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一开国上将请辞,元帅与主席接连挽留,可对方却拒绝,为何?

历史学馆 2023-08-27 18:03:27
前言

1958年的一天,毛主席正在办公室内处理着政务,此时的主席忽然看到了桌上摆着辞职申请报告。

这让毛主席微微皱起了眉头,定睛一看,写这份辞职报告的人是上将朱良才,

他的这份辞职报告,让毛主席始料未及,这一年朱良才仅有58岁,他的年纪不算太大,能力也是经过了考验的,更为重要的是在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中,截止到现在还没有主动请求辞职的。

这就让毛主席感到了十分的疑惑,为此他找到了朱良才上将的老首长聂荣臻元帅:荣臻,良才同志要辞职,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接着主席又交代道:务必要想尽办法给我把良才同志留下来。

战争年代

在朱良才《自传》中描的青少年时代时,他说:

“这10年光景(1915-1925)纯系一个不闻政治的老百姓……可是所处的社会地位,自发地会产生对旧社会不满情绪,以致成为后来能够走向革命的基本因素。”

在这位开国上将的青少年时代确实是十分平淡,然而这也使他得以“厚积薄发”。

与许多老一辈的革命家相比,他的家境还算比较富裕,他的父亲名朱邦藩,是位当地的私塾先生。

朱良才家中有20亩田地,耕种收获之时有雇佣之人来劳动,可以说他家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了。

朱良才有着很高的受教育程度,他自小就在私塾里读书,14岁考入县立高等小学,后又进了衡阳诚德中学。

1925年,毛主席在湖南领导了农民运动,这让朱良才对革命有了清晰的认识,也第一次见到了伟人风采,他当即便参与到其中。

在这次运动中,由于他身负才学选为本村农会委员。

1927年,在革命形势最为险峻的阶段,朱良才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之后的几年他一直忙碌于朱德手下。

1928年年初,他以组织部长的职位参加湘南起义,之后又在4月跟随朱老总一同上了井冈山。

到这里时,他被被任命为红四军军部的第一任秘书,也就是朱德与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

在那段时间,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何为革命精神,并以他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毛主席和朱德写下了《一根灯芯》和《朱德的扁担》。

《一根灯芯》是讲毛主席夜读的故事。

主席一直以来有着读书的习惯,每天都会在白天忙碌完以后,读书到深夜。

在那个年代没有电灯之类照明物,无奈下主席只能用两根灯芯才可以勉强照亮书上的文字。

为了节俭,毛主席他又将两根灯芯剪到了一根,在黑暗中勉强读书。

而《朱德的扁担》讲是,当时朱德元帅在井冈山上挑粮食的故事。

当时红军刚上井冈山,在根据地建立时缺粮少水,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自告奋勇的去下山挑水挑粮。

而这时已43岁的朱德,竟也混到了这些年轻人中,每天走着几十里的山路,与大伙一同去挑水挑粮。

也正是这段与两位伟人一起生活的时间,让朱良才逐渐成为一名坚定地无产阶级革命者。

1929年,朱良才跟随毛主席、朱德到了赣南、闽西,建立起根据地。第二年,他便被任命为红一方面军第9师政委。

在一次反“围剿”战斗中,朱良才指挥部队作战时,被敌军击断了右臂,鲜血不断的流着。

这时战士们急忙将他送去医院治疗,然而当时红军医院的医疗设备和技术都不足以满足动手术的条件,无奈下只能采用土法接断臂。

恰巧当时前方战事频发,这也让身处医院的朱良才会时常惦记着部队的作战训练和政治工作。

在伤口还未痊愈的情况下朱良才就回到了部队中,见到了此时担任红军总政委的周总理。

总理看到朱良才用绷带吊着的右臂,急忙走上前,关切的询问:“伤好了吗,你就回来了?”朱良才笑道:“报告政委,身体都好多了!”

可是这时的周总理看到朱良才右臂还有着伤,就劝他等痊愈后再上战场。

“我宁可战死疆场,也不愿再躺病床。”这是朱良才的回答。

见他坚决要上战场,周总理有些动容了,沉默许久,总理才说道:“有个任务,我让你来完成。五军团15军军长李云清是从宁都暴动一路过来的同志,云清同志是学生出身,没指挥过几次战斗,现在组织任命你为15军的政委,你得去帮帮他。”

朱良才得到周总理的任命后,立即就去往了15军,刚一到任他就率军参加了赣州战役,在战斗中,朱良才身先士卒到最前线,率部抵抗敌军,最危险时,他亲率大刀队与敌军短兵相接。

这一次朱良才等部誓死阻止敌援军,让主攻漳州的红三军团免遭强敌加攻的危机。红15军也在战火中逐渐成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

1933年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朱良才被授予了二等红星奖章。

1937年,西路军遭遇惨败为能够保存革命力量,朱良才等人奉命去牵制敌军,战斗到最后时刻,朱良才身边仅留下了10多位战士,这些战士也遭到了敌军包围。

他们在小沟壑中徘徊了4天,那段时间朱良才等人弹药,也没粮食。

为能够填饱肚子,战士们也只能把骡子杀了吃,可那个年代又哪里有烤肉箱,只能去吃半生不熟的骡子肉。

然而尽管如此,肉也有归吃完的一日,为赢得一线生机,朱良才决定带领战士们去山下,行至半山腰时,已没有弹药的朱良才几人再度遭遇敌,这让他们不得不开始撤退。

最终几人还是因为体力透支,被敌人给抓住了。

好在对方看到朱良才他们全是伤员,放松了警惕,这才让朱良才等人逃出关押。

逃出去后,朱良才没灰心,他清楚尽管说西路军已经是失败了,可是党组织依然在,毛主席也在。

我一定要去找到部队,也一定要去找到组织。

这是开国上将朱良才的呐喊。

从这时起朱良才开始了他的乞讨之行。

乞讨路途遥远也艰辛,在这个过程中朱良才曾遇过两次马匪,不过都被他机智地给躲了过去。

在乞讨第36天时,来到达了部队所在的甘肃驻扎地 。这时的朱良才已是灰头土脸,不要说是不熟悉他的人了。就算是他身边的熟人也根本认不出他了。

凭借着一腔热血到达目的地后,朱良才他竟直挺挺的饿晕了过去。

不求功名——朱良才

1949年,北平解放后,朱良才就被调任为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

在在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时间里,他所负责的是在宣传、文化等工作。

就比如说是《狼牙山五壮士》、《民兵英雄李勇》等先进典型,全是被朱良才发掘然后展开宣传的。

对于他的工作,许多文艺工作者是这样来评价的:“晋察冀军区文艺事业的发展,与良才同志的关怀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1949年8月,在调任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不久,朱良才就因旧伤复发,额骨发炎出现了剧烈头疼现象,常常夜不能眠,当时的朱良才只能一边休养,一边工作,到1953年他的身体才逐渐好转后,返回工作岗位。

也是在这一年,毛主席发布了《关于一九五○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

此时的朱良才有着两项职务,一个是华北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还一个是华北军政大学政治委员。

主席的这份文件,让朱良才意识到了重要性,恰巧这时聂帅不在,朱良才挑起了大梁,他开始主持起了落实毛主席指示。

他将毛主席这一指示迅速的落实到了华北军区,之后军区又针对这一个建议,在北京召开了会议,不久,在这一指示落实下来以后,进而影响到了全军。

日以继夜的忙于工作,时间长了,朱良才最后还是给病倒了,他那近1米7的身高,此时已是瘦的不到90斤了。

可尽管如此,他依旧交出了一份令所有人满意的答卷。

《人民日报》就朱良才事迹进行了报道,毛主席得知消息以后,当着众多领导的面,对聂帅夸赞起了朱良才,主席说:“对党给予的指示,有些同志是雷打不动,充耳不闻!而良才同志是闻风而动,很有头脑!”

聂帅与朱良才相交多年,他也一向十分欣赏这位干实事的干部,听到主席夸赞自己部下,也很高兴,不由得补充道:是呀,良才同志向来如此,他对组织上的指挥与执行都表现的很坚决。

1954年,朱良才担任华北军区副政委不久,军区便更名为北京军区,开始由杨成武将军担任司令员,他则为治委员。

1955年授衔仪式上朱良才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57开国上将中一员。

接着朱良才在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努力发扬着人民军队的传统,坚持以基层党支部为基础,取得了卓越成绩。

1956年7月,此时正值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之际,一本名为《星火燎原》的革命回忆录在军委的准备下开始编写。

得知消息的朱良才当即就将《朱德的扁担》和《一根灯芯》这两个故事给拿了出来,送到了军委手中。

1958年9月《星火燎原》正式发行,尽管说朱良才提交的两个故事篇幅不长,可是却生动精彩,令人动容,很快就吸引来了各省各市的教育部门。

这些教育部门都想让朱良才把这两个故事收进小学课本中,朱良才十分爽快的答应了下来,可是他也提出了条件:一不准去署名作者,二是不可以去谈稿费。

按他的话讲就是:故事记述的是毛主席与朱德元帅,又不是在谈我,那干嘛还要去署我的名字嘛!要记,那也得是记毛主席和朱德元帅的名字!我们教育后辈,谈钱干什么。

从《朱德的扁担》被选入到小学课本到现在,在过去的这段岁月中,仅是可查的35年里,《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就被101次选做了全国小学、初中、特教、成教和教参中的语文课文中。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仅仅去说小学课本,那也有好几亿的印刷量了。可朱良才,却是一分钱的稿费他也未曾去收取过。

然而就在他因为这两个故事再一次名声大噪,中央准备给他升职时,他却提交了辞职报告。

当天的毛主席正在办公室内处理着政务,忽然他看到了桌上摆放的辞职申请报告。

这让毛主席微微皱起了眉头,定睛一看,写这份辞职报告的人是朱良才。

他的这份辞职报告,让毛主席始料未及,这一年朱良才仅有58岁,他的年纪也不算太大,能力也是经过了考验的,更为重要的是在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中,截止到现在还没有主动请求辞职的。

这让毛主席感到十分疑惑,就找到了朱良才老首长聂荣臻那里

主席说道:荣臻,良才同志忽然要辞职,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

在与聂荣臻告别之际,毛主席又再次嘱托道:务必要想尽办法给我把良才同志留下来呀。

当聂荣臻去拜访他的这位许久未见老部下时,一进门就清楚了朱良才请辞的原因。

此时的朱良才气色十分的不好。用面如枯槁,神情憔悴去形容他也并不过分。

当看到聂荣臻以后,朱良才尽管是很想撑起病体与老首长打招呼,可此刻的他却力不从心。

见状聂荣臻摆了摆手,示意不用那么客气,接着聂荣臻就询问起了老部下身体状况,在得知此时的他确实无法工作后,就告知朱良才:

工作方面的事,你先不用去管,我们来帮你做,可以不用去辞职,等你身体好些了以后,再回来也不迟。

然而,朱良才却是拒绝了聂荣臻的挽留:

我现在是担任着正职,可我这病不允许去让我再去多抓工作,这对咱们军队工作展开是存在影响的,那该怎么办呢?

只可以让更年富力强的同志上来继续干,我则是去休息养病,待我的病好以后再出来工作。

说到这里时朱良才停顿了一下子,然后他才继续饱含深情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革命总归是要有后来人的嘛,我现在这样的身体,就该去把位置腾出来,留给年轻人,这才会对革命事业有好处。”

在聂荣臻劝说无果后不久,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杨勇也开始上门劝说了起来:

他说:军区这边的工作,由我来负责处理,你先养病,等身体病好了再回来,你我一同共事。

可面对着杨勇的好意,朱良才这一次依旧没有答应下来,他更多的是担心繁重的军务会把杨勇的身体给累垮,再说自己只去挂个头衔,就心安理得的待在家中,那太对不起党与人民了。

面对着众多同僚的劝说,朱良才全部选择了拒绝,到最后,他的妻子李开芬也劝说起了他。

妻子的话并没有动摇朱良才的决心,他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都是从死人堆中爬出来的人,是战争年代的幸存者。我们手里的权利是党和人民的,这不是我们的个人的私人财产。

话已至此,毛主席也清楚了这位开国上将去意已决,于是便批准了他的辞职申请。

当再次见到朱良才时,毛主席打趣道:“你这个朱良才呀,其他人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你到好这是能拉屎又不占茅坑呀。”

晚年朱良才

尽管说朱良才辞职了,可他依然是共和国上将,中央考虑到他一生为革命呕心沥就没有收回对他的所有生活待遇。

图丨朱良才、李开芬夫妇

以前朱良才担任军区政委时是什么样子,在他退休后依然还是什么样子。

然而朱良才却是拒绝了,他说:“现在的我我已经不是政委了,那我就没理由再去占据这些优厚待遇。还请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将我现在的这些待遇全部给收回去吧。”

在朱良才想来,担任北京军区的政委,那是他价值的体现,可这份价值的一切物质回报,都是身外之物。

他这人从不看重这些。

在退休在家以后,朱良才的日子也变得清闲了许多,他有时会能走出家门,与附近的老头老太太一同下下象棋,聊聊新中国的往事。

他的生活变得十分低调,吃穿用度也与寻常老百姓没有两样。任谁也不会料想到这个平平无奇的老头,竟然是位开国上将。

也曾有领导考虑到他家院墙有些矮,对他的安全会产生不利情况,为此军区领导多次想给他加高院墙,可是全被朱良才给拒绝了。

他是这样讲的:“我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要做到问心无愧,不可能会有群众来害我。此外,加高院墙也会影响到我旁边邻居的光线,这如何可以只因为要照顾我,就要去让老百姓吃亏呢?”

他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每一次乘车回来以后,为不影响胡同口观棋群众,朱良才都会让司机去把车停放在外面,然后他则是下车走回他的院子中。到晚上,胡同口的棋局散了以后,他才让司机把车开回来。

之后他家周围的邻居们还笑称他为“人很好的老头”。

1988年7月30日,邓小平宣布了对835名离休的干部,授予了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而此时的朱良才便荣获了其中的一枚。

1989年2月22日,89岁的朱良才在北京逝世。

得知消息的聂荣臻不禁流下了泪水,他拿起手中的笔给朱良才的夫人李开芬写了一封“悼念信”:

“现如今,良才同志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忠诚的老战士、老党员,我们也失去了一位亲密的老战友……我们都感到万分难过。只能化悲痛为力量,振奋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在他追悼会那天,除却一些革命的老同志来送行外,还有许多百姓来自发前来送行。

在追悼会后,便按照他遗愿,将其骨灰埋在了井冈山上。

0 阅读:0
历史学馆

历史学馆

温一壶酒,煮一杯茶,请君暂座儿,听我道尽那茫茫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