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区别很大,父母要及早培养

百合妈妈读心理 2020-05-23 16:12:23

文|百合妈妈

美国曾有一项研究表明,那些成年后有成就且过得比较幸福的人,都有一个重要的相似之处:他们从小就会做那些看似琐碎的家务。

《正面管教》也积极倡导让孩子从小参与家务,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归属感、价值感与成就感。做家务的意义已经远远不止是一项体力劳动那么简单,所以,让孩子承担家务,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来说都大有裨益。

先来看几个常见的场景:

场景1:中午,妈妈正忙着做午餐,突然接到快递员的电话,网上购买的几套书籍送到了。

“阳阳,你到楼下取一下快递,妈妈让快递员叔叔把书先放到物业了!”妈妈冲9岁的儿子喊道。

“为什么是我去取,你不能去取吗?”阳阳不愿意去取。

妈妈边炒菜边说:“妈妈正忙着呢!一会儿你不吃饭吗!”

“行、行!我一会儿去拿!”阳阳正在客厅看动画片,随便应了妈妈一声,却没有动。

妈妈一再地催促他,他很爽快地答应着,却始终没有行动。直到妈妈做好午餐,阳阳也没有把快递取回来。

最后,妈妈非常生气地说:“你总是这样,让你做一点小事都不能做!妈妈这么忙,你就不能替妈妈分担一点吗!”妈妈边抱怨着,边自己下楼去取。

场景二:“甜甜,你去学校的时候,顺便把门口的垃圾扔一下!”11岁的女儿准备出门去上学,妈妈安排道。

“好的!我尽量吧!”甜甜诡秘地一笑,她很奇怪妈妈最近怎么像变了一个人,以前从来不让她做任何家务的,对此,她已经习以为常。

妈妈参加了一个家庭教育课,知道了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处,所以,最近常常安排甜甜做事情,但是甜甜却总在敷衍。

毫无疑问,结果是垃圾依然像过去一样静静地躺在门口,没有被带走。

场景三:妈妈让10岁的乐乐给洗好的运动鞋穿一下鞋带。乐乐正忙着做手工,“妈妈,你帮我穿一下吧!穿鞋带太麻烦了,我弄不好!再说,我正忙着呢!”

“你的鞋子,你自己负责,你先穿鞋带,穿好了再做别的事情!妈妈有事出去,你最好在妈妈回来之前把鞋带穿好!”乐乐有点不高兴,继续做手工,妈妈则出去忙别的事情了。

当妈妈忙完事情回家后,乐乐仍然没有把鞋带穿好。

“乐乐,你真是太懒了,这么一点小事情都做不好!”妈妈很不高兴,一把提起鞋子扔了出去。

“我就是不穿,怎么了!”

妈妈的言行瞬间激怒了乐乐。紧接着就是一场不愉快的争吵。

许多父母都说现在的孩子真的是太懒了,让做一点小事情,都拖拖拉拉不愿意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从表面来看,似乎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我们常常讲孩子没有问题,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真正需要反思的是父母。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承担家务呢?

其一,父母对孩子从小的包办溺爱所致。

有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非常宠溺,什么都不让孩子做。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让孩子能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从未让孩子参与过家务。

这个问题在不同经济条件的家庭都存在。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一般会雇佣保姆来帮忙,所有的家务活都有专人去做,孩子自然没有机会“施展拳脚”。

而一些经济比较差的家庭,已经不像过去一样“寒门出贵子”了,这些父母一方面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对孩子有亏欠,所以,把所有的家务都一手承担,把孩子养的像“小皇帝”一样。

有的则没有正确的育儿知识,不懂得培养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一味信奉“读书改变命运”,只要求孩子用功读书,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用参与。

等到孩子稍大一点,觉得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不良的惰性已经养成,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父母帮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正如场景二中提到的甜甜,就是一个被宠溺对待的孩子。

这个时候,父母再想要求孩子做事情,孩子自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他们觉得只要自己不去做,父母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最后,父母就会去做,所以选择偷懒。

其二、父母与孩子陷入了权利之争。

有的父母属于权威型,喜欢命令孩子做事情,认为自己是大人,孩子就应该服从。

事实上,父母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早已意识到这一点,父母没有权利控制他们。

所以,父母的强制只会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迫于父母的权威,他们要么爽快地答应,要么顽固地对抗。

爽快地答应并非出自本心,而是孩子的权宜之策,因为他们越快答应,就能越早地摆脱父母的唠叨与说教。然后,他们不去做,父母也拿他们没办法,这会让父母产生挫败感,而他们则成为胜利者,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顽固的反抗则会激起更大的矛盾,正如场景三中提到的情形,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管理情绪,最后就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其三、因为正专注于某件事情不愿分心所致。

同大人一样,当孩子正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愿意分心、不喜欢被打扰的。

比如看了一半的故事书、动画片,做了一半的手工、画作,摆了一半的积木等等。

这时,如果父母突然要求他们去做某件事情,他们可能就会充耳不闻。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做的事没什么要紧的,可以随时放下,而应该先去做父母认为必要的事情。

其实,这样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无法专注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而且,在许多时候,当孩子在专注于某件事情的时候,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听到父母的话,虽然口头上答应着,但其实,父母的话根本就没有进入他们的耳朵,他们是听不到的,答应只是无意识的一种本能反应而已。

其四、因为没有能力完成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许多父母平时并没有专门花时间教过孩子,某件事情具体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也没有给孩子相应的机会去锻炼,所以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等到某一天,突然觉得孩子大了,才想到要让孩子去承担家务的时候。孩子只会觉得下不了手,担心自己做不好,内心又很发愁,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无法完成一件事,既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又有可能受到父母的批评,所以就不愿意去做。

想让孩子学会承担家务,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01 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

父母必须摒弃陈旧的育儿观念,放弃依靠权威与暴力的方式让孩子就范的做法。这种做法也许在短期内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远来讲是弊大于利的。

一方面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很有可能在孩子的内心埋一下怨恨的种子,等到有一天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有可能会变得极端叛逆,突然爆发,产生无可挽回的后果。

02 可以运用一些科学的育儿技巧。

这里拿场景一中的阳阳来举例分析。

妈妈让阳阳去取一下快递,在妈妈看来,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让阳阳去做并不困难,在阳阳的能力范围之内。而阳阳不去做,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承担责任的意识。

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组织家人利用家庭会议的方式来解决,把所有的家务事都列出来,然后进行讨论、分工。

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一目了然,阳阳很快就能看到,父母承担了更多、更难、更繁重的家务,让他去取一下快递是其中比较容易完成的一件事情,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了。

以后,如果想要孩子承担更难的一些家务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来研究解决。会议代表的是全体家庭成员的意见,而不是某个人的意见。来自全家的压力是有效的压力,而来自父母个人的压力则会激起反抗。摒弃了权威,更有说服力,孩子反而乐意去执行。

家庭会议只是众多育儿技巧之中的一种,常见的还有利用自然后果、合理逻辑后果、正面引导等等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实用有效的技巧,这里不再具体展开。总的来说,好的方法很多,需要父母积极去探索、运用与实践。

03 不要盲目替孩子承担责任。

那些本该由孩子来完成的事情,父母最好不要随意代办,而应该让孩子来承担责任,因为没有完成而产生的不良后果,也让孩子自己去承担。

比如,家庭会议上研究决定了,由孩子负责来扔垃圾,如果孩子没有扔,父母不要边抱怨孩子边代劳,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学会逃避责任。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分内的事,父母什么也不用说,也不用帮他做,可以在下一次召开家庭会议的时候,专门进行讨论,问问孩子他认为应该怎么办。

这样孩子就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想办法做出弥补,甚至还可能经由头脑风暴想出更好的办法来。最后,孩子就能学会自觉地承担责任,认真地完成他应该完成的事情。

世界上没有“懒”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引导的父母。

希望爸爸妈妈们都能多多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以应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育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您好!我是百合妈妈,80后职场宝妈,育儿达人。热爱读书、码字,喜欢运动、旅行。我的生活理念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智慧宝妈”。每日与您分享我在育儿路上收获的感动与成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您有什么育儿的心得与体会,也欢迎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

-END-

0 阅读:7

百合妈妈读心理

简介:用实用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和简洁温暖的文字治愈您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