
[2] 老年艾滋病感染者如是说,疾控部门: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占比持续上升.羊城派.2025-01-08
[3]汤后林,金怡晨,吕繁,我国老年人群艾滋病防控现状与挑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11.10
[4]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疾病预防控制局.2019-10-11
[5]周安琪.预防艾滋病——老年人也成高危人群[J].中国老年,2019(5):8-11.
[6]李高辉,康可人,黎锋,袁玉亮,王继华.基于口腔黏膜分泌物的快速检测HIV1/2型抗体方法建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3(6):46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