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民宿内涵的演变及对我国民宿发展的启示

爱农者看闻 2024-10-01 16:56:42
作者:戴其文,代嫣红,张敏巧, 余钟又兴 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内外民宿的兴起、概念、发展历程与演化的梳理和总结,揭示民宿发展的内在逻辑、特征和规律,探讨对中国民宿发展的启示,为同行研究和民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调查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民宿演化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结果](1)民宿兴起于农户增收的动机,实质是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乡土文化和居家氛围等体验的小型住宿设施,国内外民宿发展历程相似,但所处阶段不同。(2)国外民宿发展早,进入稳定提升阶段,而国内民宿发展晚但速度快,问题比较突出,处于整合转型期。(3)各国民宿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形式、规模、服务对象、经营方式、价格、特色等方面既具有共性,又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并呈现出民宿服务功能复合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主客关系多重化、民宿产业不断壮大的演化特征。[结论]借鉴国外民宿发展模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的成功做法,提出4点启示:重视民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政策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民宿持续发展环境;探索民宿发展规律,创新民宿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强化人才支撑,做好客户经营,提升民宿产品与服务质量;科学规划设计民宿村镇,促进民宿集聚式与集群化发展。 0 引言民宿作为一种新兴住宿业态和乡村旅游新形式,因其能够让游客以更真实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体验乡村风光、乡土文化和居家温馨而受到广泛追捧。社交媒体和综艺节目的宣传更是不断提升民宿知名度,使其成为大众旅游出行的重要选择。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相关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民宿的发展。根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的数据显示,2016—2019年民宿行业房源数量、线上交易额保持高速增长[1]。民宿开发不仅推动了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2]、加快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3],也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4-6],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7]。民宿业发展成为中国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议题。然而近几年民宿的爆发式增长暴露出诸如市场混乱、政策不完善、质量低下、特色不明显等问题[4,8],严重影响了民宿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民宿理论研究滞后,造成民宿业发展虽快却理论指导不足而盲目无序。目前学术界仅从景观设计[9]、服务质量[10]、消费感知[11]、满意度[12]、空间分布[13]等某个方面对民宿展开经验研究,而对其发展历程、运行模式与演化特征缺乏系统的梳理与总结。这不利于对民宿的系统认识和深入研究,也会影响民宿业的高质量发展。 加强民宿和民宿旅游研究,推进民宿业的健康、创新、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重要命题。鉴于此,文章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研读和实地的调研考察,从国内外民宿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演化特征方面梳理总结民宿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探讨对中国民宿发展的启示,以期为国内民宿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民宿发展历程1.1 民宿兴起国外民宿的出现和早期发展源于当地农户为增加家庭收入[14],当子女外出工作或上大学时,通常会出租一间卧室给游客。伴随乡村旅游的盛行,为满足游客的住宿需要,依托于优越的自然环境而建的民宿得到发展[15]。同时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指导和助推民宿产业的科学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时代的来临为民宿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城市居民对乡野风光、乡村生活和乡土文化的向往为民宿注入新的内涵和定位,民宿成为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16]。 国内民宿的兴起和发展也有着深层次的市场需求逻辑,体现在我国居民休闲消费升级和对逆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向往[17]。在旅游大众化并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过渡的转型期,游客消费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高品质化需求对旅游行业提出新的要求[18]:重视旅游形式和内容的文化内涵,注重文旅融合,大力发展文旅产品[19]。传统的乡村旅游和观光旅游难以满足城市人群的消费需求[13],而民宿作为新兴的住宿业态,强调个性化、多元化和文化特质,契合了现代人回归自然、体验乡土文化、感受家的温馨的渴求[20]。此外,中国民宿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要作用[13]。自国务院首次提出积极发展客栈、民宿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大助推了民宿业的发展。 1.2 民宿概念国外对民宿没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Bed-and-breakfast (B&B)和homestay是两种主流的称呼。B&B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英国,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起初主要为造访者提供住宿和早餐,后演变为客人间和主客间交流的场所,并增加了其他活动和服务。homestay出现较晚,类似于家庭旅馆、家庭寄宿式民宿,多为亚洲国家使用,主要指当地居民作为主人,为游客和当地留学生等提供住宿和膳食。通过对国外典型民宿定义的梳理[21-26],将民宿总结为:为增加收入或结识新朋友,利用私有住宅的闲置房间供客人使用;除基本食宿外,在舒适的居家环境中提供家庭日常生活、相互交流和当地文化的体验服务。简单地说,民宿是将私人的家改造成商业性的家。 国内民宿因区位不同分为乡村民宿和城市民宿。鉴于民宿源于乡村且乡村民宿是主流,该文主要讨论乡村民宿。从外观形式上看,民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农家乐和家庭旅馆的升级版,但有着重要的区别。根据国内典型民宿的定义[27-32],将民宿总结为:依托地域自然和人文资源,以家庭经营为主,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乡土文化和居家氛围等体验的小型住宿设施。一般包含5个特点:(1)多数位于乡村旅游目的地或其周边地区;(2)由民房改造或新建,家庭式经营管理,规模不大;(3)依托于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或特色的乡土文化;(4)硬件设施和服务活动分别通过设计艺术和民宿主服务体现出地方特色;(5)具有一定的主题,如休闲娱乐、田园康养、地域文化等。 1.3 民宿发展历程1.3.1 国外民宿发展历程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和梳理,将国外民宿发展历程简略分为4个时期。非商业性质的家庭旅馆萌芽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5世纪):家庭旅馆的雏形作为一种贵族文化行为和宗教信仰而存在。欧洲凯尔特人把主动招待陌生人视为贵族标志,为其提供住宿、食物和娱乐并保障安全。住宿者向主人表达敬意并表演节目、赠送食物。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也将招待陌生人作为向上帝或神表达虔诚的一种方式。中世纪,宗教推动了欧洲家庭旅馆雏形的发展。基督徒须向旅行者提供3天的免费膳宿,伊斯兰教义也规定穆斯林须无条件接待旅行者。免费招待旅客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让业主们无力承受,商业性质的家庭旅馆逐渐被催生。传统家庭旅馆时期(6世纪至19世纪):B&B逐渐形成、获得发展并出现转型。以热情款待换取金钱奖励的做法鼓励了欧洲旅馆经营者及当地居民利用私宅提供简单的住宿,并逐渐发展为B&B的前身。早期的房间没有通风和隐私,但价格便宜。后期,房屋增加了设施并转变为专门的住宿场所,成为传统的B&B。旅行者根据熟人和社会阶层选择住宿主人。15世纪住宿加早餐的习俗及B&B被英国人认可并在欧洲广泛传播,接纳以商人、士兵和朝圣者为主的陌生人[33]。工业革命后的B&B迅速发展,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硬件设施大大改善,逐步与自然景观、当地风土民情相结合,形成一种度假模式。现代家庭旅馆时期/民宿初步发展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民宿开始形成并获得不断的发展。为增加家庭收入,当地居民利用自家空余房间经营现代家庭旅馆。二战后,经济的复苏促使旅游业迎来春天。家庭旅馆与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相结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民宿开始形成并得到进一步发展。例如英国、法国居民利用郊野城堡开发民宿旅游,吸引城里人居住。欧美国家开发农场旅游,客人可以居住在农场民宿中体验农场的生产生活。民宿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末):民宿政策不断出台,注重规范管理和质量提升。伴随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的盛行,民宿数量不断增加,对民宿构成要素和内涵的认识逐步明确,质量有所提升。各国出台一系列民宿政策,陆续成立了民宿相关行业协会,民宿由农户自发经营逐步走向政府引导的规范经营。民宿行业由“野蛮生长”步入“有序扩张”,由此衍生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民宿产业链,推动了民宿经济发展。民宿稳定提升时期(21世纪初—至今):逐步形成成熟的民宿发展模式和民宿产业体系。各国不断完善民宿发展政策,强调民宿特色,注重民宿产业体系的建立。民宿开发与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民宿旅游蓬勃发展,民宿体验形式和民宿产品多样化。民宿在管理规范、产品开发、活动设计上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各国民宿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民宿行业规模扩大,呈现出专业化、品牌化、多元化的发展特征,形成民宿聚集区和民宿产业集聚。民宿对旅游业和乡村发展的作用逐渐突显。 1.3.2 国内民宿发展历程通过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3,10,27]的梳理总结,我国现代民宿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起步、初步发展、整合转型4个阶段。民宿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01年):农家乐和客栈开始出现并获得一定的发展,民宿开始萌芽。农家乐可看作是最早的民宿雏形,初为外地客商和当地市民游玩提供餐饮,后又提供简单农事体验活动,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农家乐由四川逐步走向全国,进入第二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激发当地居民自发兴建客栈。这一时期,民宿萌芽以农家乐、客栈等形式存在,以当地居民自发分散经营为主,家庭参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房间数量少、内外部设施环境不健全,仅提供简单的餐饮、住宿、娱乐服务,无特色活动和明确主题,价格低廉。民宿起步阶段(2002—2008年):民宿雏形获得较快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民宿开始形成。农家乐、客栈等获得快速发展,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政府关注,外来经营者不断涌入。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规模扩大、市场细分、文化元素被关注。莫干山民宿的开业标志着中国民宿真正形成,民宿特征有所呈现。这一时期,民宿雏形开始注重质量并出现转型,从业人员素质有所提高,销售方式日趋多元化,产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民宿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民宿初步发展阶段(2009—2016年):民宿数量大幅增加但质量参差不齐,民宿市场混乱,特色不足。国内掀起民宿建设热潮,质量有所提升,本土特色逐渐被重视,关注度与酒店持平。民宿开始与周边产业走向融合,形成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依托互联网的在线民宿崛起并走向联盟,打破了传统酒店对旅游住宿市场的长期垄断。尽管出现了少量的精品民宿,但低端民宿占多数。民宿业缺乏规范化,经营特色不明显。民宿整合转型阶段(2017年至今):民宿业发展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开始注重规范化和精品化。民宿概念进一步普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低端民宿逐步淘汰,中高端民宿逐渐兴起,民宿市场分异加剧。民宿业发展出现整合和转型,民宿产品初步开发,文化融合进一步加强。部分民宿呈现联合经营并与多元业态结合,产业链逐渐形成,出现了民宿村落的雏形。政府更加重视并逐步引导和规范民宿的发展,少量高端民宿开始向品牌化、连锁化、定制化方向发展,民宿经济效应开始显现。 2 民宿发展特征2.1 国外民宿发展特征通过对国外典型民宿发展基本特征的比较和总结[34-35],可以看出各国民宿在形式、规模、服务对象、经营方式、价格、特色等方面均具有各自的特点,也有相同之处。老牌民宿国家呈现传统形式或传统与新型形式并存,新兴民宿国家主要是现代乡村形式。民宿规模普遍较小,除日本民宿规模稍大外,其他国家民宿呈家庭式。服务对象主要是游客和留学生,国际游客成为重要的客户群体。经营方式有副业和主业两种,日本、马来西亚的民宿由副业转变为主业。民宿价格差异较大且并非低廉。例如,英、法两国民宿价格较高,且国内价格跨度大,美国、马来西亚的民宿价格较低。各地民宿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和特色。欧洲民宿形成观光旅游、休闲农场、户外活动、家庭活动等多种体验形式,并在管理规范、产品开发、活动设计上形成了成熟的模式。美国民宿主要是休闲度假模式。亚洲民宿强调以社区居民的参与塑造绿色旅游主题。 国外民宿的蓬勃发展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重视息息相关。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归纳可知[34-40],政府直接参与民宿旅游的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政策,为民宿的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政策文件不仅涉及民宿法律的制定,还确立了民宿审查评级标准、监管体系以及奖惩措施等,保障了民宿的质量。同时,政府为民宿经营者、运营商提供各种培训,为民宿开发和经营提供贷款、补助和咨询。政府注重旅游业与民宿业的结合,引导和支持民宿产业的发展。此外,新冠疫情期间,政府为民宿提供一系列政策扶持,鼓励民宿业恢复重建,保证可持续发展。 国外民宿发展模式多样,各具特色。通过梳理归纳为“功能分散式”“多方共营式”“文化体验式”和“家庭生活式”4种典型类型,分别从民宿的功能、经营主体、主题特色等不同的视角创新民宿的经营管理[41-47]。“功能分散式”发展模式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意大利,流行于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中海沿岸国家。通过村庄或小镇资源的整合及民宿功能的布局优化推动民宿集群式发展,打造民宿村/镇。以印度为代表的“多方共营式”模式,强调多方分工合作,共同打造优质民宿,实现共赢发展,推动扶贫。以新西兰为代表的“文化体验式”模式,依托独特文化优势,将当地文化元素融入民宿建设和经营中,打造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民宿。以马来西亚为代表的“家庭生活式”模式,强调营造家的氛围,与当地社区互动,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乡村生活体验。 国外民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演化特征。首先,民宿具备复合型服务功能。由提供基本的食宿转变为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家庭生活、文化体验等多元服务,情感体验成为核心功能。民宿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和个性化特质。其次,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早期由当地居民独立经营管理,逐步发展到企业、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等主体的加入。通过分工合作和共同管理,争取到更多的支持,改善了经营管理模式。第三,主客关系多重化。主客间不仅是单纯的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易关系,还增加了情感上的关联,成为一种朋友关系。经营者注重主客互动,营造家的氛围,视游客为朋友和家人,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活和文化交流。第四,民宿产业逐渐形成。民宿由住宿业态发展成一种产业,由此衍生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民宿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推动了民宿经济发展。 2.2 国内民宿发展特征国内民宿经过10余年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演进,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发展较好的民宿或民宿发展较好的地区呈现出以下发展特征和趋势。由依附于景区的住宿替代和补充逐步发展成为后现代休闲旅游的重要产品,由提供食宿服务的住宿设施发展成为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自然、文化、居家体验的新型旅游吸引物,并逐步发展成为潜在的民宿旅游目的地,表现出由旅游民宿发展为民宿旅游的趋势。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不仅是简单的商业交易关系,还增加了一定的情感联系,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民宿投资主体趋向多元化,呈现出个体、集体、企业、政府等合作经营的模式。民宿经营目标定位逐渐明确,细分市场逐渐形成。民宿主题模块出现分化和融合趋势。发展成熟、内容丰富的主题模块出现分化,例如童话民宿分离出亲子民宿。相关主题出现融合,比如运动与民宿、餐饮与民宿。民宿分布也发生深刻变化,由起源于旅游景区及其附近的乡村,逐步向景区周边和外围蔓延扩散。早期民宿主要出现在热点知名景区,后逐步向普通景区延伸,并由乡村走向城市。民宿的分布形态由分散走向集聚。早期由当地农户分散经营,呈孤立散落状态,后逐步走向集中。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多方主体共同经营管理下,少量民宿村落雏形开始显现,并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和溢出效应。 3 启示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外民宿发展模式、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的成功做法,为国内民宿管理机构、投资经营者和政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促进国内民宿的高质量发展。 (1)重视民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政策体系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民宿持续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政府对民宿的引导和支持作用,推动民宿规范化和品质化发展,发挥民宿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效应。首先,制定和完善民宿法律法规。界定民宿概念,为民宿的合法性提供法律依据。在现有行业标准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民宿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包括民宿审查标准、评级体系、监管制度及违法违规的惩罚措施。评估民宿发展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民宿发展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保障民宿质量。其次,制定民宿发展规划并提供管理咨询、土地财税、奖励补助等政策和措施。结合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国家战略,制定民宿发展规划。将民宿开发和民宿产业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并落实到地方和行业发展规划中。引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构建民宿发展的运行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推动民宿产业优化升级。重视贫困地区的民宿开发,促进共同富裕。制定针对性的民宿用地保障政策,推动民宿项目逐步落地。对民宿开发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经营者提供奖励和补助补贴。将疫情及突发自然风险纳入政策设计中,提高民宿的抗风险能力,鼓励民宿业恢复重建,保障可持续发展。 (2)探索民宿发展规律,创新民宿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对民宿实质理解不充分致使民宿开发趋同,经营缺乏特色,“农旅融合”“文旅互促”不足,民宿形象受损,影响民宿效应。尊重民宿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区域差异,避免盲目跟风和低端复制。根据地方自然环境特点和传统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设计合适的民宿主题。在标准化服务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民宿独特的情感体验,强调个性化与标准化的统一。探索符合发展规律和地方实际的民宿发展模式,开发休闲型、康养型、文化型、娱乐型、扶贫型等主题民宿,打造“民宿+”新型多元业态模式以及民宿共享模式、“互联网+”模式、智慧民宿模式、网红模式等,提升民宿竞争力。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社区(村委)、非政府组织、企业、政府等多元主体的作用,重视多方分工合作,共同打造优质民宿,实现互利共赢。 (3)强化人才支撑,做好客户经营,提升民宿产品与服务质量。专业化人才是民宿经营成功的关键。制定人才政策,加强民宿人才培养和优秀人才的引进。注重经营者的技能培训和地方文化学习,开设培训课程,聘请专家指导,邀请行业精英分享交流经验。民宿经营者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将民宿融入互联网,开展多途径宣传和营销。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客户需求,科学市场定位,精准开发市场。制定合理价格,控制民宿规模,做到以客为本。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通过旅游线上平台和自媒体,加强与客户的信息沟通,及时改善经营管理模式和服务质量,提供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培育民宿主的多重角色,发展民宿主人文化。民宿主需提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扮演主人、向导、旅行社等多种角色,为客户提供一种主人式的服务和人文关怀。 (4)科学规划设计民宿村镇,促进民宿集聚式与集群化发展。民宿集聚是民宿发展成熟的表现和升级的结果,民宿旅游的集聚式发展有利于发挥民宿产业的乘数效应。依据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整合资源,优化民宿空间布局。重视民宿村镇的规划设计和统筹管理,提升民宿整体形象,发挥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注重民宿村镇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改造提升基础设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打造乡村文化休闲体系。将周边社区纳入民宿规划,鼓励和引导农村社区和当地民众参与民宿旅游并保障利益分享,形成和谐共生的发展环境,实现效益最大化。开展精品民宿、品牌民宿、连锁民宿和民宿群落的试点,宣传、推广、应用典型成功模式,强化“示范引领”效应。促进民宿的集聚式和集群化发展,建设特色民宿村庄或小镇。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外部性影响旅游城市房价空间分异的微观机制:住户视角研究”(42061027) ;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生态文明视域下珠江—西江经济带污染产业转移的模式、机制与优化研究”(20CJY004) ; 广西科技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欠发达地区污染企业迁移的路径、机制与对策研究”(桂科AD20159071) ;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项目“乡村民宿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2022QGRW002) 参考文献:略 作者简介:戴其文(1985—),男,安徽郎溪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学。 作者:戴其文,代嫣红,张敏巧, 余钟又兴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
0 阅读:0

爱农者看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